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文章来源: 医学界 于 2025-09-26 06:25: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目前,全球已有两位猪肾移植患者术后存活超过200天,其中之一来自中国。

猪器官移植何时能在临床普及?“医学界”专访研究团队核心专家。

截至9月23日,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已在术后存活超过200天。这刷新了亚洲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最长存活纪录,也创下全球第二的存活纪录。

目前,全球最长纪录保持者是美国男子蒂姆·安德鲁斯(Tim Andrews)。在接受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后,他至今已存活8个月。

“可以说,中美都达到了异种器官移植的重要里程碑,迈过一道很关键的门槛。术后前6个月对器官移植患者来说是风险最高的时期。渡过这一时期,意味着迈过了超急性和加速急性排斥反应。”前述我国手术供体猪的提供方、成都中科奥格生物创始人潘登科教授告诉“医学界”。

国际异种移植协会前主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移植外科医生韦恩·霍桑(Wayne Hawthorne)表示,达到6个月的存活期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这标志着进展非常顺利,而达到12个月将是另一个里程碑,是一个‘奇妙的长期结果’。”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及其亲属,摄于患者家中。/图源:西京医院

移植猪肾后,最危险的半年

这台振奋人心的基因编辑猪肾的移植手术,完成于今年3月6日。

当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指导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余个科室携手,为一位69岁终末期肾病患者成功移植了猪肾。这是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异种器官移植。

据西京医院消息,目前,患者每天尿量维持在2000mL左右,血肌酐正常,依赖肾脏调节的水电解质平衡、血压、甲状旁腺功能等各项指标也都保持稳定,显示出移植猪肾的强大功能与生命力。

泌尿外科主任秦卫军介绍,术后半年内是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高发期。该例患者既往合并症较多,相比一般患者实施异种肾移植,更需精准监测与动态调整。经过全院多学科共同努力,形成特色的“西京方案”,让大家看到解决器官供体短缺难题的曙光。

“异种器官移植存活超过180天,是一个重要的喜讯。”潘登科教授告诉“医学界”,“这对患者及其家属也是提振信心的事!大家肯定希望移植后存活时间越长越好。”

180天之所以关键,或源于它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时限。

今年2月,美国FDA以创新性新药(IND)方式,批准史上首个基因编辑猪肾移植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异种器官移植摆脱了“同情使用”的个案模式,正式进入注册临床研究阶段。截至9月,美国相关IND增至2个。

中科奥格研发人员告诉“医学界”,根据FDA要求,所有受试者术后要完成约半年的随访。此后,所有受试者还要继续接受终身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猪肾功能,以及监测人畜共患病感染等情况。

“(半年)通常是患者最危险的时期。”《自然》近日发文称,存活超6个月,说明患者克服了猪肾移植的一系列难点,包括管理免疫排斥、贫血、液体平衡等。

《自然》援引学术界评述称,如果蒂姆·安德鲁斯在移植后能存活1年,就可以认为达到另一个里程碑,实现了“手术长期预后”。

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术后200天合影。/图源:西京医院

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术后200天合影。/图源:西京医院

异种器官移植的“中国路径”

不包括脑死亡患者在内,截至今年6月,全球完成9例从猪到人的异种活体移植手术,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涉及猪心、猪肾、猪肝等器官。

相较于欧美,我国在供体猪培育、术后抗排异思路等方面,展现出“中国特色”。

首当其冲的就是供体猪基因编辑数量有所不同。前述西京医院手术所使用猪肾,源于潘登科领衔团队、成功开发的六基因编辑猪。

潘登科带领团队精准敲除3个会引发超急性、急性血管性排斥的关键抗原。此外,加入三重“保护盾”基因,包括人类补体调节蛋白基因hCD46、hCD55和人类凝血调节蛋白基因hTBM,以抑制免疫攻击并防止凝血紊乱。

而美国相关手术使用的供体猪,往往编辑10至11个基因。

美国麻省总医院移植外科专家Tatsuo Kawa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手术使用的供体猪被敲除了3个关键抗原,以防止超急性免疫排斥;还编辑了7种人类基因,旨在替代与人类兼容性至关重要的关键蛋白质。

“基因编辑并非数量越多越好。从结果看,我们的六基因编辑猪就能达到较长的存活时间。”潘登科告诉“医学界”,他和团队的基因改造思路注重基因的表达效果。

他表示,过多、过度的基因编辑可能加重供体猪负担、造成功能紊乱等问题,不安全、不确定性也会随之增加。

熟悉西京医院该例手术的研发人员告诉“医学界”,我国在移植后的抗排异思路上,也与美国有所不同。

在美国,针对存活近8个月的患者蒂姆·安德鲁斯,手术团队采用基于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抑制方案。这是一种新型、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免疫抑制剂。过往的非人灵长类研究显示,采用这一免疫抑制方案才能实现异种移植的长期存活。

“我国这例(西京医院)患者没有使用CD154抗体,仍然实现超过6个月的长期存活。”前述研发人员指出,这或许说明供体猪的质量极高。

猪肾移植或将在5年内普及

综合媒体报道,9月8日前后,获批IND之一的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宣布,将在33名50岁或以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开展基因编辑猪肾临床试验。

另一家获批IND的生物技术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早前发布新闻稿表示,将于今年内启动异种肾脏移植临床试验,首批招募6名患者,若数据理想,该公司会将样本量增至50人。

针对我国何时能进展到临床试验,潘登科解释,今年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条例(草案)》,明年5月,异种移植临床研究有可能纳入该管理模式,也可能参照美国监管方式、以创新药的模式推进。

事实上,异种移植已经得到国家重点关注。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新型组织方式项目申报指南,医用级供体猪培育及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转化技术研究属于“赛马争先”项目。

“我们已经连续完成5例猪-猴肾移植,其中两例已存活超过180天,最长一例已超过320天,不断刷新亚洲纪录,这例受体猴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潘登科告诉“医学界”,这标志着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的亚临床数据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潘登科坚信,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将在5年内成为一项常规的移植手术。

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在谈及我国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时表示,在中国,约1亿多人受到慢性肾脏病困扰。当慢性肾脏病进展至尿毒症时,唯有透析和肾移植能延续患者生命。由于供体器官短缺,每年仅1万余人能等到肾源接受移植。

异种移植的出现为解决器官短缺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希望,相信随着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未来的几年中期待看到异种移植器官在人体内更长时间存活,为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生命转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丈夫发68页PPT曝光妻子与在读博士同居,大学回应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川普:10.1起向进口厨柜征关税50% 软垫30% 浴室柜…
川普签行政令: 批准TikTok续命 美方拥80%股份…
西贝老板“强制爱”:6000万聘礼,被坑惨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FBI前局长被起诉 特朗普:他是这个国家最垃圾的人
中方检出兴奋剂物质近一年后,美方FDA承认了
特斯拉又出事?华人连撞6车1死7伤 坚称车辆自动加速
马斯克跨性别女儿纽约时装周连走4场 一夜爆红
曾说“收复台湾捐5000万”的他,怎么也被封了?
默克尔自述:苏联解体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诱骗办会员 亚马逊认栽!25亿天价和解 每用户可赔…
智利总统:我不想内塔尼亚胡被杀,我想他受审判
25%,30%,50%,100%!特朗普官宣新一轮关税
美国“战争部”颁布紧急全球召集令,要有大事发生?
蔡磊深夜发文:我还有眼睛和耳朵 宁可战死 不会等死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三星家族财阀被曝“秘密选妃”!人均黑丝高跟 每周都玩
被丈夫推下悬崖6年后,她只想离婚
日本漂亮女市长与已婚男下属开房10多次 被曝光后称…
震惊视频!车祸担心赔不起 他竟从高架桥一跃而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医学界 2025-09-26 06:25:06



目前,全球已有两位猪肾移植患者术后存活超过200天,其中之一来自中国。

猪器官移植何时能在临床普及?“医学界”专访研究团队核心专家。

截至9月23日,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已在术后存活超过200天。这刷新了亚洲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最长存活纪录,也创下全球第二的存活纪录。

目前,全球最长纪录保持者是美国男子蒂姆·安德鲁斯(Tim Andrews)。在接受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后,他至今已存活8个月。

“可以说,中美都达到了异种器官移植的重要里程碑,迈过一道很关键的门槛。术后前6个月对器官移植患者来说是风险最高的时期。渡过这一时期,意味着迈过了超急性和加速急性排斥反应。”前述我国手术供体猪的提供方、成都中科奥格生物创始人潘登科教授告诉“医学界”。

国际异种移植协会前主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移植外科医生韦恩·霍桑(Wayne Hawthorne)表示,达到6个月的存活期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这标志着进展非常顺利,而达到12个月将是另一个里程碑,是一个‘奇妙的长期结果’。”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及其亲属,摄于患者家中。/图源:西京医院

移植猪肾后,最危险的半年

这台振奋人心的基因编辑猪肾的移植手术,完成于今年3月6日。

当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指导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余个科室携手,为一位69岁终末期肾病患者成功移植了猪肾。这是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异种器官移植。

据西京医院消息,目前,患者每天尿量维持在2000mL左右,血肌酐正常,依赖肾脏调节的水电解质平衡、血压、甲状旁腺功能等各项指标也都保持稳定,显示出移植猪肾的强大功能与生命力。

泌尿外科主任秦卫军介绍,术后半年内是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高发期。该例患者既往合并症较多,相比一般患者实施异种肾移植,更需精准监测与动态调整。经过全院多学科共同努力,形成特色的“西京方案”,让大家看到解决器官供体短缺难题的曙光。

“异种器官移植存活超过180天,是一个重要的喜讯。”潘登科教授告诉“医学界”,“这对患者及其家属也是提振信心的事!大家肯定希望移植后存活时间越长越好。”

180天之所以关键,或源于它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时限。

今年2月,美国FDA以创新性新药(IND)方式,批准史上首个基因编辑猪肾移植临床试验。这意味着,异种器官移植摆脱了“同情使用”的个案模式,正式进入注册临床研究阶段。截至9月,美国相关IND增至2个。

中科奥格研发人员告诉“医学界”,根据FDA要求,所有受试者术后要完成约半年的随访。此后,所有受试者还要继续接受终身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猪肾功能,以及监测人畜共患病感染等情况。

“(半年)通常是患者最危险的时期。”《自然》近日发文称,存活超6个月,说明患者克服了猪肾移植的一系列难点,包括管理免疫排斥、贫血、液体平衡等。

《自然》援引学术界评述称,如果蒂姆·安德鲁斯在移植后能存活1年,就可以认为达到另一个里程碑,实现了“手术长期预后”。

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术后200天合影。/图源:西京医院

我国首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患者术后200天合影。/图源:西京医院

异种器官移植的“中国路径”

不包括脑死亡患者在内,截至今年6月,全球完成9例从猪到人的异种活体移植手术,主要集中在中美两国,涉及猪心、猪肾、猪肝等器官。

相较于欧美,我国在供体猪培育、术后抗排异思路等方面,展现出“中国特色”。

首当其冲的就是供体猪基因编辑数量有所不同。前述西京医院手术所使用猪肾,源于潘登科领衔团队、成功开发的六基因编辑猪。

潘登科带领团队精准敲除3个会引发超急性、急性血管性排斥的关键抗原。此外,加入三重“保护盾”基因,包括人类补体调节蛋白基因hCD46、hCD55和人类凝血调节蛋白基因hTBM,以抑制免疫攻击并防止凝血紊乱。

而美国相关手术使用的供体猪,往往编辑10至11个基因。

美国麻省总医院移植外科专家Tatsuo Kawa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手术使用的供体猪被敲除了3个关键抗原,以防止超急性免疫排斥;还编辑了7种人类基因,旨在替代与人类兼容性至关重要的关键蛋白质。

“基因编辑并非数量越多越好。从结果看,我们的六基因编辑猪就能达到较长的存活时间。”潘登科告诉“医学界”,他和团队的基因改造思路注重基因的表达效果。

他表示,过多、过度的基因编辑可能加重供体猪负担、造成功能紊乱等问题,不安全、不确定性也会随之增加。

熟悉西京医院该例手术的研发人员告诉“医学界”,我国在移植后的抗排异思路上,也与美国有所不同。

在美国,针对存活近8个月的患者蒂姆·安德鲁斯,手术团队采用基于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抑制方案。这是一种新型、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免疫抑制剂。过往的非人灵长类研究显示,采用这一免疫抑制方案才能实现异种移植的长期存活。

“我国这例(西京医院)患者没有使用CD154抗体,仍然实现超过6个月的长期存活。”前述研发人员指出,这或许说明供体猪的质量极高。

猪肾移植或将在5年内普及

综合媒体报道,9月8日前后,获批IND之一的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宣布,将在33名50岁或以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开展基因编辑猪肾临床试验。

另一家获批IND的生物技术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早前发布新闻稿表示,将于今年内启动异种肾脏移植临床试验,首批招募6名患者,若数据理想,该公司会将样本量增至50人。

针对我国何时能进展到临床试验,潘登科解释,今年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条例(草案)》,明年5月,异种移植临床研究有可能纳入该管理模式,也可能参照美国监管方式、以创新药的模式推进。

事实上,异种移植已经得到国家重点关注。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新型组织方式项目申报指南,医用级供体猪培育及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转化技术研究属于“赛马争先”项目。

“我们已经连续完成5例猪-猴肾移植,其中两例已存活超过180天,最长一例已超过320天,不断刷新亚洲纪录,这例受体猴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潘登科告诉“医学界”,这标志着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的亚临床数据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潘登科坚信,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将在5年内成为一项常规的移植手术。

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在谈及我国基因编辑猪肾移植时表示,在中国,约1亿多人受到慢性肾脏病困扰。当慢性肾脏病进展至尿毒症时,唯有透析和肾移植能延续患者生命。由于供体器官短缺,每年仅1万余人能等到肾源接受移植。

异种移植的出现为解决器官短缺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希望,相信随着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未来的几年中期待看到异种移植器官在人体内更长时间存活,为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生命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