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大亨们表示,未来最有发展性的工作机会可能很可能在外太空。美联社
人工智能(AI)革命的到来,正陷年轻人于不利之地,且看来没有暂缓迹象。斯坦福大学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AI正对美国的初阶工作者,带来“显著且比重失衡的冲击”,再次引发Z世代如何在劳动市场中寻觅一席之地的担忧。
对此,财星杂志(Fortune)报导彙整亿万富翁的看法,这些人生胜利组建议年轻人拓宽视野,甚至放眼天际。因为明日最有保障且薪酬丰厚的工作,可能根本不在地球上。
奥特曼(Sam Altman):2035年的课题,将是探索太阳系
OpenAI执行长奥特曼说,他相信十年后的年轻人,可能将会抛开地球的职涯前景,而偏好更广阔的太阳系。他说:“2035年的大学生毕业生,如果他们还有去上大学的话,很有可能做著一些完全崭新、使人兴奋、待遇超棒且超级有趣的工作,为了探索太阳系的任务,出发前往太空。”
他预言,这些工作不只会让Alpha世代的毕业生拿下天文数字的薪水,他们也会“为你我感到难过,我们必须要做这种无聊透顶的老派工作,而每件事都比这更棒。”
马斯克:人类会在2028年登上火星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命运多舛,近期登上火星的火箭试射才遭延迟。然而,马斯克指望明年能推出飞往火星的无人火箭,并于2028年首度载人。他早在2013年就说过:“我想要死在火星上,但不是死于撞击”。
贝佐斯:将在有生之年看到太空旅行成为主流
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去年提到其创立的太空科技公司蓝源(Blue Origin)时说:“我觉得这会是我所涉足的事业中最棒的,但这要花一些时间”。
今年61岁的他认为,太空旅行将在自己有生之年成为主流。而蓝源的使命就是聚焦于“一个数百万人都将在太空中居住及工作的未来,并带著一项单纯的目标:为了使地球得到复原及永续”。
盖兹:坚守地球家园
但微软共同创办人比尔.盖兹,对投资太空旅行的看法,则与以上富豪相反。2021年,他在喜剧演员柯登(James Corden)的採访中说:“太空?我们在地球上要做的事还多著呢。”
他曾在2023年告诉BBC,“去火星真的太贵了”。他宁愿往自己的慈善事业砸钱,比如推动全球健康。他说:“你可以购买麻疹疫苗,并拯救生命,只要花1,000美元,就能救人一命”,“这让你脚踏实地。别去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