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弹教育(三)

ipmi (2015-02-23 00:37:29) 评论 (15)

这个世界到目前为止没有成功的教育方法,只有考试得高分的教育方法。任何说自己掌握教育真谛的人实际都是骗子。但是,我还是愿意思考尝试。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认可我的理解,也能用到他的孩子教育上。

儿童阶段,世界上天才是很多的。但是,到成年都集体消失,多得不计其数的只是凡人。

英国BBC对天才有个专题,大意是平均下来每个社区,每年都会有一到两个神童出现,但是,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其兴趣转移,其才能就会归于平庸。

不过我觉得也要注意到姚明、高斯、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确实是存在的,其天赋从小伴随到成年。

综合起来,应该相信人类天赋存在差异性和条条道路通平庸的必然性。

根据BBC的研究,儿童天才必须同时有两大成因。首先,专注力,通常一个儿童只有5分钟专注力,如果某儿童可以持续15分钟,甚至1小时,那么他的表现会超过平均儿童数倍。另一个是偏执性格,有一种不服输的劲。所以,我认为一个儿童天才,是不需要爱因斯坦一样的脑容量做保障的,只要上面两条具备,就会表现出一个天才特征。因为儿童解决的智力类题目是不需要超级大脑做支持的,塑造一个万人瞩目的儿童明星并不难。而成人领域则不同,要么有个超级大脑,要么要付出常人几倍努力。这也是条条道路通平庸的原因之一。

多谈一句偏执型格,要么得势要么失意,容易走极端,我宁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庸也不要偏执。我见过中国很多学霸型人物,中年失意,事业家庭双双败落,很多是偏执性格。这边的白人黑人倒是似乎普遍都磨练得很圆滑,和国内当年传闻美国最包容各种性格完全不同,在美国,性格不好,怪癖的人估计20岁前都饿死了,活不到30岁。

综合上面的观点,天才儿童的优势是,真的脑容量大,还是性格彪悍不服输,还是天生的专注力超人?即使有爱因斯坦的脑容量,生性淡泊,毫无追求,未来也会一事无成。即使有超级脑容量,家长逼得太急,孩子逆反,最后也是空遗憾。万事万物,最终就是一个平衡。

如果像幸福快乐的比尔盖茨和无数风云人物一样,孩子热爱自己的工作生活,只要孩子充满热情和期待,未来成功的概率就会提高。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出一个“天才”儿童,他开始享受周围的光环,并接受现状,付出努力进一步强化其位置时,我想,距离成功或许就不远了。

一个将军的成功,需要无数士兵的生命。一个比尔盖茨卷走数万人的财富。同样,一个成功的天才,会掠夺无数其他孩子的出头露面的机会和社会的资源。而且,谁又会在意是天生的还是人工的“天才”?

空有脑容量,专注力,偏执性格,却对人生痛苦,一样会一事无成。下面一节,我会弹弹,人类快乐的原因,大脑中某种神秘的酶与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