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凡尔赛宫是在“低调炫富”吗?

法国凡尔赛宫是在“低调炫富”吗?

到巴黎,大家都想看看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在某个时间点的中国网络文化中,曾流行用“凡尔赛”一词,指一种低调炫耀的修辞策略,如“抱怨”"豪宅太大”以暗显财富。其命名源于法国凡尔赛宫的奢华象征。住在凡尔赛宫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以宫殿为舞台,展示其绝对君权与无尽财富,表面低调地称凡尔赛宫为“狩猎小屋”,实则炫耀国力。凡尔赛宫作为17世纪的“低调炫富”的典范,被聪明的中国网友借用,将其转化为幽默的文化符号。网友以夸张表达(如“我不小心买了私人飞机”)戏仿这种低调的奢华,反映了当代消费文化与社交媒体的表演性,于是凡尔赛宫的历史意涵,便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焕发了新意,一个不错的中外合资的网词。



那现实的凡尔赛宫是在低调炫富吗?那我们就要亲自去看看。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20公里的凡尔赛市,是法国乃至欧洲最宏伟的皇家宫殿之一,建于17世纪路易十四(XIV)时期,它不仅是法国王室的象征,还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宫殿以其奢华的建筑、精美的装饰和广阔的花园闻名。



要想更好地了解凡尔赛宫,那必须先了解路易十四。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活到77岁),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43年-1715年在位年),被称为“太阳王”(le Roi Soleil, 英文Sun King),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位72年)。他生母为西班牙公主安娜·奥地利,生父当然是路易十三。路易十四5岁登基,由母亲摄政,红衣主教马扎然(Mazarin)辅政。凡尔赛最初是其父路易十三于1623年建造的一座小型狩猎行宫,当时法国皇宫在卢浮宫。



1661年红衣主教马扎然去世后,路易十四亲政,他宣称“我就是国家”。就在这一年,路易十四决定将凡尔赛宫扩建为宏伟宫殿,部分原因是-从政治上讲,当时巴黎的卢浮宫不够安全,且他希望远离巴黎的喧嚣和贵族阴谋。他为了削弱贵族权力,将他们召至凡尔赛宫生活,让他们每天参与繁琐的礼仪(如“起床仪式”),借此剥夺贵族们的政治影响力,同时通过官僚体系和常备军加强中央集权。凡尔赛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和社交中心。路易十四在此举办盛大舞会、戏剧表演和焰火晚会,宫廷生活奢华但严格受礼仪约束。不过宫殿虽华丽,但生活条件却不佳:冬季寒冷,卫生设施落后,贵族常在走廊大小便,导致恶臭。



凡尔赛的建造和维护耗费了法国国库的巨额资金,约占年财政收入的10%-25%。这加剧了财政危机,有压迫就有反抗,这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埋下伏笔。路易十四晚年意识到过度奢华的后果,但凡尔赛已成为他统治的永恒标志。凡尔赛宫不仅是路易十四的个人遗产,也是法国君主制的巅峰象征, 不过既然是巅峰,就说明要下落了。凡尔赛在18世纪继续作为王宫,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群众从凡尔赛带回巴黎送上断头台。1919年《凡尔赛条约》在此签署,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大早,我们就乘坐RER C线到Versailles Château - Rive Gauche站,然后步行约10分钟就到达到宫殿前广场的荣誉庭院(Place d’Armes)。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塑就耸立在广场前,雕像呈现路易十四骑马的英姿,身着古典风格的盔甲,手持权杖,展现其作为“太阳王”的威严与权力。马匹动态生动,象征力量与荣耀。





抬望眼,前面就是金碧辉煌的栅栏和屋顶,似乎已经看到了炫耀的凡尔赛宫。这是去A入口的路标, 有中英法文指示



这是金门



我们按预定的时间,在凡尔赛宫的A入口排起了长队,经过安检和门票验证。凡尔赛宫的主宫殿参观路线通常从A入口(主要散客入口)开始,在这里,游客可以通常会领取免费的语音导览设备(或使用官方App)。游客会按照固定的参观路径逐步游览主要展厅和区域。随后进入皇家庭院(Royal Courtyard),看出四周金碧辉煌的样子。



并通过主入口进入宫殿内部的大厅。





从入口进入后,游客首先会经过一些底层展厅,如介绍凡尔赛宫历史的展厅(History Galleries)或临时展览区域。这些展厅展示路易十四及其宫廷的相关文物和历史背景。 这些区域通常位于主宫殿的一楼,沿着引导路线前行。



皇家礼拜堂(Royal Chapel):

继续前行,游客会经过皇家礼拜堂的入口(通常只能从外部欣赏,无法进入内部)。这座巴洛克风格的礼拜堂是路易十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俺就拍了两张门外照,楼上还可看到皇家礼拜堂。



国王大居室(King’s State Apartments):

接下来,登上楼梯进入二楼的国王大居室区域。



国王大居室由一系列以希腊神祇命名的厅组成,按照参观顺序包括:

海格立斯厅(Hercules Salon):装饰华丽,展示路易十四的权力象征,墙上有大幅壁画。



丰收厅(Salon of Abundance):以丰收为主题,装饰有金色浮雕。



维纳斯厅(Venus Salon):以爱神维纳斯为主题,展示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还经过狄安娜厅(Diana Salon):以狩猎女神狄安娜为主题; 玛尔斯厅(Mars Salon):以战神玛尔斯为主题,过去用作卫兵室;墨丘利厅(Mercury Salon):以商业与艺术之神墨丘利为主题。





阿波罗厅(Apollo Salon):以太阳神阿波罗为主题,是路易十四的觐见室,象征其“太阳王”称号。



到达镜厅(Hall of Mirrors):

穿过阿波罗厅后,游客直接进入必看的镜厅(Galerie des Glaces,Hall of Mirrors):),这是凡尔赛最炫耀的部分之一,是凡尔赛宫最著名的房间,也是游览的一个重点。镜厅长73米,宽10.5米,一侧是17扇巨大的拱形窗户,另一侧是17面巨大镜子,阳光折射下呈现出梦幻般的辉煌景象,装饰有357面镜子和勒布伦绘制的天花板壁画,展示路易十四的统治成就金色装饰与水晶吊灯使整个大厅显得奢华无比。镜厅面向花园,窗户提供壮丽的景色。镜厅也是法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生地(如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加冕仪式、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署)。







镜厅朝外看,可见大运河:



从镜厅出来就到达战争厅:镜厅是国王大居室与战争厅之间的过渡区域。

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 / War Gallery):



镜厅的西端连接到战争厅,这是一个装饰华丽的沙龙,以战争为主题,象征路易十四的军事胜利。



这而又有一张拿破仑加冕油画 ,据说是第一版的,卢浮宫也有副本。



厅内有勒布伦绘制的壁画和浮雕,中央有一幅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战争厅是国王大居室与后续区域的过渡空间,游客通常在这里稍作停留。



国王寝宫(King’s Bedchamber):



国王寝宫是路易十四的私人卧室,位于宫殿的中心,面向皇家庭院。寝宫装饰华丽,中央有一张四柱大床(复制品),周围有金色装饰和壁画。

寝宫是路易十四进行“起床仪式”(Le Lever)和“就寝仪式”(Le Coucher)的场所,象征其绝对君权。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 / Peace Salon):离开国王寝宫区域后,游客会经过和平厅,这是镜厅东端的对称沙龙,与战争厅相对。和平厅装饰以和平为主题,壁画展现路易十四的和平成就。



王后寝宫(Queen’s Bedchamber):



和平厅之后,游客进入王后居室(Queen’s Apartments),其中最核心的是王后寝宫。这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等王后居住的地方,装饰以丝绸、镀金和洛可可风格为主。



王后寝宫的床铺、家具和墙壁装饰反映了18世纪的奢华风格,游客可以看到王后进行日常活动的空间。

出来后,看到凡尔赛花园的小部分:



离开之前在宫内餐厅吃了法式三明治快餐。



离开凡尔赛宫时,俺感得凡尔赛宫不是低调,而是在高调炫富。

若敏 发表评论于
图文并茂的导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