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探秘13:时光琥珀里的特立尼达(Trinidad)》
若敏
2024年3月9日晚上七点,我们抵达了古巴中部沿海小城—— 特立尼达(Trinidad)。

暮色为加勒比海披上金纱时, 我们的车轮碾过了特立尼达第一块鹅卵石。 这座1514年诞生的殖民小镇, 在三面环山的臂弯里保持着五百年前的姿态。198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与毗邻的糖业山谷共同铭刻在世界遗产名录上 ,而《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却为它写下倒计时。

从西恩富戈斯驶来的85公里,左侧峭壁如削,右侧碧波万顷,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马埃斯特拉山脉,我们闯入了凝固的十九世纪。

抵达特立尼达,车门一开,扑面而来的,是低矮的彩色房屋、 颠簸不平的街道和昏黄的灯光,像是突然穿越到了遥远的过去。

我们入住的民宿是一栋两层小楼,带露台,颇有格调。 Rich和Rita住在一楼,我们四位校友住在二楼。

这是我们在古巴住过最好的民宿——宽敞明亮的房间、挑高的空间、 干净的卫生间,甚至配备了小瓶洗发水和护发素,仿若置身酒店, 令人惊喜。

房间还带一个装饰着玻璃带着白色窗框的小阳台。安顿好之后, 女房东流利的英文与我们交流,在笔记本上认真登记护照信息, 据说这在古巴是政府强制规定,每月还要上报并缴税。

她提醒我们晚上八点准时停电。于是我们赶紧洗澡、充电。之后, 她邀请我们上露台,端上一杯她亲手调制的传统饮品—— Canchánchara。这杯甜中带烈、暖意融融的酒, 以朗姆酒、蜂蜜、柠檬汁与清水调制而成,是地道的特立尼达风味。 明天,我们将去品尝它的“正宗版本”——在那座古老而传奇的La Canchánchara豪宅中。

夜色温柔,我在这座老宅中上下打量。民宿的空间开阔, 绿植错落有致,透露出主人精心的布置与对生活的热爱。女房东说, 这房子是祖传的,她和丈夫精心修缮后,一半自住,一半作为民宿, 共有三间客房出租。

屋内随处可见哈瓦那俱乐部(Havana Club)朗姆酒的酒瓶与挂画,这个源于古巴的品牌, 承载着甘蔗的清香与岛屿的记忆。

果然八点一到,全城断电。如果不是蚊虫太盛,我们真想仰望星空, 任思绪飞扬。夜里和Sydney聊到很晚, 古巴的三月依然有些闷热,幸好空调曾在短暂供电时运转了一会, 房间里还残留一丝凉意。凌晨又来电,清晨才恢复稳定。

3/10/2024,早上七点,走上露台, 看到男女主人已在为我们准备早餐:咖啡、鸡蛋、面包、水果、 果酱……在这个物资紧缺、生活仍靠配给的国度, 如此丰盛已属难得。

女主人冲泡的牛奶原是奶粉冲兑的—— 冰箱多是摆设,频繁停电使得新鲜牛奶无从存放。

她问我们要煎蛋还是炒蛋,一个鸡蛋,请煎吧。

九点,导游如约而至,带我们走进这座沉睡百年的时光小镇。《 孤独星球:古巴》曾写道:“特立尼达仿佛沉睡了一个半世纪, 至今未醒。”如今亲身踏上这片土地,才真正明白那句话的分量。

通往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的路上,是一排排粉刷成各色的矮房;

古董老爷车懒洋洋地停靠在街边;

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坑洼不平, 马蹄声脆响,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

这些鹅卵石竟是从欧洲运来的。船只从欧洲载人而来需配重压舱, 石块便成了工具;而回程装满殖民地的糖和货物时, 石头便弃于此地,日积月累,成为脚下的街道。每一块石头, 都是殖民往事的见证,是沉重的历史。

特立尼达(Trinidad)这个名字, 与加勒比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一样,源自西班牙殖民者对“ 圣三位一体”的虔诚信仰。特立尼达是一个基督教用语, 意为圣三位一体(圣灵、圣父上帝和圣子耶稣)。

这座被誉为“城市博物馆”的小镇, 拥有保存最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建筑,粉红、鹅黄、天蓝、 草绿的房屋在棕榈树与蓝天下交相辉映,色彩艳丽得令人眩目。

马车依然是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仿佛时间在这里拐了个弯, 永远停在了过去。

制糖业曾让特立尼达繁荣一时,朗姆酒便是那段辉煌历史的副产物。 三分之一的古巴甘蔗产自此地,也让这里成为朗姆酒的故乡。

我们参观了马约尔广场的圣三一教堂(Iglesia de la Santisima Trinidad),这座融合希腊、新古典与西班牙风格的教堂, 是古巴最大之一,现今的建筑重建于1892年,庄严而古朴。

随后,我们前往La Canchánchara——那座18世纪的殖民风格老宅, 如今已改作特色酒吧,保留着拱门、砖石、天井等旧日风貌。

La Canchánchara酒馆的拱廊下,阳光透过百年罗望子树, 在石墙上投下蕾丝光斑。

我们坐在庭院里, 细细品味那杯Canchánchara——朗姆酒的浓烈、 蜂蜜的香甜、柠檬的清新在唇齿间交融。

广场边的三角梅盛开,浓艳如火。

我们拾级而上, 参加了一堂热情洋溢的萨尔萨舞课。

老师节奏感极强,英文也流利, 大家很快就能随着节拍摇曳生姿, 仿佛已融入这个以音乐和舞蹈为魂的国度。

凭借古老的木窗、红瓦屋顶与丰富的广场, 特立尼达已然成为无与伦比的小城。


鹅卵石街道两侧的老宅内, 是雕梁画栋、珍贵的木质天花、屏风与壁画。宫殿与钟楼之间, 爱情与传说,在风中依稀回响。



有人说,“特立尼达保护得好,是因为穷”。穷到饭都吃不饱, 又哪有资本去大拆大建?反倒无意中保留了最真实的历史原貌。



午餐在号称城中最佳的餐厅,虽有现场演奏助兴, 我点的鸡肉却有怪味,我不敢吃了,也许是电力不稳, 肉类难以妥善保存。如果说有什么适合减肥的地方,古巴算一个。



在特立尼达看到一些私人商贩,有街头卖大蒜的,有卖肉的铺子和卖水果蔬菜的摊贩,导游说,目前古巴允许私人经商,在网络上查了一下,有如下特点:


3. **灰色地带的生存策略**
- **进口变通**:虽然法律禁止私营进出口,但通过“邮寄包裹” (paquetes)形式,迈阿密- 哈瓦那的民间物流网络每年输入约5亿美元商品。 政府默许此类行为, 2024年起对每公斤包裹征收2美元关税变相合法化。

- **劳动力规避**:为绕过100人雇员上限,企业普遍采用“ 分包合同”模式。例如某著名服装品牌注册20家个体工作室。

4. **外国投资者的隐形壁垒**
- **永久居民要求**:需连续居住5年方可申请, 但古巴移民局年均批准率不足15%。 2023年仅有3家外资参股MSMEs获批,持股均不超过49% 。

- **利润汇出限制**:法律规定税后利润可汇出, 但实际操作中外汇短缺导致延迟支付, 2022年外资企业平均等待期达18个月。

5. **未来风险展望**
- **政策反复可能**:2024年新规中仍保留“ 根据国民经济需要调整许可清单”条款, 2018年曾突然叫停私营网吧的先例令投资者警惕。

- **地缘政治牵连**:美国财政部2024年1月警告, 与古巴MSMEs交易可能违反《赫尔姆斯-伯顿法》第三条, 导致国际支付通道Visa/Mastercard仍基本中断。

**结论**:古巴私营经济正处于“半开放”过渡期, 短期适合风险承受力强的民生领域小额投资(如餐饮、维修), 但资本密集型或出口导向型项目仍面临系统性风险。 建议通过侨民网络建立本地信任, 并保持资产流动性以应对政策变动。
下午,我们驱车前往Playa Ancón海滩,Playa Ancón海滩的细沙像白糖般从指缝流泻。

望着正在施工的度假村,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悖论: 贫穷成了最好的文物保护者, 而旅游开发或许会成为时光琥珀的溶解剂。

当Rita浮潜只捞到海草时,我们相视而笑—— 这多么像特立尼达本身的隐喻,表面看似贫瘠, 深处却藏着整片加勒比的记忆。我在海中畅游一会,再安坐海滩, 享受这份宁静。

在这座仿佛被时间遗忘的城市,游客在寻找乌托邦, 当地人则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那些五彩斑斓的小屋, 如同一幅水彩画,令人一眼难忘。在时间的长河里, 所有的相遇都是双向的凝视。
(完稿于2025年5月8日于美国亚特兰大)
(感谢汪策医生、Sydney 陈医生、Lynn提供部分摄影作品,感恩校友一路相伴同行)
若敏
2024年3月9日晚上七点,我们抵达了古巴中部沿海小城——

暮色为加勒比海披上金纱时,

从西恩富戈斯驶来的85公里,左侧峭壁如削,右侧碧波万顷,

抵达特立尼达,车门一开,扑面而来的,是低矮的彩色房屋、

我们入住的民宿是一栋两层小楼,带露台,颇有格调。


房间还带一个装饰着玻璃带着白色窗框的小阳台。安顿好之后,

她提醒我们晚上八点准时停电。于是我们赶紧洗澡、充电。之后,

夜色温柔,我在这座老宅中上下打量。民宿的空间开阔,

屋内随处可见哈瓦那俱乐部(Havana Club)朗姆酒的酒瓶与挂画,这个源于古巴的品牌,

果然八点一到,全城断电。如果不是蚊虫太盛,我们真想仰望星空,

3/10/2024,早上七点,走上露台,

女主人冲泡的牛奶原是奶粉冲兑的——

她问我们要煎蛋还是炒蛋,一个鸡蛋,请煎吧。

九点,导游如约而至,带我们走进这座沉睡百年的时光小镇。《

通往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的路上,是一排排粉刷成各色的矮房;


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坑洼不平,

这些鹅卵石竟是从欧洲运来的。船只从欧洲载人而来需配重压舱,

特立尼达(Trinidad)这个名字,

这座被誉为“城市博物馆”的小镇,


制糖业曾让特立尼达繁荣一时,朗姆酒便是那段辉煌历史的副产物。

我们参观了马约尔广场的圣三一教堂(Iglesia de la Santisima Trinidad),这座融合希腊、新古典与西班牙风格的教堂,

随后,我们前往La Canchánchara——那座18世纪的殖民风格老宅,

La Canchánchara酒馆的拱廊下,阳光透过百年罗望子树,

我们坐在庭院里,

广场边的三角梅盛开,浓艳如火。

我们拾级而上,

老师节奏感极强,英文也流利,

凭借古老的木窗、红瓦屋顶与丰富的广场,


鹅卵石街道两侧的老宅内,



有人说,“特立尼达保护得好,是因为穷”。穷到饭都吃不饱,



午餐在号称城中最佳的餐厅,虽有现场演奏助兴,



在特立尼达看到一些私人商贩,有街头卖大蒜的,有卖肉的铺子和卖水果蔬菜的摊贩,导游说,目前古巴允许私人经商,在网络上查了一下,有如下特点:

1. **政策松动的现实动因**
- **经济危机倒逼改革**: 2023年古巴外汇储备枯竭、恶性通胀(2021年通胀率超500%) 迫使政府寻求私营经济活力。允许2000多项私营活动后, 截至2024年私营MSMEs数量已突破1万家,贡献了约30% 的就业。
- **经济危机倒逼改革**:

- **侨汇依赖**:古巴侨汇年收入约30亿美元, 新政策允许侨民投资私营企业,旨在将灰色资金转化为合法投资。 例如哈瓦那著名的“私人餐厅”(Paladares)90% 依赖侨汇注资。

2. **结构性矛盾未解**
- **双轨制扭曲市场**:国有企业仍占据70%经济份额, 且享有补贴能源(汽油价格仅为市场的1/20)、外汇配额。 私营企业却需以黑市汇率(320比索/美元)采购进口原料, 导致成本悬殊。
- **双轨制扭曲市场**:国有企业仍占据70%经济份额,

- **金融抑制**:私营企业无法直接获得银行贷款, 2023年仅有2%的MSMEs通过国有银行融资, 年利率高达12-15%,远高于国企的3-5%。

3. **灰色地带的生存策略**
- **进口变通**:虽然法律禁止私营进出口,但通过“邮寄包裹”

- **劳动力规避**:为绕过100人雇员上限,企业普遍采用“

4. **外国投资者的隐形壁垒**
- **永久居民要求**:需连续居住5年方可申请,

- **利润汇出限制**:法律规定税后利润可汇出,

5. **未来风险展望**
- **政策反复可能**:2024年新规中仍保留“

- **地缘政治牵连**:美国财政部2024年1月警告,

**结论**:古巴私营经济正处于“半开放”过渡期,




在这座仿佛被时间遗忘的城市,游客在寻找乌托邦,

那些五彩斑斓的小屋,
(完稿于2025年5月8日于美国亚特兰大)
(感谢汪策医生、Sydney 陈医生、Lynn提供部分摄影作品,感恩校友一路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