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

与您分享美好的事物,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去看一朋友,当我们都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大女儿今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各有一支烟。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还有一个刺青。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两个人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这让我蛮感慨的,我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我第一次见到这女孩时,她才8岁,跟我家老大现在一样大。10年前我去她家时,她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能一模一样地画出。一个外国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樱花,三两下就轻松地描绘出来。

        

我好惊讶,自从那次以后,我经常劝说她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但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我。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却又可以一面跟我炫耀她女儿最近又画了什么。突然惊觉10年过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0年后了。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现在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十年前来得有效了。要认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实。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 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 

  

小孩是老天爷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注:此文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些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使这份甜蜜的礼物变得苦涩。

附:龙应台的几句名言

龙应台的前夫是德国人,生有两个孩子,老大安德烈,老二菲利普。后来,龙应台随着丈夫到了德国,从34岁到47岁,开始专心照顾儿子,也是在那个时候,龙应台写出了《亲爱的安德烈》这部作品。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那么,若干年后,龙应台的儿子生活如何了?

安德烈

安德烈是1983年出生的,今年已经42岁了。他8个月大时随着父母去了德国,瑞士,后来他考入了香港大学经济系读本科,之后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法律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安德烈·沈曾在英国工作,在英国一家银行担任高管,拥有较高的职业成就和财务自由。但网上也有说他曾在国际组织和法律相关领域工作,后来转向艺术创作与文化领域。并提到他的近况:他以写作、策展和艺术评论为主,也曾参与纪录片拍摄和文化活动。从这一点来说,龙应台教育的还是成功的,儿子已经拥有了选择权利。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教育孩子永远是一个要学习的议题,谢谢紫薇分享,问好!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不是有效期的问题,而是父母的继续教育和遗传问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