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跟投老板赚下大钱的纽约律所秘书,将巨额遗产捐作奖学金

跟投老板赚下大钱的纽约律所秘书,将巨额遗产捐作奖学金

文章来源: BBC中文 于 2025-09-29 02:39: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跟投老板赚下大钱的纽约律所秘书,将巨额遗产捐作奖学金

西尔维亚·布鲁姆与她的丈夫雷蒙德·马戈利斯

2001年9月11日,一位女性正前往她位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附近的办公室。在袭击事件后的混乱中,她被告知要回家。于是,她搭乘了公车。这位女性名叫西尔维亚·布鲁姆( Sylvia Bloom),当时已经84岁。

对认识她的人来说,这段经历完美地展现了她的本质。布鲁姆悄悄累积了财富,却过着毫不奢华的生活。

那时,她已透过一种简单但不寻常的方法累积了数百万美元:她会跟随所服务的律师的投资行动,她在那里做了67年秘书。

她的故事直到2018年才被揭露——也就是她去世两年后——当时人们才知道她将部分财富捐赠给位于纽约下东城的显利街社区中心(Henry Street Settlement),用做资助弱势青年的奖学金。

这笔捐款高达624万美元,是该机构逾125年历史中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

还有200万美元捐给了其它慈善机构。

但这位纽约人究竟是谁?又是什么激励她默默地为他人累积财富?

机智且敏锐

布鲁姆1919年出生在布鲁克林。

她是东欧移民后裔,在困难年代中成长。像许多家庭一样,她的家庭也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尽管生活困难,布鲁姆仍就读于多所州立学校。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她甚至在夜间完成学业,以便白天能工作。

到了1947年,她成为当时刚起步的律师事务所克里里·戈特利布·斯廷与汉密尔顿律师事务所( Cleary Gottlieb Steen & Hamilton )的首批员工,该事务所位于华尔街。

在那里,布鲁姆默默地制定了一项策略,将她微薄的薪水进行投资——这种方式后来展现了她卓越的财务眼光。



经济大萧条对像布鲁姆这样的家庭构成了持续的挑战。

“她是一位聪明且精明的纽约人。”她的姪女简洛克辛( Jane Lockshin) 在2018年接受 BBC 采访时回忆道。

“在1940和1950年代,她开始工作时,秘书几乎为老板处理所有事务:他们会平衡帐簿、支付帐单,而当老板想买股票时,他会说:‘打给我的经纪人,买一千股 AT&T。’Sylvia 会打给她自己的经纪人,然后为自己买一百股 AT&T,”克辛说道。

布鲁姆曾表示自己遗憾未能攻读法律。她嫁给了雷蒙德·马戈利斯( Raymond Margolies),一位城市消防员,退休后成为教师。据她的亲人表示,她的丈夫以及身边的人都不知道她多年来悄悄累积的财富。

她没有子女,与马戈利斯一起住在布鲁克林一间简朴的租屋中,直到2002年去世。布鲁姆直到96岁才退休,晚年住进一家疗养院。

在2016年的追思会上,来宾回忆起一位同事曾说:“她本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律师——聪明、具分析力、有耐心、睿智且忠诚。”

认识她的人都怀念她“冷面幽默、富感染力的笑声和灿烂的笑容”。其他人则赞扬她的品格与价值观:“专业、忠诚、谦逊、诚实、慷慨、投入,且拥有坚定不移的工作伦理。”

“她坦率、不矫揉造作,是一位完全独立的思考者。她的头脑敏锐,言语精准。”

大吃一惊

布鲁姆2016年去世后,她的姪女洛克辛被指定为遗嘱执行人。也正是在那时,她才发现原来姑姑一直是位秘密的百万富翁。

洛克辛清楚记得她第一次查看姑姑帐户的那一天。

“那一刻我心想:‘天啊!’西尔维娅要我担任她遗嘱的执行人。我知道她希望将大部分遗产捐给慈善机构,特别是用来设立弱势儿童的奖学金。她信任我来完成这件事,我真的很感动。但我完全不知道她去世时的遗产有多少。”她在接受 BBC 采访时说。

“我开始查看她的帐户,做了一份表格,写下某个券商帐户有三百万美元,另一个有一百万……等我整理完所有资产时,她的遗产总额超过九百万美元。我震惊不已。”

她补充说:“西尔维娅是个非常低调的人。她什么事都放在心里,尤其是财务方面。”

洛克辛解释说,布鲁姆和丈夫住在布鲁克林的一间一房公寓。他们经常旅行——她的叔叔喜欢赌博,他们常去拉斯维加斯。布鲁姆是摇滚歌星艾维斯·普里斯莱(“猫王”, Elvis Presley) 的粉丝,甚至曾在那里看过他的演出。他们也曾游历欧洲,喜爱歌剧。“他们生活得不错,但并不奢华。”她说。

曾与布鲁姆共事多年的保罗·海姆斯(Paul Hyams )得知她悄悄累积的财富后,也感到震惊。

“她从不谈论金钱,生活也不奢华,”他说,“她不张扬,也不喜欢引人注目。”

虽然布鲁姆的遗产金额令洛克辛和家人感到意外,但她的资金用途却一点也不令人惊讶。

作为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孩子、公共教育的受益者,布鲁姆希望用自己的财富帮助那些无法负担学业的年轻人,这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西尔维娅姑姑是靠夜间课程完成大学学业的,她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她希望自己的遗产能帮助那些难以获得教育资源的人。”洛克辛说。

奖学金

作为显利街社区中心基金会的财务主管,洛克辛披露了姑姑捐赠百万美元的喜讯。

“我们全都说不出话来,简直惊呆了。”该基金会时任执行董事大卫·加尔萨(David Garza)在接受美国一家报纸采访时回忆道。



布鲁姆的捐款被用作纽约弱势青少年的奖学金。

根据基金会的说法,布鲁姆的捐款被用于设立“Bloom-Margolies 奖学金基金”,该基金支持一项计划,“服务从九年级到大学毕业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大学升学咨询、SAT(美国大学入学标准化测验)准备课程、课业辅导、校园参访,以及持续的支持,直到参与者取得学位为止”。

基金会在网站上指出:“由于捐款金额庞大,机构设立了一个捐赠基金,让利息能够永久资助奖学金。”

在2018年接受加拿大CBC访问时,布鲁姆的姪女被问到她姑姑若知道自己捐款所引起的关注,会有什么反应。

“她会感到尴尬。”她说。

“她会很不喜欢这样,但我想她会接受人们对她奖学金基金和受捐助机构的关注,因为这最终会对那些公益事业带来帮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清华大学爆重大丑闻!多名师生带游客入校牟利被逮
一夜醒来后院没了!洛杉矶千万豪宅一夜变成危房
“大又美法”实施 部分中产美国家庭不用再交联邦税
柯克遗孀的崛起和魅力,美国“传统贤妻”的幻想
万斯:政府宁愿关门 绝不给非法移民免费医疗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防长讲话:严批“肥胖将领” 蓄鬍不专业 不爽就离职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将领讲话 美媒:不能线上办吗
YouTube将支付特朗普2200万美元 了结法律纠纷
川普炫耀24K纯金装饰 网吐槽:根本平价卖场货喷漆
加州男子将性犯罪者折磨致死!自称“感到很快乐”
美财长收到短信:刚救助阿根廷 米莱就卖中国大豆…
教堂枪案疑犯:入伍4年奖章拿手软 儿重病难负担
中国人才K签证,动了你的奶酪?
中国国产客机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购遭遇困
埃及内政部通报:失联6天中国女孩被捕,原因是...
特朗普晒办公室24K黄金装饰,称外国领导人看了"惊叹不已"
吸引外国人才的K字签证是好东西,但赶上了最差的时机
Costco新规“黄金1小时” 拿金卡被挡门外 两派战翻
中国在东海岸部署先进导弹:威慑台湾,对抗美国影响力
美情报:中国正迅速扩充商业渡轮船队 为侵台做准备
川普结束加沙战争的20点计划都说了什么 来看一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跟投老板赚下大钱的纽约律所秘书,将巨额遗产捐作奖学金

BBC中文 2025-09-29 02:39:23
跟投老板赚下大钱的纽约律所秘书,将巨额遗产捐作奖学金

西尔维亚·布鲁姆与她的丈夫雷蒙德·马戈利斯

2001年9月11日,一位女性正前往她位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附近的办公室。在袭击事件后的混乱中,她被告知要回家。于是,她搭乘了公车。这位女性名叫西尔维亚·布鲁姆( Sylvia Bloom),当时已经84岁。

对认识她的人来说,这段经历完美地展现了她的本质。布鲁姆悄悄累积了财富,却过着毫不奢华的生活。

那时,她已透过一种简单但不寻常的方法累积了数百万美元:她会跟随所服务的律师的投资行动,她在那里做了67年秘书。

她的故事直到2018年才被揭露——也就是她去世两年后——当时人们才知道她将部分财富捐赠给位于纽约下东城的显利街社区中心(Henry Street Settlement),用做资助弱势青年的奖学金。

这笔捐款高达624万美元,是该机构逾125年历史中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赠。

还有200万美元捐给了其它慈善机构。

但这位纽约人究竟是谁?又是什么激励她默默地为他人累积财富?

机智且敏锐

布鲁姆1919年出生在布鲁克林。

她是东欧移民后裔,在困难年代中成长。像许多家庭一样,她的家庭也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尽管生活困难,布鲁姆仍就读于多所州立学校。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她甚至在夜间完成学业,以便白天能工作。

到了1947年,她成为当时刚起步的律师事务所克里里·戈特利布·斯廷与汉密尔顿律师事务所( Cleary Gottlieb Steen & Hamilton )的首批员工,该事务所位于华尔街。

在那里,布鲁姆默默地制定了一项策略,将她微薄的薪水进行投资——这种方式后来展现了她卓越的财务眼光。



经济大萧条对像布鲁姆这样的家庭构成了持续的挑战。

“她是一位聪明且精明的纽约人。”她的姪女简洛克辛( Jane Lockshin) 在2018年接受 BBC 采访时回忆道。

“在1940和1950年代,她开始工作时,秘书几乎为老板处理所有事务:他们会平衡帐簿、支付帐单,而当老板想买股票时,他会说:‘打给我的经纪人,买一千股 AT&T。’Sylvia 会打给她自己的经纪人,然后为自己买一百股 AT&T,”克辛说道。

布鲁姆曾表示自己遗憾未能攻读法律。她嫁给了雷蒙德·马戈利斯( Raymond Margolies),一位城市消防员,退休后成为教师。据她的亲人表示,她的丈夫以及身边的人都不知道她多年来悄悄累积的财富。

她没有子女,与马戈利斯一起住在布鲁克林一间简朴的租屋中,直到2002年去世。布鲁姆直到96岁才退休,晚年住进一家疗养院。

在2016年的追思会上,来宾回忆起一位同事曾说:“她本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律师——聪明、具分析力、有耐心、睿智且忠诚。”

认识她的人都怀念她“冷面幽默、富感染力的笑声和灿烂的笑容”。其他人则赞扬她的品格与价值观:“专业、忠诚、谦逊、诚实、慷慨、投入,且拥有坚定不移的工作伦理。”

“她坦率、不矫揉造作,是一位完全独立的思考者。她的头脑敏锐,言语精准。”

大吃一惊

布鲁姆2016年去世后,她的姪女洛克辛被指定为遗嘱执行人。也正是在那时,她才发现原来姑姑一直是位秘密的百万富翁。

洛克辛清楚记得她第一次查看姑姑帐户的那一天。

“那一刻我心想:‘天啊!’西尔维娅要我担任她遗嘱的执行人。我知道她希望将大部分遗产捐给慈善机构,特别是用来设立弱势儿童的奖学金。她信任我来完成这件事,我真的很感动。但我完全不知道她去世时的遗产有多少。”她在接受 BBC 采访时说。

“我开始查看她的帐户,做了一份表格,写下某个券商帐户有三百万美元,另一个有一百万……等我整理完所有资产时,她的遗产总额超过九百万美元。我震惊不已。”

她补充说:“西尔维娅是个非常低调的人。她什么事都放在心里,尤其是财务方面。”

洛克辛解释说,布鲁姆和丈夫住在布鲁克林的一间一房公寓。他们经常旅行——她的叔叔喜欢赌博,他们常去拉斯维加斯。布鲁姆是摇滚歌星艾维斯·普里斯莱(“猫王”, Elvis Presley) 的粉丝,甚至曾在那里看过他的演出。他们也曾游历欧洲,喜爱歌剧。“他们生活得不错,但并不奢华。”她说。

曾与布鲁姆共事多年的保罗·海姆斯(Paul Hyams )得知她悄悄累积的财富后,也感到震惊。

“她从不谈论金钱,生活也不奢华,”他说,“她不张扬,也不喜欢引人注目。”

虽然布鲁姆的遗产金额令洛克辛和家人感到意外,但她的资金用途却一点也不令人惊讶。

作为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孩子、公共教育的受益者,布鲁姆希望用自己的财富帮助那些无法负担学业的年轻人,这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西尔维娅姑姑是靠夜间课程完成大学学业的,她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她希望自己的遗产能帮助那些难以获得教育资源的人。”洛克辛说。

奖学金

作为显利街社区中心基金会的财务主管,洛克辛披露了姑姑捐赠百万美元的喜讯。

“我们全都说不出话来,简直惊呆了。”该基金会时任执行董事大卫·加尔萨(David Garza)在接受美国一家报纸采访时回忆道。



布鲁姆的捐款被用作纽约弱势青少年的奖学金。

根据基金会的说法,布鲁姆的捐款被用于设立“Bloom-Margolies 奖学金基金”,该基金支持一项计划,“服务从九年级到大学毕业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大学升学咨询、SAT(美国大学入学标准化测验)准备课程、课业辅导、校园参访,以及持续的支持,直到参与者取得学位为止”。

基金会在网站上指出:“由于捐款金额庞大,机构设立了一个捐赠基金,让利息能够永久资助奖学金。”

在2018年接受加拿大CBC访问时,布鲁姆的姪女被问到她姑姑若知道自己捐款所引起的关注,会有什么反应。

“她会感到尴尬。”她说。

“她会很不喜欢这样,但我想她会接受人们对她奖学金基金和受捐助机构的关注,因为这最终会对那些公益事业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