阿拉斯加第三天,我们唯一的计划是探索Denali 国家公园,可惜最终依然无缘见到这座北美最高峰!
上一篇游记发出后,收到许多博友的留言,纷纷祝福我们能如愿见到Denali的真容,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虽然我们错过了仰望Denali的机会,但这一天依旧不期而遇许多惊喜:阿拉斯加的午夜阳光,国家公园的壮观景色,雨声中烤得焦香的彩虹鳟,野外泡澡… 阿拉斯加把遗憾化作另一种馈赠,让我们明白,最美的风景,从来不在目的地,而在与同行人共享的时光里。
说不遗憾是假的,但晚饭时聊起,发现他们爷儿仨比我想象中豁达。作为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我早把自己归进“三分之二无缘神山”的人群,他们却更洒脱。儿子一语点醒:“我们来阿拉斯加又不是只为Denali?我们已经看到并体验到很多阿拉斯加独有的风景,相信后面肯定还有惊喜!” 这话让我这个行程规划者终于卸下心理包袱,毕竟做计划总是希望大家都开心。
放下执念后,这一天的美好反而清晰起来!
午夜后我醒过一次,自然要看看阿拉斯加的午夜阳光!但我偷懒了,没有拍照。所幸儿子比我勤快,这天的第一张照片是老大凌晨四点拍的。
荒原上的午夜阳光洒在房车旁,还有什么比这更阿拉斯加?
紧接着的第二张,是平时最爱睡懒觉的老二在清晨5:40拍的朝霞。
更惊喜的是,老二破天荒地成了“人工闹钟”,这简直是一场甜蜜“报复”!想起多年前在大峡谷,五岁的他赖床不起,被我们硬拖下床再拉上班车去看日出。或许是那次震撼了他,之后旅行中只要提前说好看日出,他总是一叫就起。这次老大怕吵我们悄悄起床,反而给了老二机会:他成了第一个站在晨光中呼唤我们的人!这何尝不是旅途馈赠的成长见证?
被老二叫醒时,我拉开窗帘。再次庆幸选住这个荒郊野外的房车里!
有什么比在这里吃早饭更奢侈?
我对阿拉斯加美好的记忆,又一次定格,在这个清晨。天地澄明,万籁俱寂,唯有一家人沐浴在霞光里,共享这份大自然独赠的宁静。
Denali公园的班车,曾可以一直开到92英里的原始腹地,但因山体滑坡,我们这次只能到43英里的East Fork Bridge。
发车前,司机叮嘱安全事项,又笑说:“如果看到熊或其它动物,只要喊Stop,我就会马上停车!”
班车载着我们这些充满向往的游客缓缓驶入Denali公园的广袤天地。刚入主路,老大突然喊:“Moose” ,司机马上急刹车!果然路边一头驼鹿正啃苔藓,鹿角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全车乘客顿时兴奋起来,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重新出发时,司机幽默提醒:“犯规了啊!该喊Stop,不是直接报名字。”全场大笑。后排老太太拍拍儿子的肩:“不过真的要谢谢你,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驼鹿!”
结果,这竟是我们在公园的全程中最近距离的动物邂逅。之后见的棕熊和阿拉斯加特有的白大角羊(Dall Sheep),都远得需望远镜才能看清。老大举着刚买的苹果最新款手机,忙乎半天,也只拍到几张模糊的光斑。儿子笑着说:“但证据还是要的!”
Denali国家公园,果然如想象中的那般壮阔,但比想象中的更绿意盎然!
班车到终点,司机说可停留20分钟或跟下一班车回。“来都来了”,我们选留下。
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蜿蜒的河谷切割着苔原,远山层叠如黛,这更坚定了我们深入探索的决心。
有趣的是,只有我们一家和四位法国游客选择留下。相视一笑,沿河谷徒步,仿佛共享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真风景属于愿多走几步的人。
法国游客拐上另一条步道后,天地间只剩我们一家。比房车旁更纯粹的荒野,此刻无屋檐无车轮,只剩人与自然的直接对望。
苍穹之下,四野茫茫,人立苔原如微尘。我却深爱这渺小感:当世界只剩风声掠过耳畔,视线所及皆是自然造化,反而听见内心最真实的回响。
徒步时,还有只小野鸡做伴!
从公园返回,老二想去钓鱼,便让哥哥陪去。领导和我则坐在房车外,悠闲地享受着午后的宁静。这杯"Leisure "饮料名,也很应景!
不久天色转暗,似乎快要下雨,我便决定进房车小睡片刻。
睡梦中,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将我惊醒,一时恍惚,竟不知身在何处。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雨点敲打房车的声音。我一直爱听雨,尤其迷恋江南小巷中的雨,泡一杯清茶,临窗细听,雨声淅淅沥沥,温柔如耳语。而阿拉斯加的雨却截然不同,雨点从车顶和侧面猛烈砸下,铿锵有力,仿佛奏响了一曲独属于这片辽阔天地的雄浑乐章。
或许因疲惫,或许雨声太催眠,我又沉沉睡去。直到老大敲碗喊:“妈妈,快起来做鱼!” 原来老二真钓到了彩虹鳟!原本他是钓到两条,已经把小的放归溪流,因为下雨,就回来了!
现烤鳟鱼配冰镇阿拉斯加啤酒,成了最鲜美的午后点心!
晚餐的餐馆是儿子们昨天去的,因为喜欢,今天又特意要带我们去。
这家店不接受预约,进门时看见那么多人,正愁如何打发排队时间。结果发现店家早已替客人考虑周全,宽敞的院子里有许多可以坐的地方,还有各种户外游戏设备,甚至可以在酒吧点完酒后直接端着酒杯加入战局。这样一来,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玩了套马蹄铁(Horse shoe),我们又全家上阵来了场四子棋(Connect Four)对决。
许多旅游景点都有这类用路牌拼成的装饰, 但这家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藏了个充满阿拉斯加特色的政治幽默。其中一块路牌赫然写着 "Sara Palin's House",调侃这位阿拉斯加前州长、美国副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的经典笑话!
你看过电影《Into the Wild 》吗?它讲述了青年Christopher McCCandless 在1992年放弃一切物质财富,前往阿拉斯加荒野寻求真实生活的悲剧性故事。 Christopher 在荒野中发现并栖身了一辆废弃的巴士,并将其称为“magic bus”。他最终因误食有毒植物和饥饿在这辆巴士内去世。这个院子里的旧巴士正是电影中"Magic Bus 142 "的精确复制品。
晚餐更超预期,以致餐桌上全家决定,回安克雷奇时,必须再访此店分店!
点了啤酒flight, 可以多尝几款此店著名的精酿啤酒。大家都记下来自己喜欢的酒,下次再去时就可以点了。
昨晚老大尝了Elk汉堡包,今天老二点了Yak汉堡包。
领导点的比萨饼,配料丰富,竟然还有黑木耳!
老大和我各点了一份热三明治(他的是烤阿拉斯加三文鱼 Melt,我的是蟹肉 grilled cheese)。可惜他没拍照,只能看我这份了。这蟹肉三明治真是绝了!面包烤得外酥里软,中间塞满鲜甜的蟹肉,浓郁的奶香融化在舌尖上。一口下去,直接登顶我吃过的西餐三明治排行榜榜首!
饭后回房车路上,又遇几位邻居,或许他们也刚晚餐归来?
我们住的房车主人热情邀请我们去体验他自建的Jacuzzi按摩浴缸。这位动手能力超强的房东,竟用各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材料,在坡地上搭起了这个高悬的Jacuzzi。
坐在热气蒸腾的浴缸里,阿拉斯加夜晚的凉风轻轻拂过肌肤。这意外得来的野外泡澡体验,又成了阿拉斯加送给我们的一份惊喜礼物。
回到房车时,每个人都带着一身舒展的暖意。我们挤在小小的客厅里,兴致勃勃地聊起这些天的见闻。忽然觉得这方寸空间的美好,把我们拉得更近了。 肩膀挨着肩膀,笑声也浓缩了。
窗外是无垠的阿拉斯加荒野,窗内是温暖笼罩的四人天地。旅途中最珍贵的,应该就是这样的瞬间吧!
阿拉斯加自驾游(3): 寻而不见与不期而遇
淡然 (2025-08-26 20:00:44) 评论 (4)阿拉斯加第三天,我们唯一的计划是探索Denali 国家公园,可惜最终依然无缘见到这座北美最高峰!
上一篇游记发出后,收到许多博友的留言,纷纷祝福我们能如愿见到Denali的真容,真的非常感谢大家!
虽然我们错过了仰望Denali的机会,但这一天依旧不期而遇许多惊喜:阿拉斯加的午夜阳光,国家公园的壮观景色,雨声中烤得焦香的彩虹鳟,野外泡澡… 阿拉斯加把遗憾化作另一种馈赠,让我们明白,最美的风景,从来不在目的地,而在与同行人共享的时光里。
说不遗憾是假的,但晚饭时聊起,发现他们爷儿仨比我想象中豁达。作为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我早把自己归进“三分之二无缘神山”的人群,他们却更洒脱。儿子一语点醒:“我们来阿拉斯加又不是只为Denali?我们已经看到并体验到很多阿拉斯加独有的风景,相信后面肯定还有惊喜!” 这话让我这个行程规划者终于卸下心理包袱,毕竟做计划总是希望大家都开心。
放下执念后,这一天的美好反而清晰起来!
午夜后我醒过一次,自然要看看阿拉斯加的午夜阳光!但我偷懒了,没有拍照。所幸儿子比我勤快,这天的第一张照片是老大凌晨四点拍的。
荒原上的午夜阳光洒在房车旁,还有什么比这更阿拉斯加?
紧接着的第二张,是平时最爱睡懒觉的老二在清晨5:40拍的朝霞。
更惊喜的是,老二破天荒地成了“人工闹钟”,这简直是一场甜蜜“报复”!想起多年前在大峡谷,五岁的他赖床不起,被我们硬拖下床再拉上班车去看日出。或许是那次震撼了他,之后旅行中只要提前说好看日出,他总是一叫就起。这次老大怕吵我们悄悄起床,反而给了老二机会:他成了第一个站在晨光中呼唤我们的人!这何尝不是旅途馈赠的成长见证?
被老二叫醒时,我拉开窗帘。再次庆幸选住这个荒郊野外的房车里!
有什么比在这里吃早饭更奢侈?
我对阿拉斯加美好的记忆,又一次定格,在这个清晨。天地澄明,万籁俱寂,唯有一家人沐浴在霞光里,共享这份大自然独赠的宁静。
Denali公园的班车,曾可以一直开到92英里的原始腹地,但因山体滑坡,我们这次只能到43英里的East Fork Bridge。
发车前,司机叮嘱安全事项,又笑说:“如果看到熊或其它动物,只要喊Stop,我就会马上停车!”
班车载着我们这些充满向往的游客缓缓驶入Denali公园的广袤天地。刚入主路,老大突然喊:“Moose” ,司机马上急刹车!果然路边一头驼鹿正啃苔藓,鹿角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全车乘客顿时兴奋起来,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重新出发时,司机幽默提醒:“犯规了啊!该喊Stop,不是直接报名字。”全场大笑。后排老太太拍拍儿子的肩:“不过真的要谢谢你,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驼鹿!”
结果,这竟是我们在公园的全程中最近距离的动物邂逅。之后见的棕熊和阿拉斯加特有的白大角羊(Dall Sheep),都远得需望远镜才能看清。老大举着刚买的苹果最新款手机,忙乎半天,也只拍到几张模糊的光斑。儿子笑着说:“但证据还是要的!”
Denali国家公园,果然如想象中的那般壮阔,但比想象中的更绿意盎然!
班车到终点,司机说可停留20分钟或跟下一班车回。“来都来了”,我们选留下。
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蜿蜒的河谷切割着苔原,远山层叠如黛,这更坚定了我们深入探索的决心。
有趣的是,只有我们一家和四位法国游客选择留下。相视一笑,沿河谷徒步,仿佛共享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真风景属于愿多走几步的人。
法国游客拐上另一条步道后,天地间只剩我们一家。比房车旁更纯粹的荒野,此刻无屋檐无车轮,只剩人与自然的直接对望。
苍穹之下,四野茫茫,人立苔原如微尘。我却深爱这渺小感:当世界只剩风声掠过耳畔,视线所及皆是自然造化,反而听见内心最真实的回响。
徒步时,还有只小野鸡做伴!
从公园返回,老二想去钓鱼,便让哥哥陪去。领导和我则坐在房车外,悠闲地享受着午后的宁静。这杯"Leisure "饮料名,也很应景!
不久天色转暗,似乎快要下雨,我便决定进房车小睡片刻。
睡梦中,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将我惊醒,一时恍惚,竟不知身在何处。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雨点敲打房车的声音。我一直爱听雨,尤其迷恋江南小巷中的雨,泡一杯清茶,临窗细听,雨声淅淅沥沥,温柔如耳语。而阿拉斯加的雨却截然不同,雨点从车顶和侧面猛烈砸下,铿锵有力,仿佛奏响了一曲独属于这片辽阔天地的雄浑乐章。
或许因疲惫,或许雨声太催眠,我又沉沉睡去。直到老大敲碗喊:“妈妈,快起来做鱼!” 原来老二真钓到了彩虹鳟!原本他是钓到两条,已经把小的放归溪流,因为下雨,就回来了!
现烤鳟鱼配冰镇阿拉斯加啤酒,成了最鲜美的午后点心!
晚餐的餐馆是儿子们昨天去的,因为喜欢,今天又特意要带我们去。
这家店不接受预约,进门时看见那么多人,正愁如何打发排队时间。结果发现店家早已替客人考虑周全,宽敞的院子里有许多可以坐的地方,还有各种户外游戏设备,甚至可以在酒吧点完酒后直接端着酒杯加入战局。这样一来,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玩了套马蹄铁(Horse shoe),我们又全家上阵来了场四子棋(Connect Four)对决。
许多旅游景点都有这类用路牌拼成的装饰, 但这家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藏了个充满阿拉斯加特色的政治幽默。其中一块路牌赫然写着 "Sara Palin's House",调侃这位阿拉斯加前州长、美国副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的经典笑话!
你看过电影《Into the Wild 》吗?它讲述了青年Christopher McCCandless 在1992年放弃一切物质财富,前往阿拉斯加荒野寻求真实生活的悲剧性故事。 Christopher 在荒野中发现并栖身了一辆废弃的巴士,并将其称为“magic bus”。他最终因误食有毒植物和饥饿在这辆巴士内去世。这个院子里的旧巴士正是电影中"Magic Bus 142 "的精确复制品。
晚餐更超预期,以致餐桌上全家决定,回安克雷奇时,必须再访此店分店!
点了啤酒flight, 可以多尝几款此店著名的精酿啤酒。大家都记下来自己喜欢的酒,下次再去时就可以点了。
昨晚老大尝了Elk汉堡包,今天老二点了Yak汉堡包。
领导点的比萨饼,配料丰富,竟然还有黑木耳!
老大和我各点了一份热三明治(他的是烤阿拉斯加三文鱼 Melt,我的是蟹肉 grilled cheese)。可惜他没拍照,只能看我这份了。这蟹肉三明治真是绝了!面包烤得外酥里软,中间塞满鲜甜的蟹肉,浓郁的奶香融化在舌尖上。一口下去,直接登顶我吃过的西餐三明治排行榜榜首!
饭后回房车路上,又遇几位邻居,或许他们也刚晚餐归来?
我们住的房车主人热情邀请我们去体验他自建的Jacuzzi按摩浴缸。这位动手能力超强的房东,竟用各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材料,在坡地上搭起了这个高悬的Jacuzzi。
坐在热气蒸腾的浴缸里,阿拉斯加夜晚的凉风轻轻拂过肌肤。这意外得来的野外泡澡体验,又成了阿拉斯加送给我们的一份惊喜礼物。
回到房车时,每个人都带着一身舒展的暖意。我们挤在小小的客厅里,兴致勃勃地聊起这些天的见闻。忽然觉得这方寸空间的美好,把我们拉得更近了。 肩膀挨着肩膀,笑声也浓缩了。
窗外是无垠的阿拉斯加荒野,窗内是温暖笼罩的四人天地。旅途中最珍贵的,应该就是这样的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