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姐对我说,她大腿肌肉挺壮的,可力量却不够,一到上坡就“怂”,怎么办?力量训练,减重如燕?这个问题么,我也在想啊。就一起学习切磋吧。
b姐的马拉松,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三年级,马上高小了。而超马,也已经到了二年级。她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确实是个认真好学的好孩纸。一年级,只要完成一个两个超级马拉松比赛就可以了。而现在,要进行超马的专项训练了:上坡!
b姐的下坡厉害的。大下坡马,轻松拿下,她训练了强大的下坡肌肉群。前几天,小月的波马视频里有位说大下坡的BQ是作弊,我不同意,人家BAA都承认的。不知道那位亲自跑过大下坡马没有。记得落基山马拉松,从海拔1万多尺下来,最后1/3的距离有那么多人是走下坡到终点的,真是罕见的奇观。相对来说,小下坡马容易些,坡度缓缓下,也没有高反和冰雪,比如M2B,隧道马。
而上坡难,是所有人的问题。几个越野小妹,好像姚妙的上坡最猛。她经常在跑步机上跑30%的坡。而10x1公里的大坡也经常搞。向付召和格格霖的上坡也非常厉害。这次峡谷100,格格在最后一段被女二号追,最近的距离缩短到3分钟。但我知道最后一段是上坡,我就放心了。最后领先了6分钟夺冠,把赛道记录大幅劈掉,简直非人类,又搞坏了行情。差点把雷欧搞爆掉。
我们常说,上坡走,下坡颠(踮),平地跑。但你要取得好成绩,上坡一直走是不行的。根据坡度,能跑的你必须跑上去。这就要看功夫了。怎么练呢?
力量训练当然要,我们要强壮的核心肌群,卷腹,悬挂举腿,深蹲,硬拉,负重踏步等。但我们更需要功能性训练。上山!
上坡90%需要的是体能,而技术和策略各占5%。体能我简单分三个部分:肌力,肌耐力,摄氧量。如果你使用Garmin 965,Finix 8 或者其他较新的越野型号,你会看到爬坡能力分数(Hill Score): Hill Strength, Hill Endurance, VO2max。
爬坡肌力,很多登山者和越野爱好者以为经常跑山就训练到了,其实不够的。现在是要专门训练了,算强度。我的做法还是 Hill Repeats,基本是在真实的山上。时间是4分钟到10分钟一次,以90%的effort冲上去,再走下山或极慢速度跑下来。从一开始的6x400m开始,增加到 10x400m, 12x400m。距离从400m,到600m,800m, 1200m, 最后到1600m(1英里)。也许你说10分配不算快啊。不够别忘了,是在跑坡,6%,12%,再往上就是爬山功能性训练范围了,13%以上,直到姚妙那种30%。速度要响应调整,不能崩了,才能完成Repeats.(提醒,不适合一年级同学,严防受伤。)
爬坡耐力,也是个综合指标。上面提到的重复冲刺当然其一。长时间的,一整天的爬山也是必须的。我一般是6小时。
最大摄氧量,精英选手都非常高。小小个子的格格霖好像是75。这个可不是几句话说得完的,也不必去看。增加烈度训练,变着花样练,好好休息,保持就好,提高更好。
上次的百迈我在82英里处退赛了,实在拚不动,能力不够。我也不好高骛远,还得脚踏实地,和b姐一起认真练。不追求完美,就从Hill repeats开始。我们这里的雷欧、214小情、阿唐很多越野大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训练很真实,没有捷径可走。一起加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