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母亲节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关於母亲节
现代母亲节的直接起源与19-20世纪美国的两位女性密切相关:
安·贾维斯(Ann Jarvis)她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在美国内战期间组织“母亲友谊日(Mothers’ Friendship Day)”,呼吁母亲们团结起来促进和平。
安娜·贾维斯的女儿。为纪念母亲生前的付出,安娜在1908年5月10日举办了一场悼念活动,并倡议设立全国性的母亲节。她选择康乃馨作为象征(白色代表逝去的母亲,红色或粉色代表健在的母亲)。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法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法定母亲节。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母亲节传统:
- **英国**:沿用“母亲主日”,日期在基督教大斋期的第四个星期日。
- **法国**:1920年代设立母亲节,日期为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 **泰国**:以诗丽吉王后的生日(8月12日)为母亲节,国民佩戴茉莉花致敬。
- **中国**:现代母亲节受西方影响,民众通常在5月第二个星期日庆祝,同时结合传统孝道文化(如《诗经》中的“凯风”歌颂母爱)。
尽管文化背景不同,母亲节的核心始终是感恩母亲的无私奉献,并提醒人们关注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如今,人们常通过赠送礼物、陪伴或手写祝福表达爱意。
当然,对母亲的爱不应局限于特定节日,但这一传统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仪式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