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军官向顿涅茨克州巴赫姆特的俄军阵地发射火箭弹。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超过3年,却仍看不到终点。美媒分析,美国总统川普、俄罗斯总统普丁15日在阿拉斯加会谈后,战事走向更趋明朗。由于俄军难以全面占领乌克兰,乌军也无力完全收复失地,这场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可能只剩两条路可以选择。

根据美媒《华尔街日报》,普丁会后表示,解决乌克兰问题必须「首先消除危机根源」,指的就是禁止北约东扩、要求基辅停止亲西方路线。他的终极目标始终没有改变,仍是重掌莫斯科当局对于乌克兰的政治影响力,并重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华尔街日报》指出,乌克兰高层已逐渐接受现实,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也表态,愿意在「先停火、冻结前线」后再进行领土谈判。基辅与欧洲各国虽强调,尽管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俄军占领,但恐怕不得不接受失土。理想状况是限制俄罗斯只控制现有约20%土地,避免进一步失地,并靠欧美军援与安全保证确保剩余8成国土安全。
英、法甚至考虑派兵驻防,美国是否参与仍未定。这样的局面将类似韩战后南北韩分治,由盟军保障乌克兰。
对普丁而言,若只握有20%残破领土,还得眼睁睁看着西方军队驻守其口中的「兄弟民族」,恐怕难以接受。德国智库经济学家克鲁格(Janis Kluge)直言,莫斯科的盘算是「虽然战争难以持续,但乌克兰更难撑下去」。
另一种更危险的可能,是乌克兰不仅失去东南大片领土,残余国土也无力抵挡俄罗斯再次进攻,最终在内政外交全面向莫斯科低头,沦为附庸国,实际丧失主权。普丁若要达到这一步,仍须依靠战场压力,透过持久战与消耗战,逐步耗尽乌军兵力与意志。
目前乌军兵源不足、战力疲惫,但凭藉无人机在防御方面带来的优势,仍展现出强大韧性,使俄军难以快速取胜。专家警告,若基辅当局无法解决兵源不足与指挥问题,长期下来虽不会立刻溃败,却仍会被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