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届四中全会在10月23日闭幕并发表会议公报。公报概述了“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强调了科技自主和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观察家们认为,公报更多强调延续性,与中共以往的政策方向一脉相承。四中全会公报:中共如何概述其核心政策目标?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October 23, 2025
中共20届四中全会在10月23日闭幕并发表会议公报。公报概述了“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强调了科技自主和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观察家们认为,公报更多强调延续性,与中共以往的政策方向一脉相承。
详情请见报导:https://t.co/toSn6Ja998 pic.twitter.com/bDAu313SjD
在为期四天的闭门会议(四中全会)结束后,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了会议公报,概述了中国“十五五规划”(2026至2030年)的优先事项,该规划将于明年3月份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正式公布。
“关键时期”的“高质量发展”
公报写道:“‘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公报也强调,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中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公报多次提到“高质量发展”,通稿没有提到具体经济增长目标。中国经济在疫情后未能完全反弹,本周一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为去年同期以来的最低增速。
“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
公告中,中共高层也承诺加大力度“惠民生、促消费”,完善社保体系。不过,公报没有详细说明计划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其资金来源。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在公报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被排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的内容前,产业现代化和科技自主被视为在中国与美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巩固自身地位的关键。
此外,在谈及安全和两岸等议题时,公报表示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并称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观察家:“强调连续性多于强调变化”
观察人士在密切关注着这次四中全会,以期从中窥见中共的核心政策目标。
美联社的报道指出,这次的公报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内容,基本呼应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此前提出的政策方向(强国强军)。伦敦国王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孙鑫(音译)说,“公报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它强调连续性远多于变化”。
据路透社报道,经济学人智库(EIU)的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目前中共高层的思路仍然是侧重于供给侧,延续将资源更多倾斜向投资和制造业的传统。
法新社相关报道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霍夫曼(Bert Hofman)在谈到公报时表示,最明显的“是连续性”,“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增长、技术自主——所有这些都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不过他表示,也存在一些“重要的细微差别”,例如,在内需方面,现在更强调需求引领供给。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Gary Ng)对美联社表示,与五年前的(十四五)规划相比,中国政府正加大力度推动技术自给自足、收入再分配和向清洁能源转型。公报称,“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将下周在韩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吴卓殷也指出,这份公报表明中国政府有信心运用国内政策工具应对外部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中美)要达成协议,中国可能会向美国提出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