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文章来源: 七言十语 于 2025-11-09 07:46: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后悔。”

这句话在我从俄罗斯回来的那一刻,终于有了切身体会。

今年8月,我为了省机票钱,走了一条极为“折腾”的路线:从大同飞莫斯科,再从莫斯科飞到加里宁格勒,然后坐大巴到波兰的格但斯克,最后才从格但斯克坐飞机到了瑞典。

那一路,我以为自己是在体验“穷游精神”,结果却变成了一段噩梦。

我把这段经历随手录成了两期视频,传到B站。

没想到,两期视频加起来居然播放量超过了50万。

但更没想到的,是视频下面的评论区。

有的网友说我“抹黑”俄罗斯,说我“被境外势力收买”。

可我实实在在经历的那些事,难道还需要别人教我怎么感受吗?

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推文,算是对那些幻想中“战斗民族天堂”的朋友一个提醒:去俄罗斯旅游,真的要三思。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一、幻想破灭:俄罗斯女人并不喜欢中国男人

很多人向往去俄罗斯的理由之一,就是“美女多、性格开放”。

这种想法大多来自一些短视频号:“俄罗斯女多男少”“她们看到中国小伙就走不动道”“最大的梦想是嫁来中国”……

实话说,这些说法几乎都是营销套路。

我在莫斯科的几天,接触过当地人,也观察了他们的社交态度。

如果你长得像韩国偶像、吴彦祖或金城武,那可能确实会被多看几眼。

但如果你在国内都找不到对象,到了那边也不太可能一夜之间变成万人迷。

现实很骨感。

有的女生对亚洲面孔并不感兴趣;有的则接近你,只是因为你是“外国人”——可能图你请喝酒、请吃饭、甚至钱财。

这不是“歧视”,是冷冰冰的现实。

更需要警惕的是,俄罗斯在欧洲属于艾滋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如果抱着“花点钱图个浪漫”的想法去冒险,风险真的不小。

二、文化冲突:被歧视的中国人不在少数

我在红场亲眼遇到过这样的场面。

一群年轻人边笑边朝我竖中指、喊侮辱性词汇。

我回了句“苏维埃”,他们反而更激动——要不是有持枪巡逻的警卫,我可能已经出事了。

上网一搜,小红书、贴吧上类似的遭遇比比皆是:有人被拒绝进入酒吧,有人被出租车司机赶下车,还有人因为外貌被当成“其他亚洲人”而受辱。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俄罗斯人都排外。

就像任何社会都有好人和坏人一样。

但问题是:在一些西方国家,“歧视”是政治不正确的,人们至少会克制。

而在俄罗斯,这种克制往往不存在。

他们自己在欧洲社会里常常被边缘化,有些人为了寻找优越感,会对更“东方”的面孔发泄情绪。

所以如果你真去了俄罗斯,千万不要幻想自己会被当成“特别的朋友”。那只是网络上的故事。

三、飞机上的生死体验:飞行员不避乱流

我在莫斯科转机时,坐过一次俄罗斯国内航班。

从起飞到降落,全程像坐过山车。

飞机颠簸得厉害,乘客在降落后居然自发鼓掌,感谢机长“平安着陆”。

后来在评论区有业内人士留言解释:俄罗斯机长通常不会绕开乱流区,而是“硬飞过去”。

再加上近几年受到制裁,波音和空客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零部件,他们的飞机维修只能靠自产零件或“二手渠道”,安全性可想而知。

我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想说:你的命,不值得用来赌一张机票。



四、制裁之下:现代生活方式消失了

到了俄罗斯,你会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事都无法实现。

Visa、MasterCard、银联卡在那边几乎都不能用。

取钱困难,支付只能靠现金或当地卡。

购物时买不到可口可乐、星巴克也早已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秘配方”的饮料。

我尝了一瓶本地汽水,喝了两口直接扔掉。

那种味道让我想起了小学门口5毛钱一袋的糖水。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所谓“现代化生活方式”,在俄罗斯真的可能是奢侈品。

五、护照的“案底”:去一次俄罗斯,可能影响你未来签证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你的护照上有俄罗斯的出入境记录,在申请其他发达国家签证时,往往会被多问几句。

我自己在波兰过边检时,就被盘问了十多分钟:“为什么去俄罗斯?在那边干什么?去了多久?”

虽然最后顺利过关,但整个过程非常尴尬。

有网友分享更极端的情况:护照上只有俄罗斯的出入境章,被欧美国家直接拒签。

所以,如果你未来还想去欧洲、美洲旅行,真的要考虑清楚这次俄罗斯之行值不值。



六、现实的莫斯科:比你想象的更萧条

在很多视频里,莫斯科被塑造成“拳打北京、脚踩东京”的世界级都市。

可我亲眼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冷气与荒凉的城市。

地铁站陈旧、街头昏暗,街边商铺半数关门。

偶尔能看到从前线退下来的老兵,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胳膊或一条腿。

那一刻我真的有点心酸。

这座城市没有战火,但空气里弥漫着某种沉重。

也许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这种冷漠与孤独正在让人远离。

写在最后: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很多人指责我“黑”俄罗斯,其实我只是记录。

我知道,在网络的另一端,有人依然相信那里是“欧洲的最后净土”;有人梦想去看红场、去喝伏特加、去遇见浪漫的俄罗斯姑娘。

我不反对去旅行,也不反对喜欢任何国家。

但旅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真相——不被宣传洗脑,不被想象蒙蔽。

如果你已经决定去,那我祝你一路平安;但如果你只是因为网上的浪漫故事而动心,那就再想想吧。

因为我真心地说一句:俄罗斯,不值得你冒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吴亦凡惊传在狱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中!
蔡磊现状令人泪目 舌头嘴唇已经萎缩 洗澡用绳子吊
美股崩盘恐迎血洗修正?专家曝"最神准指标",预警跌幅16%
提醒:这些照片,千万别发在朋友圈!
中国女千辛万苦当上空姐 上班首日就遭开除 上网喊冤




24小时讨论排行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政府停摆 上千航班取消 特朗普又回海湖庄园狂欢
25年来首批美产稀土出厂 贝森特:打破中国"卡脖子"
甩锅 失误 民心流失…川普反击混乱背后 是更大危机
罕见 加州开始大规模吊销卡车驾照!针对非法移民
曼达尼的崛起,华尔街大佬彼得·蒂尔邮件泄密
曼达尼当选引爆危机 纽约警察士气崩盘 大批辞职
英媒:他赌赢了 有望成为下一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川普承诺:关税红利发放 每人至少获2000元支票
英特尔华人工程师被裁前盗走上万机密文件 公司怒索赔
德州冷笑少年毒驾逆向超车 夺命移民一家6口 被判65年…
高市涉台言论 引发中国驻大阪总领事扬言“砍脑袋”
中国卫星把台湾看光光 国台办:这是“家的俯瞰”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美国将推50年超长房贷 网友:一房传三代 人走债还在
历史一刻:萧美琴欧洲议会演说掌声如雷 求合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七言十语 2025-11-09 07:46:56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后悔。”

这句话在我从俄罗斯回来的那一刻,终于有了切身体会。

今年8月,我为了省机票钱,走了一条极为“折腾”的路线:从大同飞莫斯科,再从莫斯科飞到加里宁格勒,然后坐大巴到波兰的格但斯克,最后才从格但斯克坐飞机到了瑞典。

那一路,我以为自己是在体验“穷游精神”,结果却变成了一段噩梦。

我把这段经历随手录成了两期视频,传到B站。

没想到,两期视频加起来居然播放量超过了50万。

但更没想到的,是视频下面的评论区。

有的网友说我“抹黑”俄罗斯,说我“被境外势力收买”。

可我实实在在经历的那些事,难道还需要别人教我怎么感受吗?

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推文,算是对那些幻想中“战斗民族天堂”的朋友一个提醒:去俄罗斯旅游,真的要三思。

中国人去不得!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一、幻想破灭:俄罗斯女人并不喜欢中国男人

很多人向往去俄罗斯的理由之一,就是“美女多、性格开放”。

这种想法大多来自一些短视频号:“俄罗斯女多男少”“她们看到中国小伙就走不动道”“最大的梦想是嫁来中国”……

实话说,这些说法几乎都是营销套路。

我在莫斯科的几天,接触过当地人,也观察了他们的社交态度。

如果你长得像韩国偶像、吴彦祖或金城武,那可能确实会被多看几眼。

但如果你在国内都找不到对象,到了那边也不太可能一夜之间变成万人迷。

现实很骨感。

有的女生对亚洲面孔并不感兴趣;有的则接近你,只是因为你是“外国人”——可能图你请喝酒、请吃饭、甚至钱财。

这不是“歧视”,是冷冰冰的现实。

更需要警惕的是,俄罗斯在欧洲属于艾滋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如果抱着“花点钱图个浪漫”的想法去冒险,风险真的不小。

二、文化冲突:被歧视的中国人不在少数

我在红场亲眼遇到过这样的场面。

一群年轻人边笑边朝我竖中指、喊侮辱性词汇。

我回了句“苏维埃”,他们反而更激动——要不是有持枪巡逻的警卫,我可能已经出事了。

上网一搜,小红书、贴吧上类似的遭遇比比皆是:有人被拒绝进入酒吧,有人被出租车司机赶下车,还有人因为外貌被当成“其他亚洲人”而受辱。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俄罗斯人都排外。

就像任何社会都有好人和坏人一样。

但问题是:在一些西方国家,“歧视”是政治不正确的,人们至少会克制。

而在俄罗斯,这种克制往往不存在。

他们自己在欧洲社会里常常被边缘化,有些人为了寻找优越感,会对更“东方”的面孔发泄情绪。

所以如果你真去了俄罗斯,千万不要幻想自己会被当成“特别的朋友”。那只是网络上的故事。

三、飞机上的生死体验:飞行员不避乱流

我在莫斯科转机时,坐过一次俄罗斯国内航班。

从起飞到降落,全程像坐过山车。

飞机颠簸得厉害,乘客在降落后居然自发鼓掌,感谢机长“平安着陆”。

后来在评论区有业内人士留言解释:俄罗斯机长通常不会绕开乱流区,而是“硬飞过去”。

再加上近几年受到制裁,波音和空客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零部件,他们的飞机维修只能靠自产零件或“二手渠道”,安全性可想而知。

我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想说:你的命,不值得用来赌一张机票。



四、制裁之下:现代生活方式消失了

到了俄罗斯,你会发现很多习以为常的事都无法实现。

Visa、MasterCard、银联卡在那边几乎都不能用。

取钱困难,支付只能靠现金或当地卡。

购物时买不到可口可乐、星巴克也早已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神秘配方”的饮料。

我尝了一瓶本地汽水,喝了两口直接扔掉。

那种味道让我想起了小学门口5毛钱一袋的糖水。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所谓“现代化生活方式”,在俄罗斯真的可能是奢侈品。

五、护照的“案底”:去一次俄罗斯,可能影响你未来签证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你的护照上有俄罗斯的出入境记录,在申请其他发达国家签证时,往往会被多问几句。

我自己在波兰过边检时,就被盘问了十多分钟:“为什么去俄罗斯?在那边干什么?去了多久?”

虽然最后顺利过关,但整个过程非常尴尬。

有网友分享更极端的情况:护照上只有俄罗斯的出入境章,被欧美国家直接拒签。

所以,如果你未来还想去欧洲、美洲旅行,真的要考虑清楚这次俄罗斯之行值不值。



六、现实的莫斯科:比你想象的更萧条

在很多视频里,莫斯科被塑造成“拳打北京、脚踩东京”的世界级都市。

可我亲眼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冷气与荒凉的城市。

地铁站陈旧、街头昏暗,街边商铺半数关门。

偶尔能看到从前线退下来的老兵,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胳膊或一条腿。

那一刻我真的有点心酸。

这座城市没有战火,但空气里弥漫着某种沉重。

也许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这种冷漠与孤独正在让人远离。

写在最后:信息茧房之外的真实俄罗斯

很多人指责我“黑”俄罗斯,其实我只是记录。

我知道,在网络的另一端,有人依然相信那里是“欧洲的最后净土”;有人梦想去看红场、去喝伏特加、去遇见浪漫的俄罗斯姑娘。

我不反对去旅行,也不反对喜欢任何国家。

但旅行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真相——不被宣传洗脑,不被想象蒙蔽。

如果你已经决定去,那我祝你一路平安;但如果你只是因为网上的浪漫故事而动心,那就再想想吧。

因为我真心地说一句:俄罗斯,不值得你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