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的三种人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体验分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在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听《人类简史》,过去几天又听了巴菲特在年会上的讲话,让我有了以下几点启发: 

--我想成为像 Harari 那样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历史是一种对自然与人类文明的统观视角,站在“上帝视角”审视世界,帮助人类区分什么是客观存在,什么是人为创造的信仰与故事。我相信“科学神论”,同时对多种宗教持开放兴趣,尤其认同佛教中“对痛苦与快感不过度反应”的理念——它能带来长久的内在平静与幸福。Harari 的知识之广博让我叹为观止,他也能将复杂的思想讲得深入浅出,启发我相信:任何复杂的内容,都有可能被讲得让孩子也能懂。我计划开始深入研究他的 sapienship 项目,也许未来可以参与志愿工作。

 --我也想成为像巴菲特那样的资本世界专家。他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七十年,专注、稳定、笃定,是我非常欣赏的品质。我相信他能活到一百岁以上。他每天坚持阅读 4-5 小时,这让我更加坚信:人的学习能力是可以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学习的效率和深度也会随之提升。我希望自己也能在热爱的领域持续精进,并勇敢探索那些尚未开发的新领域。人并不需要等到退休才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我还想成为像马欣教授那样的心灵专家。人有多个层次的发展:智商、情商与灵商。而灵商,是最深最高的层面,它体现为人类能够通过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凝聚起亿万人心的力量。落在个体,就是我们对自我、他人、家庭与社会的深刻觉察。马欣教授敏锐地洞察人性,用这种觉知为许多人解决了根本的问题。我希望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帮助我自己,也帮助我的患者、企业员工、同事与家人。 --我想活出这三个面向的融合版本:智慧、财富、心灵都在不断成长中,同时服务他人,滋养自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