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参议院10日晚间进行表决,稍早以60对40票勉强通过门槛,达成协议推动拨款法案,将有助为政府提供资金至明年1月31日,成为两党40天僵局过后,结束史上最长政府关门的第一步。修订后的法案获参院正式通过后,仍需众议院批准并由总统川普签署,过程约需数天时间。
此前传出至少8名民主党中间派参议员与共和党领袖及白宫达成协议,同意在政府重启后,日后再就延长《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补助进行表决,成为重启政府的关键。
综合CNN及BBC等外媒,这场表决对美国民众至关重要,因共和、民主两党未能在10月1日以前就新财年预算达成共识,导致联邦政府部分停摆,截至9日已持续40天,创下美国史上最长纪录,期间大量联邦机构暂停运作,影响遍及全美。
约有140万名联邦员工被迫放无薪假或无薪上班,边境执法、移民执法局(ICE)与医疗院所服务等「必要单位」仍持续运作,但多数人员无薪水可领,还有大量航班因飞航管制员短缺被迫延误或取消。
此外,「美国营养补充援助计画」(SNAP,俗称食物券)经费已用罄,4100万名受助者面临失去粮食援助的危机。尽管联邦法官6日一度下令政府动用紧急资金全额拨付,但隔天最高法院即暂缓执行,使贫困家庭生活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