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 “西三角”的说法的是高瞻远瞩雄心勃勃的重庆专家,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不是没有成效,就是规模和步子总赶不上西部人殷切的期待,所以时不待人,点子和噱头都要自己想。三峡工程建成了,长江的运输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运输陈本也大大降低,终于可以成为 货运的主要负担,打通了这条水道,占了山峡库区一点边边角角的重庆认为建立中国式“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条件具备了,其一有了水路,成为开放的经济体;其二西部有强大的市场,其三其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已经渐渐成熟。按重庆人的这一势力划分,东有宜昌,西是成都,自己当仁不让自然就是此地带的中心了,成都只能是这个中心的腹地后盾而以已。这是最早的版本,后来的版本有川渝陕,川渝黔,川渝赣陕黔等等,这些版本重又划分割据,自然就很容易将重庆人自拟的中心转移到成都,或是构架成三足鼎立的三个平衡点。 不过重庆人的宏图大略远不止此,他们站在嘉陵江边的码头上却看到了蔚蓝的太平洋,于是通过渝湛高速、渝沪高速、渝沙高速,就形成了江海互动,一举通达长三角 、珠三角,直捣香港,一个内陆城市,有这样的气魄确实不简单呢。记得重庆刚直辖时,我听到重庆的某行长自豪地讲夜晚站在山城高处眺望山城,看万家灯火,经常以为自己是在香港的太平山顶,如今的重庆人连香港也不感冒了,人家相中的是西雅图、旧金山这样的城市规划,殊不知中国美国人文国情之悬殊。
| />
“西三角”里的长恨歌
秋瑟潺湲 (2007-01-17 21:46:32) 评论 (0)
提出 “西三角”的说法的是高瞻远瞩雄心勃勃的重庆专家,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不是没有成效,就是规模和步子总赶不上西部人殷切的期待,所以时不待人,点子和噱头都要自己想。三峡工程建成了,长江的运输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运输陈本也大大降低,终于可以成为 货运的主要负担,打通了这条水道,占了山峡库区一点边边角角的重庆认为建立中国式“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条件具备了,其一有了水路,成为开放的经济体;其二西部有强大的市场,其三其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已经渐渐成熟。按重庆人的这一势力划分,东有宜昌,西是成都,自己当仁不让自然就是此地带的中心了,成都只能是这个中心的腹地后盾而以已。这是最早的版本,后来的版本有川渝陕,川渝黔,川渝赣陕黔等等,这些版本重又划分割据,自然就很容易将重庆人自拟的中心转移到成都,或是构架成三足鼎立的三个平衡点。 不过重庆人的宏图大略远不止此,他们站在嘉陵江边的码头上却看到了蔚蓝的太平洋,于是通过渝湛高速、渝沪高速、渝沙高速,就形成了江海互动,一举通达长三角 、珠三角,直捣香港,一个内陆城市,有这样的气魄确实不简单呢。记得重庆刚直辖时,我听到重庆的某行长自豪地讲夜晚站在山城高处眺望山城,看万家灯火,经常以为自己是在香港的太平山顶,如今的重庆人连香港也不感冒了,人家相中的是西雅图、旧金山这样的城市规划,殊不知中国美国人文国情之悬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