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

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

文章来源: 只给少数人看 于 2025-11-04 22:37: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

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引发了许多人的遐想和希望。

人们有理由对这句话产生希望。毕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老百姓搞钱容易,生活蒸蒸日上,人们对此记忆犹新。现在普通人搞钱越来越难,当然希望再次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氛围中去。

那么,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能持续多少年?

我不能给出答案。

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察标准,供你自己去观察、判断。

那就是,观察地方官员在干什么。

1990年代、2000年代前期,那是典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我记得,新闻联播里,经常报着“军队为改革开放护航”的新闻。不少基层干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走在小镇的街上,可以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搞钱的热情,社会喧闹而有朝气。我还看到税务所的大标语:“税务为经济发展护航”。

我还想:“军队可以打击破坏改革开放者,你们收税的,怎么为经济发展护航呢?”

后来了解多了,才明白当年的税务,确确实实做了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改进。

例如,包税制。他们税务的说法好像是叫核定税制。

举个例子,你开了个小饭店,你每天流水多少、成本多少,这个,税务部门也很难查得清楚。那么,税务部门就跟你谈:“要不,你一年交10万元税,我也不管你实际赚了多少钱,怎么样?”而且,随便你开多少发票出去,税务部门也不根据你开的发票让你缴税。

我知道北京有个朋友的企业,每年营业额几千万,利润应该在1000万左右,而税务部门给老板定的包税是:70万元。当我知道这个数字时,还想:“这税不算高啊,不错。没想到就连北京也能灵活处理税务。”

那么,北京的税务部门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全国其他地方都在这么做,以吸引投资,北京也就只能这么做。要不然,企业都跑其他地方去了。包税制,看起来税率不高,但,税务部门也节约了稽查成本。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了,民间有钱了,税源多了,税基宽了,税务部门的税收还增长了。地方官员把这叫做“放水养鱼”。所以那些年,地方财政在不到10年内,就从负债累累变成手里有大把钱花。

到了2000年代的后期,我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问:“要发票吗?不要发票可以送你一瓶可乐。”我意识到,经济的高速增长可能要结束了。因为,包税制的时代结束了,开发票要按发票缴税了。

所以,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能持续多久,不用去观察各种文件,只要看地方在干什么就好了。文件经常会写很多延续之前的文件的话。比如之前说了绿色经济,那新的文件也会重复一遍。又比如之前说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新的文件基本也不会去掉“高质量”这个定语(要是真的能去掉这个定语,那可太振奋人心了)。所以从文件中,你其实很难判断上面的重点。

如果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放水养鱼上,那就是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更具体地说,你可以观察一下书记县长外出招商的次数、税务是不是松了一点、环保局的人上门是不是少了一点、各部门聘的编外人员是不是减少了,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县里有没有学习湖北的“一切国有资产证券化”、“不用则售”?

通过这些迹象,就能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得到贯彻。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10岁童腹痛就医 送进手术室逾14小时 6器官遭切除
中国最诡异一年:整个中国都感到“不太对劲”
一个月少了2亿单,中国这行业奄奄一息
刺死年迈母亲!前福斯新闻女主播遭当场逮捕
费加罗报:习近平罕见在公开场合展现幽默登上头条




24小时讨论排行

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成为纽约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
民调显示 3分之2美国人认为美国“严重走错方向”
中国机器人惨遭美国网红霸凌“施虐”!引发网友关注
中国延长46国入境免签有效期 美加不在此列
停摆将破35天历史纪录,美国政府终现“重开迹象”
川普真着急了 咬着后槽牙挺科莫 称其有“辉煌政绩”
8年烧光50个亿!中国又一行业批量倒闭
中美贸易变化,CNN做了4张图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政策糟透了
纽约市长选举|社会主义者曼达尼吓怕华裔老一辈
更恐怖的H1B改革来了!最低工资要求或达$20万
远看吓人,近看渺小…被严重夸大的稀土威胁
他本是溥仪钦定的皇位继承人 却扫了一辈子大街
美国3岁华裔男童被撞身亡,肇事司机4项重罪全免
美国地方选举共和党失利,川普:因为我不在选票上
快讯:美国惊传货机坠毁骇人画面 居民拍下巨大火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

只给少数人看 2025-11-04 22:37:54



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

重要会议的文件中,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话,引发了许多人的遐想和希望。

人们有理由对这句话产生希望。毕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老百姓搞钱容易,生活蒸蒸日上,人们对此记忆犹新。现在普通人搞钱越来越难,当然希望再次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氛围中去。

那么,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如果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能持续多少年?

我不能给出答案。

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察标准,供你自己去观察、判断。

那就是,观察地方官员在干什么。

1990年代、2000年代前期,那是典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我记得,新闻联播里,经常报着“军队为改革开放护航”的新闻。不少基层干部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走在小镇的街上,可以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搞钱的热情,社会喧闹而有朝气。我还看到税务所的大标语:“税务为经济发展护航”。

我还想:“军队可以打击破坏改革开放者,你们收税的,怎么为经济发展护航呢?”

后来了解多了,才明白当年的税务,确确实实做了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改进。

例如,包税制。他们税务的说法好像是叫核定税制。

举个例子,你开了个小饭店,你每天流水多少、成本多少,这个,税务部门也很难查得清楚。那么,税务部门就跟你谈:“要不,你一年交10万元税,我也不管你实际赚了多少钱,怎么样?”而且,随便你开多少发票出去,税务部门也不根据你开的发票让你缴税。

我知道北京有个朋友的企业,每年营业额几千万,利润应该在1000万左右,而税务部门给老板定的包税是:70万元。当我知道这个数字时,还想:“这税不算高啊,不错。没想到就连北京也能灵活处理税务。”

那么,北京的税务部门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全国其他地方都在这么做,以吸引投资,北京也就只能这么做。要不然,企业都跑其他地方去了。包税制,看起来税率不高,但,税务部门也节约了稽查成本。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了,民间有钱了,税源多了,税基宽了,税务部门的税收还增长了。地方官员把这叫做“放水养鱼”。所以那些年,地方财政在不到10年内,就从负债累累变成手里有大把钱花。

到了2000年代的后期,我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问:“要发票吗?不要发票可以送你一瓶可乐。”我意识到,经济的高速增长可能要结束了。因为,包税制的时代结束了,开发票要按发票缴税了。

所以,这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能持续多久,不用去观察各种文件,只要看地方在干什么就好了。文件经常会写很多延续之前的文件的话。比如之前说了绿色经济,那新的文件也会重复一遍。又比如之前说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新的文件基本也不会去掉“高质量”这个定语(要是真的能去掉这个定语,那可太振奋人心了)。所以从文件中,你其实很难判断上面的重点。

如果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放水养鱼上,那就是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更具体地说,你可以观察一下书记县长外出招商的次数、税务是不是松了一点、环保局的人上门是不是少了一点、各部门聘的编外人员是不是减少了,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县里有没有学习湖北的“一切国有资产证券化”、“不用则售”?

通过这些迹象,就能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是真的得到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