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生死时速
这周在医院值班。
昨天下午5点接到急诊室电话。一名70岁男子因心脏骤停送到急诊。病人有既往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梗,心脏射血分数30%(正常55-70%),他和家人一起从芝加哥乘飞机来西雅图准备坐周末的阿拉斯加游轮。刚下飞机,还没出机场他就一头栽倒在走廊,一名路人快速反应,马上开始做CPR,另外一个路人马上取来AED,仪器发现是室颤,自动电击两次成功恢复正常心律。5分钟内EMS(急救人员)到场,直接现场气管插管送来急诊。心电图没有显示急性心梗。告诉急诊室病人收ICU(重症监护病房)。
今天一早去医院,和ICU主治一同跟病人老婆和儿子交流病情。病人的心脏科医生一直建议他装ICD心脏除颤器(心脏射血分数小于35%符合ICD指证),他一直很犹豫。告诉家人,上午准备拔管脱离呼吸机,明天做一个冠脉造影,如果没有可逆转的冠脉梗阻问题,当天装ICD,然后第二天可以出院。
下午再次去看病人,已经拔管成功,病人谈笑风生。我说他很幸运,心脏骤停发生在西雅图,西雅图是全美院外心脏猝死拯救率最高的城市。病人自己也感叹,幸运女神很眷顾他。
说到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关键之处是规范化。这里强调一下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 “生存之链”。

我们大众作为路人,想帮到别人或家人,需要做到“生存之链”的前三步,“紧急呼救,做高质量的CPR,使用AED”。上面的故事就是按照规范化的操作得以快速安全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做现场救护和CPR,具体需要怎么来做呢?
概括起来就是DRS CABD,其中CAB就是我们常谈到的CPR。
1. 首先查看患者是否处于危险环境(Check for Danger)。保证施救者和被施救者在安全的环境中。
2. 检查患者的意识反应(Check for Response)。轻摇或拍打患者双肩并大声询问“先生/女士, 你怎么啦?”。
3.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反应,大声呼叫帮助(Send for help)。马上向路人呼救,“救命,快打911(在中国打120),马上拿除颤器AED来”。
4. 胸廓按压(Circulation)。观察患者呼吸和查颈部脉搏,时间不能超过10秒。如果没有脉搏,立即进行胸廓按压。要求双手叠加在患者胸骨下1/2处,也可以两乳头连线中点定位。按压力度要求胸廓下陷程度达到5cm,不要超过6cm。按压频率要求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之间要求胸廓全面反弹到正常位置然后进行下一次按压。在CPR过程中,任何情况下胸廓按压被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胸廓按压施救是个很费体力的运动,一般要求每两分钟更换人员按压。
5. 保持气道通畅(Airway)。。按额提颌法(Head tilt chin lift),一只手放于病者额前按下,另一手之食指及中指承托患者下巴尖骨边,然后向上提升。如果发现口部有异物,应该用手指取出,保持气道通畅。
6. 呼吸救护(Breathing)。在没有CPR口罩的情况下,指南不要求施救者进行口对口呼吸。在CPR口罩或呼吸囊面罩系统(Bag-valve-mask unit)帮助下,可以进行呼吸救护,胸廓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即30次按压后给予两次呼吸。在使用呼吸囊面罩系统时,需要提醒,面罩的固定使用单手EC姿势。每次按压气囊大致给予500ml的容量。
7. 除颤器使用(Defibrillation)。一旦除颤器到达后,尽快链接除颤器,按照除颤器的指示进
掌握正规高效的心肺复苏方法是成功抢救生命的关键。美国心脏协会颁布的CPR指南是为普通民众设计的,不需要专业医学知识,民众可以通过简单课程迅速掌握这些技能,为家人朋友或者陌生路人在紧急状况下予以帮助,拯救生命。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求每两年需要重新认证我们的基础生命支持证书(BLS basic life support)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证书。没有这两张证书,医院不让上岗。心肺复苏抢救生命本来就是心脏科医生每天的工作内容,即便如此我还是逃不了参加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证书的复习课程。目前的训练课程是美国心脏协会(AHA)编排的电脑教程,称为HeartCode系列。要重新得到ACLS的证书,我需要在电脑上完成HeartCode 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10个临床实例考试,共计10小时课程。然后,我要找到我们部门的ACLS的专门教员做实地技能考试。过关后可以当场拿到证书,这样我才不至于被医院开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