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放弃WTO“特殊待遇” 为何坚持当“发展中国家”?

中国放弃WTO“特殊待遇” 为何坚持当“发展中国家”?

文章来源: BBC中文网 于 2025-09-26 09:13: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宣布放弃在世贸组织(WTO)中按照发展中国家身份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表示该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https://t.co/01Tzg70lXG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September 26, 2025
9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由中方主办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在致辞中,他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的谈判中,将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随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新闻吹风会上仍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中国只是放弃了在世贸组织中按照发展中国家身份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格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世贸组织的关键时刻。她评价说,中国的决定体现了对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

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自己是“发展中国家”?

在世贸组织中,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进口关税税率和过渡期的时长等,“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更宽松的条件。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因此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许多主要贸易国,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继续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表示不满。2020年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中国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2023 年美国国会两院更是分别通过法案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但中方公开反对,称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有事实与国际法依据,认为美方动机在于打压中国发展。

不过,目前世贸组织正面临重大挑战。许多贸易争端,尤其是四月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以及一系列关税战,都已经难以在世贸组织内部得到解决。

为何放弃“特权”?

在世贸组织的规定中,“发展中国家”可享受特殊差别化待遇,在消除关税壁垒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在判定倾销的标准上,要求都比“发达国家”低。其中有超过150项条款都明确发展中国家享有“特殊和差别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发展中国家成员可在关税减免、延长磋商期限、非关税壁垒等方面享有更优惠的待遇。

比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关税平均为14%,高于“发达国家”的7%;过渡期在4至8年,长于“发达国家”的2年;享受比“发达国家”更低的判定倾销的标准等。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他就批评过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2020年2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更新其认定为“发展中国家”的名单,将中国、香港、印度等25个经济体排除在外。理由是,相关法律在1998年制定,已经“过时”,而当前这些国家可借由“发展中国家”的认定进行不公平的出口补贴,从而伤害美国的产业。

拜登时代,美国依然在做这种努力。2023年,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通过一项名为“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法”(Ending China's Developing Nation Status Act)的法案,核心条款均要求国务院在所有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与国际协定中反对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待,并推动将中国归类为上中等收入、高收入或“发达国家”;若组织缺乏更改机制,则应推动建立调整机制。

该法案并不直接“改判”中国在世贸组织等机构的正式地位,而是指示美国作为成员国在谈判与日常治理中持续反对中国主张“发展中国家”待遇,施压国际组织限制中国在新协议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公开声明,华盛顿的态度是,除非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放弃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别差别待遇,否则世贸组织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改革,美国认为这种待遇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优势。

专家的观点也认为,李强近日宣布的措施意在做出一定让步,使WTO 顺利推进改革。

辛里奇基金会贸易分析师、前世贸组织通讯主管基思·罗克韦尔(Keith Rockwell)表示,中国的举动可能有助于改善其与华盛顿的关系——“这确实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抱怨,如果他们能够摆脱这种局面,我认为那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至少就中国而言,(此举将)终结当前关于世贸组织主要成员之间权利与义务再平衡的辩论”,中国前高级贸易外交官卢先堃告诉路透社,“现在,轮到其他主要成员展现他们对这一体系及其改革的责任与承诺了。”

为何还坚持“发展中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虽然在 WTO 内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特地强调并未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

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诸多好处。比如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以及2015年的《巴黎协定》,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发达国家”应该照顾“发展中国家”,并允许后者暂缓执行减排措施,以及更宽松的减排义务,还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背后的逻辑是,“发达国家”在过去几百年间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所以现在应该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减排义务。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还有政治利益。中国长期将自身定义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早体现在毛泽东时代就提出的“第三世界”的理念,然后从美苏选边站,过渡到团结“亚非拉兄弟”。

而当前这一外交战略还在发展。大西洋理事会的一篇文章表示,北京通过金砖扩容、融资工具与话语输出,力图在全球南方内塑造主导性影响,用于重塑全球治理、削弱美国权力,并期待由此获取更大国际领导力与制度塑形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领导人照例称中国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台下一众非洲领导人则都笑了,认为中国过分谦虚了,中国和非洲诸国显然不是一类国家。这一幕还曾一度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中国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世贸组织并没有认定“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但在事实上,综合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定标准。

世界银行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某一标准就被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

该标准每年都在更新。2025年,该标准为13,935美元,而2024年中国的人均GNI(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3,66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水平。

但是,诸多分析师认为,按照中国上半年的增长态势,实际增速在4.5%到5%之间。综合测算,2025年中国的人均GNI将大概率超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综合性更高的划分标准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该机构综合考量健康、教育、经济及不平等维度,为全球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评估一个人类发展指数(HDI),并分为极高、高、中、低四档,只有第一档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他三档为“发展中国家”。

依据UNDP《人类发展报告2025》(以2023年数据计算),“极高人类发展指数”(Very High HDI)国家共有74个,这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中国HDI为0.797,排名第78位,距离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只有一步之遥。

在舆论层面,分歧主要在体量vs人均的差别之上。

在美国,无论参议院还是众议院,都聚焦在中国庞大的体量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不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应该被剥夺这些优惠待遇。

在中国,从媒体到外交官,在这个问题上的论点都聚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虽快,但国内发展不平衡,人均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是否为“发达国家”不应只考虑经济,而应综合考虑社会、医疗等方面。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在公开发言中表示,中国确实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欧盟的1/4……要求一个刚发展几十年的国家同发展了几百年的国家“对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方检出兴奋剂物质近一年后,美方FDA承认了
全红婵变大学新生!家人开心摆摊送“学业有成”月饼
美计划明年初执行载人绕月探测任务“阿尔忒弥斯2号”




24小时讨论排行

FBI前局长被起诉 特朗普:他是这个国家最垃圾的人
残酷的纪实:加沙饥饿家庭的一天
罕见!芬兰总统要求取消五常一票否决权
“不会屈膝而活!” 特朗普与前FBI局长8年恩怨迎爆点
蔡磊深夜发文:我还有眼睛和耳朵 宁可战死 不会等死
华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将被带回国
最新报告:中国去年新安装近30万台机器人
娃哈哈遗产纠纷新进展!香港高院:驳回宗馥莉上诉
离开白宫后的这个夏天,马斯克拼了!直接睡在公司
默克尔自述:苏联解体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网球裙,被通勤女孩穿出了班味儿
全球顶级肺癌专家宣布:我患晚期肺癌三年了
最高100%!新一波特朗普关税袭来 这些企业在哀嚎
未来已来!黄仁勋详解驱动AI革命的“三大规模法则”
特朗普与马斯克“再联手” 为联邦机构推“政府版Grok”
智利总统:我不想内塔尼亚胡被杀,我想他受审判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放弃WTO“特殊待遇” 为何坚持当“发展中国家”?

BBC中文网 2025-09-26 09:13:19



中国宣布放弃在世贸组织(WTO)中按照发展中国家身份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表示该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https://t.co/01Tzg70lXG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September 26, 2025
9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由中方主办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在致辞中,他宣布,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的谈判中,将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随后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新闻吹风会上仍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换句话说,中国只是放弃了在世贸组织中按照发展中国家身份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格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世贸组织的关键时刻。她评价说,中国的决定体现了对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

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自己是“发展中国家”?

在世贸组织中,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进口关税税率和过渡期的时长等,“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更宽松的条件。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因此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许多主要贸易国,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继续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表示不满。2020年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中国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2023 年美国国会两院更是分别通过法案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但中方公开反对,称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有事实与国际法依据,认为美方动机在于打压中国发展。

不过,目前世贸组织正面临重大挑战。许多贸易争端,尤其是四月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以及一系列关税战,都已经难以在世贸组织内部得到解决。

为何放弃“特权”?

在世贸组织的规定中,“发展中国家”可享受特殊差别化待遇,在消除关税壁垒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在判定倾销的标准上,要求都比“发达国家”低。其中有超过150项条款都明确发展中国家享有“特殊和差别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发展中国家成员可在关税减免、延长磋商期限、非关税壁垒等方面享有更优惠的待遇。

比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关税平均为14%,高于“发达国家”的7%;过渡期在4至8年,长于“发达国家”的2年;享受比“发达国家”更低的判定倾销的标准等。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他就批评过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2020年2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更新其认定为“发展中国家”的名单,将中国、香港、印度等25个经济体排除在外。理由是,相关法律在1998年制定,已经“过时”,而当前这些国家可借由“发展中国家”的认定进行不公平的出口补贴,从而伤害美国的产业。

拜登时代,美国依然在做这种努力。2023年,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通过一项名为“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法”(Ending China's Developing Nation Status Act)的法案,核心条款均要求国务院在所有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与国际协定中反对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待,并推动将中国归类为上中等收入、高收入或“发达国家”;若组织缺乏更改机制,则应推动建立调整机制。

该法案并不直接“改判”中国在世贸组织等机构的正式地位,而是指示美国作为成员国在谈判与日常治理中持续反对中国主张“发展中国家”待遇,施压国际组织限制中国在新协议中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公开声明,华盛顿的态度是,除非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放弃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别差别待遇,否则世贸组织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改革,美国认为这种待遇给予了“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优势。

专家的观点也认为,李强近日宣布的措施意在做出一定让步,使WTO 顺利推进改革。

辛里奇基金会贸易分析师、前世贸组织通讯主管基思·罗克韦尔(Keith Rockwell)表示,中国的举动可能有助于改善其与华盛顿的关系——“这确实是美国长期以来的抱怨,如果他们能够摆脱这种局面,我认为那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至少就中国而言,(此举将)终结当前关于世贸组织主要成员之间权利与义务再平衡的辩论”,中国前高级贸易外交官卢先堃告诉路透社,“现在,轮到其他主要成员展现他们对这一体系及其改革的责任与承诺了。”

为何还坚持“发展中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虽然在 WTO 内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特地强调并未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

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诸多好处。比如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以及2015年的《巴黎协定》,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发达国家”应该照顾“发展中国家”,并允许后者暂缓执行减排措施,以及更宽松的减排义务,还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背后的逻辑是,“发达国家”在过去几百年间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所以现在应该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减排义务。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还有政治利益。中国长期将自身定义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早体现在毛泽东时代就提出的“第三世界”的理念,然后从美苏选边站,过渡到团结“亚非拉兄弟”。

而当前这一外交战略还在发展。大西洋理事会的一篇文章表示,北京通过金砖扩容、融资工具与话语输出,力图在全球南方内塑造主导性影响,用于重塑全球治理、削弱美国权力,并期待由此获取更大国际领导力与制度塑形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领导人照例称中国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台下一众非洲领导人则都笑了,认为中国过分谦虚了,中国和非洲诸国显然不是一类国家。这一幕还曾一度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中国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世贸组织并没有认定“发展中国家”的标准,但在事实上,综合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认定标准。

世界银行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某一标准就被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

该标准每年都在更新。2025年,该标准为13,935美元,而2024年中国的人均GNI(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3,66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这个水平。

但是,诸多分析师认为,按照中国上半年的增长态势,实际增速在4.5%到5%之间。综合测算,2025年中国的人均GNI将大概率超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综合性更高的划分标准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该机构综合考量健康、教育、经济及不平等维度,为全球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评估一个人类发展指数(HDI),并分为极高、高、中、低四档,只有第一档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其他三档为“发展中国家”。

依据UNDP《人类发展报告2025》(以2023年数据计算),“极高人类发展指数”(Very High HDI)国家共有74个,这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中国HDI为0.797,排名第78位,距离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只有一步之遥。

在舆论层面,分歧主要在体量vs人均的差别之上。

在美国,无论参议院还是众议院,都聚焦在中国庞大的体量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不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应该被剥夺这些优惠待遇。

在中国,从媒体到外交官,在这个问题上的论点都聚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虽快,但国内发展不平衡,人均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是否为“发达国家”不应只考虑经济,而应综合考虑社会、医疗等方面。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在公开发言中表示,中国确实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欧盟的1/4……要求一个刚发展几十年的国家同发展了几百年的国家“对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