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是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是作曲家最后一部交响曲作品,也是最辉煌和成功的一部。由年轻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演奏的这部作品好像没有特别精彩的可圈可点之处,只是觉出了奔放的和年轻的热情,也许有点太使劲了。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年初听过的另一部交响作品,是Stéphane Denève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奏的Pictures from an Exhibition.那是一场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演出。当演到 "The Bogatyr Gates" 时,我真正体会到交响的魅力和震撼,那些不同乐器产生的各种声音合并在一起竟然生成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任何一种原有音色的,而且更加有光泽的声音,那是一种直击人心的,能重上云霄令人兴奋的存在。也是这时,我真切的地体会到艺术的创造性。特别的激动,就想找个内行聊一聊,可是没有,好大的遗憾! 那真是今年看过的演出中费交最出彩的一次。这次大剧院的勃拉姆斯有那一场费交的激情,却少了那种震撼的效果。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指挥吕嘉在观众的盛情邀请下,再次举棒指挥乐队为大家加演了«匈牙利舞曲»和«紫竹调»,圆满收官。
下半场是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是作曲家最后一部交响曲作品,也是最辉煌和成功的一部。由年轻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演奏的这部作品好像没有特别精彩的可圈可点之处,只是觉出了奔放的和年轻的热情,也许有点太使劲了。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年初听过的另一部交响作品,是Stéphane Denève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奏的Pictures from an Exhibition.那是一场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演出。当演到 "The Bogatyr Gates" 时,我真正体会到交响的魅力和震撼,那些不同乐器产生的各种声音合并在一起竟然生成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任何一种原有音色的,而且更加有光泽的声音,那是一种直击人心的,能重上云霄令人兴奋的存在。也是这时,我真切的地体会到艺术的创造性。特别的激动,就想找个内行聊一聊,可是没有,好大的遗憾! 那真是今年看过的演出中费交最出彩的一次。这次大剧院的勃拉姆斯有那一场费交的激情,却少了那种震撼的效果。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指挥吕嘉在观众的盛情邀请下,再次举棒指挥乐队为大家加演了«匈牙利舞曲»和«紫竹调»,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