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Girl1

BeijingGirl1 名博

脱钩? 美国资本家奔向中国

BeijingGirl1 (2021-05-10 05:54:43) 评论 (143)

美国要跟中国脱钩从奥巴马时代就在酝酿了,精英们当然知道美国面临的问题。 2011年2月奥巴马在加州与硅谷的各位顶尖名人共进晚餐。 按照那次晚宴的规矩,每位客人都可向总统提一个问题。   可轮到苹果的乔布斯先生时,总统却用自己的问题打断了他。

“要在美国生产iPhone的话,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干嘛不把这些工作拿回来做?” 奥巴马总統问。  乔布斯先生的回答毫不含糊。  “这些工作是不会回来的。”。  苹果的人都知道, “中国工厂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咋舌,没有哪家美国工厂能跟它相提并论。”。

时间来到2021年,总统换了第三人。 这届政府提倡绿色环境与能源, 结果发现巨大的涡轮机叶片还是脱不开中国。 是的, 叶片可以在美国制造, 但是原材料来自中国。 上届政府打贸易战, 关税的提升极大地损伤了美国叶片工业者的利益, 财团和政府一直在争执掰扯。  

新上任的总统说“没有理由美国不能自己造!”。 美国当然可以,但钢铁厂基本成了废墟。就连那些曾经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几乎不在了。 十年前中国也有人大肆鼓吹产业升级论, 学习美国。 认为钢铁, 建筑等密集劳动人口产业都应该转型。 加大金融、科技和服务高低两端的发展。 

中美脱钩的呼声在上届总统任期内达到高潮。 香港的民主呼声也达到了高潮。 美国制裁了香港问题上插手的共党官员,不许GCD 入境美国也提出来了, 但是挡住GCD容易, 挡住美国的资本和资本家就难了。  最近中方一方面在香港推进国安法, 一方面对富人和资本家开启了“怀柔”政策。

中国高层官员已经出台和正准备出台新的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措施, 把香港描绘成亚洲最能赚钱的地方。到目前为止,这些行动很奏效。 价值300亿美元的美国投资基金康桥汇世上个月表示,计划在香港开设一家办事处。

最近几个月,投资经理们已经在香港成立了100多家新公司。高盛、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斯丹利等华尔街巨头都在增加香港员工。花旗准备扩收1700 人。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的全球亿万富翁之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年在一个金融业高管在线会议上表示。 

另一方面,吓走香港银行家和金融家的后果对中共来说非同小可。香港开始实施一项重大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惠及私人股本、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官员们采取行动,让香港的资金管理人更容易同大陆的富裕人士联系起来。中国企业正在香港发售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股票,推高了华尔街银行的收益率。

资本是逐利、嗜血的巨型机器。资本的嗅觉相当灵敏。 美国的体制表现在金融上,是私有资本主义。 当个人资本逐步壮大时, 就形成金融财团。 国家政策可以进行调控来影响资本的流向, 但这是双刃剑,微妙地维持着平衡。 这届政府显然已经开始向左的“大政府”转向,继续天量的债务, 试图提高富人的税收来平衡政府开支, 缓和社会底层的怒气。

“脱钩”意味着产业链的回归, 不仅仅是科技高端, 还有基础设施。目前新总统的基础设施计划基本被否定。 回归在很多领域意味着再开始,这需要启动资金。  如果没有国家资本的推动, 很难办到。  当初如果没有利益驱动, 这些产业为什么会外移? 其次, 如果美国政府开始控制私营产业,资本国家化, 那它和中国的区别又在哪里? 也许,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结合最终平衡点, 就是产生“共产主义”的土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