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宣传亚太文化和亚太后裔对美国的贡献。上周介绍了密西西比华裔-the Delta Chinese。今天来介绍一位出众的华裔女科学家。
自从原子能的发明,人类就不断探索原子能的和平利用。50年代开始,各国开始建造原子能发电站。但由于使用的技术是核裂变,出现过不少安全和污染事故,所以原子能发电并没有普遍推广。
核聚变是能量更大、更安全、无污染的原子能技术,直到2022年,人类才第一次掌握了核聚变技术。领引这一前沿技术的许多科学家中,有一位华裔女科学家,她叫Tammy Ma。
Tammy Ma的祖籍是广东,出生于加州,是第二代移民。1962年,大陆闹饥荒。那一年的4月,来自大陆12个省份的6万多难民逃亡香港,是历史上“香港大逃亡”的高潮, Tammy的父亲跟全家人就是那次逃到香港的。开始,广东省委书记陶铸下令,撤除岗哨,放开边境,让大陆难民自由赴港。到了5月,中共中央委员会下令封锁边卡,遣送难民回家。
肯尼迪总统了解到情况,颁布特许令,经国会批准,接受5000大陆难民移民美国,Tammy的父亲就是这5000幸运儿之一。父亲来美国时只有13岁,以后上加州理工学院,成了一名电子工程师,在硅谷多家公司工作。Tammy的母亲也是广东人,60年代移民到加拿大。后来经人介绍,二人在加州结婚,生了Tammy Ma。
母亲原来是服装设计师,生了Tammy后就在家当家庭妇女。她总是带Tammy去各种科学博物馆,跟她谈论科学问题。Tammy的父母在家里只跟她说英文,也没有送她去周末的中文学校,所以Tammy只能听懂很少广东话。除了春节,叔叔伯伯一大家子一起来过年,家里的中国元素不多。这也不怪父母,他们少年时期就离开了中国,在西方长大,已经美国化了,只能想象他们在家里还常吃中国饭。不过Tammy小时候又学体操又学钢琴,这一点倒是像中国家庭。
受母亲的影响,Tammy从小喜欢科学,但她在学校的数学并不好。考大学的SAT成绩不够上斯坦福,但被加州理工学院录取,上了大学还得补习数学。2005年,Tammy获航天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在加州大学获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博士。在加州的Lawrence Livermore实验室做了两年博士后,2012年正式成为该实验室的员工。
这个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部门,从事国防、环境和能源研究。Tammy在实验室工作出色,一年后获早期职业生涯总统奖,2016年获杰出等离子物理职业奖,2021年获核聚变工程奖。Tammy在核聚变方面取得众多研究成果,并参与了2022年核聚变的成功试验。她是能源部核聚变委员会成员,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年仅40岁。目前,她是一个核聚变研究项目的领队。
从事高能物理的女性不多,华裔女性更少,最有名的是50年代吴健雄,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Tammy是新一代华人女性,从事核聚变尖端科学,也是华人的骄傲。核聚变可以为人类提供无限干净能源,预计还要至少10年核聚变才能走出实验室,为人类造福。到那个时候,希望Tammy的名字会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