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沧州孟村这件事,本不应该如此“恐怖”!

沧州孟村这件事,本不应该如此“恐怖”!

文章来源: 竹不倒 于 2025-08-25 19:15:4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两天议论声非常多的新闻,一名女子在家里被杀害了,婆家的人帮忙销毁证据,又从医院搞到“心梗”的诊断结果。

总之网上的信息总结起来看就是一句话,凶手的势力在当地那个小县城里很大,所以“只手遮天”。

先说一下,目前还没遮成,舆论声音巨大,警方通报也称“刑事案件”,不是心梗,更不可能是自杀之类。

沧州孟村这件事,本不应该如此“恐怖”!

我想说的话题,可能比较偏离这起刑事案件本身。8月22日发生的凶案,在网络上沸沸扬扬被人们热议了3天,什么角度的猜测、爆料,甚至扯淡,都有。

真假信息满天飞,以至于不少对这类消息关注的人,都不知道该信谁。

这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造成的,非常重要。

而这种风声鹤唳、人言可畏之中,人们最关注的,往往和权力脱不开关系。比方说,如果是普通的家暴,丈夫把妻子杀害了。那就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呗。可一发现这个丈夫竟然颇有手段,竟然连杀人这种罪行都能找关系遮掩,甚至能弄到医院的“心梗证明”来撇清关系,大家就开始来劲了:他是不是当官的?



你可能会说:管人家是不是当官的,就事论事便可以了,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按照一个好的环境来说,是这样没错,就是论事即可,当官又无妨。

可现在事实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就是一点点权力的介入,便让问题无法就是论事。像此事中,若不是女子的娘家揪着不放,多留了个心眼,说不定一条人命,就以“心梗”的结果草草收场了——何其恐怖。

毕竟医院都出结果了,你不信,你不信还能怎么样。

一前一后,互为因果。正是大家对权力的不信任,才导致了事情发生3天,还在纠结哪条消息是真,哪条是假,小道消息是否可信,又是不是通报里故意遗漏的关键。

之前没什么媒体的声音,但在风言风语以及大量真实的“爆料”之后,当地检察院回应记者,称犯罪嫌疑人金某,确实是当地检察院的“劳务派遣人员”,一普通干警,干杂活的。



可为什么不早点主动承认这个事实呢?为什么不在金某和其家属第二天拿给女方家属一个“心梗死亡证明”时,就跑出来说这个金某在检察院工作呢。

其实这些消息在网上早就传开了,不仅是金某在检察院上班,还有家里人谁是院长,一家全在公职单位等等。

人们确实不敢全信,但是人们也不会完全的一点不信。拖着拖着的,拖掉的不是谣言的可信度,而是官方的公信力。

本来他们说金某家有人是院长,人们可能还会鄙夷的嘲讽两句,“弄到心梗证明就是院长?哪来那么多院长。”

结果你们沉默,于是当人们看到金某确实在检察院工作的消息,以及可笑的撇清干系的手法后,就会动摇:不会真有个院长在里面吧?毕竟前面的“谣言”里,已经有条被证实了。

有时候,沉默,亦是帮凶。至于狡辩,玩文字游戏,就更是自己把自己的立场往臭坑里推了。



这就是借这件事想说的,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权力寻租的空间,那么警方介入后,很快发个通报把其中细节告知家属,解释一下他们的疑惑,压根不必闹到网上连续多天舆论这种情况。

其实从通报里也能看出问题,事情发生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但上级市沧州却指定“异地办理”,移交肃宁县公安局进行侦办。

可见,凶案之外,的确出现了权力部门介入操控的情况。而这,也正是导致此事会在互联网引起很多讨论,甚至真假信息满天飞,舆论沸沸扬扬的原因。

所以,很多时候热搜、新闻里出现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情,背后催生它的东西,才是关键。而这个关键,大多数时候,又都是权力。

或者说,没有受到约束的权力。

比如之前的亮证、警察半夜上门、贪腐等等。哪一件不是“权力”导致?

可如何呢,怎么杜绝呢?

我昨天看到“第一财经”提到的一句话说得很好,“莫把有事找警察,变成有事上警察”。



同理,不要让用来“服务”的权力,变成拿来“享受”的权利。如果一些人的“权力”无法成为他们“走方便之门”的专利,那么这类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当然,这很难。从我们看到沧州市指定“异地侦办此案”就能看出。

如果真正意识到问题,我觉得不仅仅只是异地侦办这起案件,该办侦办的,还包括那个“本地”的派出所。

你都明知道它有问题了,通融、不秉公执法、牵扯不清。却又好像没问题一样的忽视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恋童癖被判死刑"处决前自杀",美检察官:帮纳税人省钱
主人遗忘一年未投喂!鳄龟瘦成骷髅 画面曝光
李在明坦承亲中!强调「无法断绝关系」,韩网怒
倒下的巨人:恒大“坑”惨了哪些好友
马克龙的反击:硬刚美、以、意三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非法移民印裔卡车司机在美酿3死 220万人请愿求情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华人妈带娃插队 喊“没有中国就没有你们国家”引争议
外交事务:中国模式 并不是美国议员说的“只会偷”
川普派兵涉种族歧视?遭痛批“专挑非裔市长下手”
川普暗示:未来几天或将美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
乌中立换安全?俄外长再抛条件,轰欧洲领袖:根本不想要和平
关税战总体检:尘埃落定,川普大获全胜
鲁迅的烦恼:最近吃饱了撑的人太多了
川普让“美国变得像中国”?为什么说无法做到
苹果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 却跳槽并拷走机密文件!
纽约时报:中共如何影响纽约的各级选举
万斯称俄罗斯已做出重大让步,拉夫罗夫:仍有分歧
加拿大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可能性
走私芬太尼原料?中企女高管在美国获刑15年
「领土交换」恐卡关!乌俄和谈4大争议条件一次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沧州孟村这件事,本不应该如此“恐怖”!

竹不倒 2025-08-25 19:15:43

近两天议论声非常多的新闻,一名女子在家里被杀害了,婆家的人帮忙销毁证据,又从医院搞到“心梗”的诊断结果。

总之网上的信息总结起来看就是一句话,凶手的势力在当地那个小县城里很大,所以“只手遮天”。

先说一下,目前还没遮成,舆论声音巨大,警方通报也称“刑事案件”,不是心梗,更不可能是自杀之类。

沧州孟村这件事,本不应该如此“恐怖”!

我想说的话题,可能比较偏离这起刑事案件本身。8月22日发生的凶案,在网络上沸沸扬扬被人们热议了3天,什么角度的猜测、爆料,甚至扯淡,都有。

真假信息满天飞,以至于不少对这类消息关注的人,都不知道该信谁。

这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造成的,非常重要。

而这种风声鹤唳、人言可畏之中,人们最关注的,往往和权力脱不开关系。比方说,如果是普通的家暴,丈夫把妻子杀害了。那就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呗。可一发现这个丈夫竟然颇有手段,竟然连杀人这种罪行都能找关系遮掩,甚至能弄到医院的“心梗证明”来撇清关系,大家就开始来劲了:他是不是当官的?



你可能会说:管人家是不是当官的,就事论事便可以了,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按照一个好的环境来说,是这样没错,就是论事即可,当官又无妨。

可现在事实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就是一点点权力的介入,便让问题无法就是论事。像此事中,若不是女子的娘家揪着不放,多留了个心眼,说不定一条人命,就以“心梗”的结果草草收场了——何其恐怖。

毕竟医院都出结果了,你不信,你不信还能怎么样。

一前一后,互为因果。正是大家对权力的不信任,才导致了事情发生3天,还在纠结哪条消息是真,哪条是假,小道消息是否可信,又是不是通报里故意遗漏的关键。

之前没什么媒体的声音,但在风言风语以及大量真实的“爆料”之后,当地检察院回应记者,称犯罪嫌疑人金某,确实是当地检察院的“劳务派遣人员”,一普通干警,干杂活的。



可为什么不早点主动承认这个事实呢?为什么不在金某和其家属第二天拿给女方家属一个“心梗死亡证明”时,就跑出来说这个金某在检察院工作呢。

其实这些消息在网上早就传开了,不仅是金某在检察院上班,还有家里人谁是院长,一家全在公职单位等等。

人们确实不敢全信,但是人们也不会完全的一点不信。拖着拖着的,拖掉的不是谣言的可信度,而是官方的公信力。

本来他们说金某家有人是院长,人们可能还会鄙夷的嘲讽两句,“弄到心梗证明就是院长?哪来那么多院长。”

结果你们沉默,于是当人们看到金某确实在检察院工作的消息,以及可笑的撇清干系的手法后,就会动摇:不会真有个院长在里面吧?毕竟前面的“谣言”里,已经有条被证实了。

有时候,沉默,亦是帮凶。至于狡辩,玩文字游戏,就更是自己把自己的立场往臭坑里推了。



这就是借这件事想说的,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权力寻租的空间,那么警方介入后,很快发个通报把其中细节告知家属,解释一下他们的疑惑,压根不必闹到网上连续多天舆论这种情况。

其实从通报里也能看出问题,事情发生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但上级市沧州却指定“异地办理”,移交肃宁县公安局进行侦办。

可见,凶案之外,的确出现了权力部门介入操控的情况。而这,也正是导致此事会在互联网引起很多讨论,甚至真假信息满天飞,舆论沸沸扬扬的原因。

所以,很多时候热搜、新闻里出现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情,背后催生它的东西,才是关键。而这个关键,大多数时候,又都是权力。

或者说,没有受到约束的权力。

比如之前的亮证、警察半夜上门、贪腐等等。哪一件不是“权力”导致?

可如何呢,怎么杜绝呢?

我昨天看到“第一财经”提到的一句话说得很好,“莫把有事找警察,变成有事上警察”。



同理,不要让用来“服务”的权力,变成拿来“享受”的权利。如果一些人的“权力”无法成为他们“走方便之门”的专利,那么这类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当然,这很难。从我们看到沧州市指定“异地侦办此案”就能看出。

如果真正意识到问题,我觉得不仅仅只是异地侦办这起案件,该办侦办的,还包括那个“本地”的派出所。

你都明知道它有问题了,通融、不秉公执法、牵扯不清。却又好像没问题一样的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