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邓丽君,纪念我的青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到新闻,才突然意识到今天是邓丽君逝世三十周年。她竟然已经离开了这么久?!埋在脑海深处的记忆一瞬间蜂拥而出。

邓丽君的歌声贯穿了我整个童年少年和青春,影响绵绵至今。一直记得三十年前的那一天,报纸上忽然出现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当时的娱乐新闻靠不少假消息来夺人眼球,所以一开始我都不相信,还和朋友辟谣,但更多的报道接踵而来,不由得人不信。我那时很震惊,不能想象这样的巨星在才四十岁时会突然离世。也是在各种细节报道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泰国有个小城叫清迈,世外桃源一般,邓丽君隐居离世的地方,之后有很多年我都想着去看看。

(以下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邓丽君的歌曲专辑:



和邓歌结缘始于童年时,那是八十年代初期,港台歌曲刚开始进入内地。社会多年被铿锵有力的红歌洗礼后,邓丽君柔软的唱法腔调一下子在大街小巷流行开来。我家那时有不少港台歌曲磁带,有些是自己买的,有些是找邻居朋友翻录的,其中大概一半都是邓丽君的歌曲。

不知年轻点的朋友见过老式的磁带和录音机没有。最开始的磁带录音机还是砖头大小,一般是日本产的三洋等牌子,这可是属于八十年代家庭现代化的几大件之一,因为一台录音机要上百元,在那时是不小的款项。当时的录音效果不太好,我记得磁带的翻录简单粗暴,就是直接拿一个砖头录音机外放,在旁边拿另一个砖头录音机收录,如果会弄条线连接两台机子就叫内录,算比较高级的操作了。

八十年代的老式录音机和磁带:



那些年拜涌入的港台歌曲及影视所赐,我的学习成绩止步不前,因为心思都没放在学习上。当时的音像店是最喜欢去的所在,而音像商品集中的地方肯定是在市中心。但我家住在郊区的学校里,想去趟市中心可不容易,要转好几路公共汽车花近两个小时。但渴望之下,我们一两个小伙伴,瞒着家长、战战兢兢、一路问路、辗辗转转,终于到达市中心。我们在各个音像店里流连,虽只有很少的零花钱买不了什么,但也听饱了最新传来的港台歌曲,其中最多的就是邓丽君的歌了。

八十年代的音像店,是港台作品的天下,桌子上和架子上都是当时比较高级的录音机:



有一次不知从哪弄来了一盒邓丽君演唱会录音的磁带,据说是最新的,里面一半的歌都没听过,我天天听得如痴如醉。当时特别喜欢其中的一首歌叫做《漫步人生路》,第一次听到就在想:天下竟还有这么好听的歌曲!可这首歌是粤语的,我听不懂,又到处找不到歌词,我为了知道歌词,都快走火入魔了:我求着一个从广东搬来的女同学帮我听这首粤语歌,求了很久,把很有限的零花钱都拿出来买零食请她吃,又把我好不容易收集的明星贴纸送给她,反复纠缠下,女同学终于点头答应。

一直记得女同学答应的那天下午,我像扶着太后一样扶着她走到我家。我们非常认真地一遍遍听邓丽君的演唱会磁带,听一句就按一次暂停键,女同学把歌词写下来,听不清楚的地方就要倒磁带反复听。因为是演唱会录音,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晰,她一些字词拿不准,我很怕她不耐烦,就在一旁殷勤地投喂零食、作揖打扇。我们俩折腾了一个下午,为了几句歌词来来回回倒带了十几次。录音机和磁带后来都发出了疲惫的呲呲声,随时准备罢工。终于在录音机发热发烫,磁带即将报废前,女同学把歌词都听写下来了。我捧着歌词,如获至宝,一个字一个字地学着唱,印象之深,已成肌肉记忆,到今天仍张口即来。

邓丽君演唱会:



如今再回想起这段早年的经历,有点好笑。对邓丽君歌曲的这股执着劲头,在我后面的岁月中,连准备高考时都没有过,可能只有为出国考GRE时可以一比。到国外后,有华人处就有邓歌,时不时被她的歌声环绕,她虽然早逝,但感觉她其实并没有离开。

怀念邓丽君不唱首她的歌可不行,选了首《再见了我的爱人》。虽然久不唱歌临阵磨枪,但这首歌就是当年那盘被反复倒带的邓丽君演唱会磁带中的歌曲,我这几十年已听了几百遍。邓丽君在那次演唱会谢幕时边唱着这首歌边和观众们道别,情绪激动到最后甚至哽咽,她那时还很年轻,只有三十岁。

在我心里她其实一直就定格在这个年龄。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文字中带着一股浓郁的情感温度,笔墨之下有真情~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所以小坏猫才写出这样有年代感的文章,即温馨又亲切还有代入感,邓丽君的歌曲是一个时代的脉搏,她的歌曲也是那个时代的记忆、、、小坏猫的文章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花絮,写的好!

台湾有闻名(二岸三地)的歌唱家邓丽君,大陆有著名的(西北歌王)作曲家王洛宾,邓丽君那一首(回娘家)的优美旋律,还有王洛宾那一首(达班城的姑娘)至今还仍然回想在人们的脑海里,那动听的歌声,曾经拨动过无数人的心弦,铭记在了无数人的记忆里、、、

诞生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师也已经离我们远去,这就像我们的青春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样,不想~不愿,但又无可奈何、、、
Jiajia28 发表评论于
作为华人女歌手她的地位无人替代,整整两代人的记忆。你对她的痴迷让人感动,我也是她的铁腕歌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