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见闻之一:巴格达(上)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打印 (被阅读 次)

难以想象我们如此轻松地漫步在巴格达街头,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伊拉克和巴格达常常出现在世界新闻头条,但是与之相关的没有一件好事,有的只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恐怖袭击、暴力流血和弥漫硝烟。在几十年负面信息的疲劳轰炸之下,这里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人间炼狱,大家早已忘记了伊拉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辉煌一时的苏美尔和巴比伦文明。巴格达曾是伊斯兰文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美丽和伟大的城市之一,科学、文学和诗歌曾在这里蓬勃发展。

 

自从伊拉克于2019年推出崭新的落地签证,全世界最大胆的旅行者开始走进这块古老的土地,陆续在网上看到他们的游记。但绝大多数人参加了有组织的旅行团,他们像羊群般地被人从一个地方领到另一个地方。为了所谓安全的考虑,这样的旅行团基本上隔绝了游客和当地民众的互动。 然而世间最美丽的一道风景是人,欣赏不同民族的风情,感受不同文化的精华是旅行最引人入胜的地方。通过和当地居民的接触,感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常常令人大开眼界,这是打破狭窄胸襟和僵化思维的不二法门,而这一切显然只有通过独立旅行才能获得。 我们终于迈开自己的脚步,亲身体验伊拉克的阿拉伯风情,领略大名鼎鼎的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心情不免十分激动。

 

落榻在巴格达的一座老旅馆。这是一幢毫不起眼的老式楼房,坐落在一条灰扑扑的窄巷之中。然而推门入内,顿时眼前一亮,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种低调的奢华。古朴优雅的客厅,宽敞的客房,嘘寒问暖的饭店伺者,一切让人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温馨,又想起小说里电影中的那种殖民地时代风情。丰盛的自助早餐,加上那些中东特产的蜜枣和果仁,更是让人一整天都充满了力量。

 

伊拉克是一个比沙特阿拉伯穷得多的国家,巴格达没有那么多高大上的摩天大楼,只有一排排摇摇欲坠的平房。条条街道垃圾满地,好像萨达姆死后,就再也没人清扫过一般。走上2个小时,路旁还是看不见一栋新房子,就和1980年的上海一样,处处破烂不堪,城市建设已经停顿了许多年。和那时上海不同的是,巴格达到处都是摊贩,卖什么的都有,从日用百货、水果蔬菜、旧货古董 - - -,底格里斯河鱼在街旁被烤得香气扑鼻,甚至各种军需用品,都有人从部队里偷出来卖。吃的喝的用的活的死的 - - -,样样东西都可以设摊出售,看上去至少一半的巴格达人在摆摊做小生意,到处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这些人肆无忌惮地霸占了整条整条的人行道,显然这里没有城管这样的部门。

 

除了售卖各式物品的摊子,还有施舍穷人的摊点,这些摊点都是私人资助的。穆斯林的一生中有五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号称“五功”,施舍是其中一件。施舍食物的摊点前总是人头济济,穷人还是很多。最有意思的是施舍药品的摊点,止痛药、退烧药和消炎药等几十种药品就像糖果一样放着。来个人用手指着自己的头,叽里呱啦说一通,守着摊位的老汉随手捡起4-5粒药片就给打发了。这种方式的施舍药品,可谓前所未见,感觉完全是胡搞,这样做不是让人吃错药,就是延误病情,想积累功德,最后成了造孽。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巴格达的出租车司机没有一个认路的。虽然每次打车我们已经准备好阿拉伯语地址,但到最后我们还得拿着手机,用自己的GPS给司机指路,而他们居然个个心安理得享受我们的服务,丝毫没有愧疚之意。

 

想不到巴格达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文化中心,几十年的战乱居然没有动摇这个民族爱读书的传统。步行街旁一个接一个卖书的摊位,卖英文书的摊位都有。在电子书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纸质书在伊拉克依然有着广泛的拥趸。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中东地区埃及出作家,黎巴嫩有印书厂,而最大的读者群在伊拉克。” 据我们粗略的观察,买书的大部分是女性,看来穆斯林世界的半边天应该到了觉醒的边缘。

 

人类社会不是伊甸园,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城市,甚至在西方都市的穷困街道,你都能够感受到街头混混们邪恶目光的扫射,这是一种饿狼看见小白兔时跃跃欲试的贪婪眼光,外来的旅行者常常是他们最喜欢的猎物。我对这种目光有着极强的感知能力,凭着这种本能曾经多次逢凶化吉,这是我周游世界最可靠的一张底牌。在巴格达,虽然到处破破烂烂像个大贫民窟,我却一次也没有感受到任何恶意的眼光。我们全城到处闲逛,处处热闹和谐,人人热情有礼。唯一令人神经紧张的,是每个主要的街头都有装甲车和全副武装手持冲锋枪的军警,每天都能看到身穿黑色制服的镇暴部队,他们头戴钢盔手持盾牌聚集在某个街角整装待发。但是问遍每个人,都说现在治安非常好。那这么多武装力量待在街头为了什么,说是保护人民。再问现在还有谁在威胁人民,就支支吾吾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了。最后在旅馆遇到一个当地私人导游,他说这么庞大的军警宪特是战争动乱年代遗留下来的产物,虽然现在已经完全不需要了,但是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容纳这么多青壮年,一旦让他们失业走上街头,谁知道这些人会做出什么事情,还是就这样过下去吧,养着他们就当花钱买太平。据说20年前,美国人犯得最大一个错误,就是解散了萨达姆的军队,结果许多无所事事的大兵投靠ISIS(伊斯兰国)运动,酿成一场大乱。但是手握重兵的军头们能够安份守己吗?说不定下一个萨达姆已经在蠢蠢欲动了。

 

伊拉克是个自古以来没有旅游者涉足的地方,所到之处我们自然成了罕见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几乎人人都想和我们合影和搭话,许多人从远处走过来,就为了当面说一句“你好”。这一点得佩服伊拉克人的观察能力,他们能够一眼看出我们是华人,不像其它国家常常有人对我说“克尼基哇”。有人解下自己的头巾,甚至脱下身上的大衣送给我表示友好。于是我们在茶摊喝茶基本免费,买面饼老板也不收费,这样的待遇走遍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还不曾遇到过。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诚挚的笑脸更美的景致,伊拉克人特有的热情和慷慨,让我们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这个国家。

 

可惜会说英语的人很少,在这次旅行之前,曾有来过伊拉克的朋友告诉我们,伊拉克能说几句英语的人,都已经去了西方国家申请难民。直到我们在巴格达大街上遇到两位讲一口流利英语的2年级医科大学生,才发现事实并不是如此。那两位年轻人当时参加一个宗教活动,没有时间和我们多聊。第二天早上他们带了另一个同学,三个人来到我们旅馆,一定要请我们去吃伊拉克特色早饭。来自发达国家的我们,如何能够让穷国的学生请客?再说早睡早起的我们已经在旅馆吃好了免费的早餐。但是盛情难却,只能同去借机聊天,说话间我介绍了澳洲打分制的移民政策,不料这触动了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怀,他们很坚决地说,虽然国家很贫穷,政府很腐败,但是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伊拉克,哪儿也不会去。他们年轻纯洁的脸庞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让饱经风霜的我们怀念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三个年轻人介绍在伊拉克进医科大学,各门功课的高考平均分数得在99分以上,而且六年制医科大学实行的是全英语教学。三人都是平民家庭出生,他们非常自豪自己能够脱颖而出,同时觉得自己对国家民族担有一份特殊的责任,所以非常关心时事政治。他们对萨达姆爱恨交加;对美国发动两次伊拉克战争深恶痛绝,他们说愚蠢的美国人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害了伊拉克,却帮自己的宿敌伊朗铲除了最大的敌人;他们说美国扶植的伊拉克现政府腐败无能,2019年全国民众和平抗议被军警打死八百多人,西方世界却装作没有看见 - - -。

 

这些年轻人说起政治滔滔不绝,当我们问起他们有没有心仪的女朋友,年轻人开始吞吞吐吐了,他们说在伊拉克,男婚女嫁还是以父母的意见为主。那年轻人自己一见钟情怎么办?他们说这种情况不多见,就像他们自己现在集中精力学习,不考虑恋爱之事。在这些年轻人身上,还是能够感受到伊斯兰宗教和民族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和聪明人聊天时间过得飞快,最后握手告别时大家都还觉得意犹未尽。之后好些天,甚至在旅行结束之后,这些年轻人的音容笑貌依然徘徊在脑际,他们的知识面和观察能力令人惊叹,他们的精神风貌让人产生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慨。不过这些年轻人最后会将这个国家引向何方?也许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

 

 

 

 

 

 

 

巴格达街景

 

施舍药品的摊位

 

 

街头书摊

 

古老的茶馆

 

街头军警

 

三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

ylyq_007 发表评论于
您的游记是文学城里最有深度,最棒的!感恩有您!
多伦多小珂 发表评论于
谢谢介绍。看得我有去伊拉克的冲动
南半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Nordiclgt' 的评论 : 我们包车去远程景点,并向所有想去伊拉克的驴友推荐驾驶员阿里,他讲英语,一流的车子和车技,一流的社交能力,最要紧的是非常淳朴,收费合理。有关他的故事,会在游记中详细谈到。
Nordiclgt 发表评论于
谢谢! 期待你的下一篇! 麻烦请讲述一下去远程景点的交通安排if possible!
南半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Nordiclgt' 的评论 : 在我去过的伊斯兰国家,妇女在公共场所都得到尊重,比如公交车上男士会给任何年龄的女士让座。所以对您问题的回答是,对有经验的旅行者,现在是去伊拉克的好时候。但伊拉克不是享乐旅游的地方,毕竟那里贫穷落后,没有足够的旅游设施和公共交通。
Nordiclgt 发表评论于
请问女士在伊拉克自由行是否安全可行?
HenryCharles 发表评论于
Very good.
南半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深海浅滩' 的评论 : silly me! 居然平白无故捏造了一条河,谢谢纠正。
南半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x123' 的评论 : 多灾多难的国家。
深海浅滩 发表评论于
两条大河,流过巴格达这条叫底格里斯河(Tigris), 南面一点的,幼发拉底。没有苏格拉底河。
gx123 发表评论于
伊拉克拥有世界第5大石油储量,但老是灾难不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