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现在被排挤的少数人对上述解释有个反驳,颜色革命从来就不是美国政府的愿望,因为大家深知那是不现实的,尼克松早就说过如果中国一直被排挤在体制之外,那她就只能捣乱,中国捣乱则世界无安宁,所以美国的目标只是引导中国不要彻底与美国为敌。当时在克林顿国防部任职,现在是外交界元老的奈(Joseph Nye)就曾经说过,把中国当成敌人,那你肯定多了个敌人,不把她当成敌人,至少有引导她的可能,前外长鲍威尔也表示让中国不成为美国敌人,是首要任务之一。坎拉文说起了大家不常说的美国政府一直的算盘,这就是一方面给中国指出一条致富之路,美国的好处,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暗示中国,与美国竞争是徒劳的,还不如安分守己当一个好队员,不要与美国争霸。这才是美国的计划,如果说美国有什么失算了,那就是这招没能兑现。文章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如何解读苏联的崩溃。美国觉得中国人应当意识到,苏联正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僵化,缺乏自知之明地与美国军备竞赛才崩溃的。这点,中国是学到了,市场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中国从苏联解体学到的是另一样东西,第一是党不能动摇,第二接受西方那一套是一条死路,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坎拉说起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驻军的态度的语气很奈人寻味,他们说“中国没法接受美国对中国在台湾、东海、南海对自己利益的威胁”,这段话的语气很能体现美国人的想法,那就是全世界都应当把世界警察这个角色留给美国,你们大家其实都没有核心利益,有嘛也应当放弃,美国管你们好吃好喝的,包你满意,但条件是不能给大哥为难。所以当中国觉得这不能接受的时候,美国人就觉得中国违反了“建立在规矩上的世界秩序”。美国人觉得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得益最大,得益了就应该维护这一体系,这点美中之间又有一个分歧的看法。中国肯定是得益了,是不是最大说不清,但很大,美国觉得中国有意见是要向体制挑战,挑战美国的地位,可中国不这么觉得,中国也反复强调中国是现有体制的得益者,中国还将会支持这一体系,但这体制有很多不合理的规矩,必须改,所以仔细看看就发现中美连什么是责任都有不同意见,中国觉得责任不仅仅是保证这一造福于人类的体制应当持续下去,不合理的还要改,美国觉得责任就是老老实实接受这一体制,不捣乱。“改”这一点在习近平第二任之后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比如对“人权”的解释,人权不只是西方的个人自由,也包括生存,幸福的权力,强调人权不能超越主权,这就把西方给激怒了。人权高于主权一直是西方经济武装干预他国的权力,这种以人道为理由进行经济或武装干预的国际条例是冷战后被美国人充斥的国际机构提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就做“保护(弱小)的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这一观念后来被联合国接纳,今天你要是在西方大学上任何国际关系的课都会接触到,大家干脆写成了缩写:R2P)。即使有美国和西方在过去30年的干预给世界带来的那么多灾难,西方也没含糊过,除非涉及到自己的主权,美国不会放弃人权高于主权,不会放弃美国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干预他国的权力,这是为什么美国对美中关系的恶化,很少从自己那一面来寻找根源的原因,反过来,这也是中国对美国渐冷的原因,中国发现美国不仅体制出了问题,还拒绝承担责任,坚持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否认自己的错误,在世界继续坚持霸权,坚持以经济军事力量制裁其他国家。举个例子,美国指责中国的南海政策,但美国自己的行为与中国并没有差别,这叫做门罗主义,最近几年美国还在干预拉丁美洲的内政,从委内瑞拉到玻利维亚到巴西,都是中国有意见的美国双标。
第一是霸王陷阱,美国不可能放弃了台湾还会在核心盟友(日韩)心里保留有任何可信赖度,因为如果美国连保护台湾自由的承诺都不能保证,那美国能保证什么?他说了一句话,“保护台湾自由的承诺”(70-year commitment to Taiwan’s continued freedom),那是一句含糊的话,美国为了和中国建交,已经放弃了保护台湾的协定,很难说清这句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第二,是台湾乃第一岛链的核心,台湾一失全线崩溃。他的论点和很多美国人一样把台湾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占领台湾就是武力扩张,如果中国能霸占台湾,中国也能霸占亚洲,台湾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值一提,作出中国要霸占亚洲这种判断也好像小学逻辑那样一说就出口了,所以他最后提到支持台湾民主代表了美国价值,也许很多美国人都这么觉得,但我相信这是借口,至少是在拒绝对事态的严重性做分析后的借口。
Gen. Milley tells Sen. Hawley any potential invasion of Taiwan by Chinese forces would be "extraordinarily complex and difficult" and the U.S. military has the ability to stop it.
在美国,现在被排挤的少数人对上述解释有个反驳,颜色革命从来就不是美国政府的愿望,因为大家深知那是不现实的,尼克松早就说过如果中国一直被排挤在体制之外,那她就只能捣乱,中国捣乱则世界无安宁,所以美国的目标只是引导中国不要彻底与美国为敌。当时在克林顿国防部任职,现在是外交界元老的奈(Joseph Nye)就曾经说过,把中国当成敌人,那你肯定多了个敌人,不把她当成敌人,至少有引导她的可能,前外长鲍威尔也表示让中国不成为美国敌人,是首要任务之一。坎拉文说起了大家不常说的美国政府一直的算盘,这就是一方面给中国指出一条致富之路,美国的好处,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暗示中国,与美国竞争是徒劳的,还不如安分守己当一个好队员,不要与美国争霸。这才是美国的计划,如果说美国有什么失算了,那就是这招没能兑现。文章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如何解读苏联的崩溃。美国觉得中国人应当意识到,苏联正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僵化,缺乏自知之明地与美国军备竞赛才崩溃的。这点,中国是学到了,市场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中国从苏联解体学到的是另一样东西,第一是党不能动摇,第二接受西方那一套是一条死路,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坎拉说起中国对美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驻军的态度的语气很奈人寻味,他们说“中国没法接受美国对中国在台湾、东海、南海对自己利益的威胁”,这段话的语气很能体现美国人的想法,那就是全世界都应当把世界警察这个角色留给美国,你们大家其实都没有核心利益,有嘛也应当放弃,美国管你们好吃好喝的,包你满意,但条件是不能给大哥为难。所以当中国觉得这不能接受的时候,美国人就觉得中国违反了“建立在规矩上的世界秩序”。美国人觉得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得益最大,得益了就应该维护这一体系,这点美中之间又有一个分歧的看法。中国肯定是得益了,是不是最大说不清,但很大,美国觉得中国有意见是要向体制挑战,挑战美国的地位,可中国不这么觉得,中国也反复强调中国是现有体制的得益者,中国还将会支持这一体系,但这体制有很多不合理的规矩,必须改,所以仔细看看就发现中美连什么是责任都有不同意见,中国觉得责任不仅仅是保证这一造福于人类的体制应当持续下去,不合理的还要改,美国觉得责任就是老老实实接受这一体制,不捣乱。“改”这一点在习近平第二任之后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比如对“人权”的解释,人权不只是西方的个人自由,也包括生存,幸福的权力,强调人权不能超越主权,这就把西方给激怒了。人权高于主权一直是西方经济武装干预他国的权力,这种以人道为理由进行经济或武装干预的国际条例是冷战后被美国人充斥的国际机构提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就做“保护(弱小)的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这一观念后来被联合国接纳,今天你要是在西方大学上任何国际关系的课都会接触到,大家干脆写成了缩写:R2P)。即使有美国和西方在过去30年的干预给世界带来的那么多灾难,西方也没含糊过,除非涉及到自己的主权,美国不会放弃人权高于主权,不会放弃美国可以采用一切手段干预他国的权力,这是为什么美国对美中关系的恶化,很少从自己那一面来寻找根源的原因,反过来,这也是中国对美国渐冷的原因,中国发现美国不仅体制出了问题,还拒绝承担责任,坚持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否认自己的错误,在世界继续坚持霸权,坚持以经济军事力量制裁其他国家。举个例子,美国指责中国的南海政策,但美国自己的行为与中国并没有差别,这叫做门罗主义,最近几年美国还在干预拉丁美洲的内政,从委内瑞拉到玻利维亚到巴西,都是中国有意见的美国双标。
第一是霸王陷阱,美国不可能放弃了台湾还会在核心盟友(日韩)心里保留有任何可信赖度,因为如果美国连保护台湾自由的承诺都不能保证,那美国能保证什么?他说了一句话,“保护台湾自由的承诺”(70-year commitment to Taiwan’s continued freedom),那是一句含糊的话,美国为了和中国建交,已经放弃了保护台湾的协定,很难说清这句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第二,是台湾乃第一岛链的核心,台湾一失全线崩溃。他的论点和很多美国人一样把台湾视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占领台湾就是武力扩张,如果中国能霸占台湾,中国也能霸占亚洲,台湾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值一提,作出中国要霸占亚洲这种判断也好像小学逻辑那样一说就出口了,所以他最后提到支持台湾民主代表了美国价值,也许很多美国人都这么觉得,但我相信这是借口,至少是在拒绝对事态的严重性做分析后的借口。
Gen. Milley tells Sen. Hawley any potential invasion of Taiwan by Chinese forces would be "extraordinarily complex and difficult" and the U.S. military has the ability to stop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