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的崛起撼动了美国在人工智慧领域的霸主地位。在此之前,中国被认为已落后于美国。如今,中国似乎一跃成为领跑者。
今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上任仅一周,中国一款名为DeepSeek(深度探索)的新款人工智慧(人工智能,AI)应用程式便震撼了矽谷。
一夜之间,DeepSeek-R1升至美国苹果应用程式商店免费应用的榜首。
这个中国公司当时宣称,其新型聊天机器人足以与ChatGPT匹敌,且开发成本仅相当于后者的一小部分。
这些声明,连同该应用程式的突发热潮,重创了美商晶片巨头辉达(Nvidia,英伟达),使其市值在单日蒸发6000亿美元(约4460亿英镑),相当于17%的跌幅,创下美国股市单一股票史上最大单日损失。
此外,其他几家与人工智慧相关的科技公司股票也受到波及,陷入下跌漩涡。
DeepSeek的崛起亦动摇了美国在人工智慧领域的霸主地位。在此之前,中国被认为已落后于美国。如今,中国似乎一跃成为领跑者。
彼时,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将DeepSeek-R1的问世形容为“AI的史普尼克时刻”,呼应半世纪前苏联发射史普尼克卫星,点燃美苏太空竞赛的历史。
DeepSeek仍是热点
DeepSeek震惊全球至今已六个月。
如今,这款突破性应用已淡出头条,不再是旧金山酒吧热议的话题,但DeepSeek并未消失。
DeepSeek挑战了美国科技领袖,如ChatGPT制造商OpenAI执行长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所推崇的某些AI核心假设。
“我们曾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越大越好,”AI晶片新创公司d-Matrix执行长席德·谢斯(Sid Sheth)说。现在,矽谷人开始认为或许极尽所能地堆叠数据中心、伺服器、晶片与电力,并非未来之道。
谢斯向BBC说,尽管DeepSeek当时看似无法使用最尖端的技术,但它却展示了“透过更聪明的工程设计,确实能打造出强大的模型”。
DeepSeek的热潮在今年一月末的那个周末席卷而来,当时美国企业IT人员未能阻止员工涌向该应用。到了隔周一,当这些公司意识到问题时,才开始匆忙禁止员工使用DeepSeek,担忧用户数据可能被传送到DeepSeek总部所在的中国。
虽然确切数字无从得知,但许多美国人至今仍在使用DeepSeek。
部分矽谷新创公司选择继续使用DeepSeek,舍弃美国公司更昂贵的AI模型,以降低成本。譬如,一位投资者告诉我,对资金短缺的公司而言,持续使用DeepSeek省下的资金,正用于满足关键需求,如增加人力。
然而,他们也格外谨慎。
在线上论坛中,用户分享如何在自家设备上运行DeepSeek-R1,而不使用DeepSeek在中国的伺服器,认为此举能保护数据免于被暗中传输。
“这是使用该模型的好方法,无需担心数据被传送到中国。”Mill Pond Research执行长克里斯托弗·凯恩(Christopher Caen)告诉BBC。

在中国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发布后,美国科技股遭遇抛售,日本半导体相关公司股价则延续了一月底的跌势。
美中AI竞争
专家也表示,DeepSeek的问世标志着美中AI竞争的转折点。
位于柏林的独立智库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师温蒂·张(Wendy Chang,音译)告诉BBC说:“在之前,中国在大规模语言模型领域被视为追赶者,虽然拥有具竞争力的模型,但总是落后西方顶尖之作,”
大型语言模型(LLM)是一种经训练后能预测句子或词组中下一个词的推理系统。
DeepSeek宣布以相较美国对手的极少计算资源与成本,达成领先模型,这颠覆了世人的认知。
OpenAI在2024年单年投入50亿美元。
相较之下,DeepSeek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仅以560万美元开发出DeepSeek-R1,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OpenAI的o1模型。温蒂·张向记者解释:“DeepSeek向世界揭示了中国AI景观的竞争力,。
此外,美国AI开发者已从这一转变中获利。
特朗普政府及美国主要科技公司宣扬的AI相关协议与公告,常被框定为维持领先中国的关键。
特朗普的AI主管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在上个月公布AI行动计划时指出,这项技术将对经济与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持续主导AI领域至关重要。”萨克斯表示。
不过,DeepSeek从未平息外界对其中国背景的安全疑虑。
路透社六月首度报导,美国政府正评估该公司与北京的连结。一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回覆BBC称他们理解“DeepSeek已自愿提供,并可能继续提供,对中国军事与情报行动的支持”。
DeepSeek未回应BBC的置评请求,但该公司的隐私政策声明,其伺服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您存取我们的服务时,您的个人资料可能被处理并储存于我们位于中国的伺服器,”该政策写道。
“这可能是您直接提供给我们的个人资料,或由我们或第三方进行的转移。”它的声明说。

专家称DeepSeek-R2据报已延迟上市,其中一个原因是高端晶片的短缺。
另辟途径?
本周稍早,OpenAI发布一对AI模型,再度引发对DeepSeek的讨论。
这些是这家美国AI巨头五年来首度发布的免费开放版本——可下载并修改——公布时机正好在ChatGPT开启消费AI时代之前。
“从DeepSeek可直接连接到OpenAI本周的公告。”d-Matrix的谢斯向BBC解释。
谢斯还分析称:“DeepSeek证明了更小、更高效的模型仍能提供出色性能,这改变了产业思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一思维的下一波浪潮:转向适度规模的模型,更快、更廉价,并适合大规模部署。”
但对其他人而言,美国AI主要业者仍遵循旧有途径。
在发布免费模型仅数日后,OpenAI揭晓GPT-5。在此之前,该公司大幅提升其计算容量与AI基础设施。
随着美国科技公司争相网罗顶尖AI人才,一连串关于AI所需新数据中心集群的公告纷至沓来。
譬如,Meta执行长扎克伯格投入数十亿美元以实现其AI雄心,并试图以亿元薪酬从竞争对手挖角员工。
科技巨头的命运,似乎比以往更紧密系于其对AI的投资承诺,正如过去科技业财报季一连串爆发性业绩所证。
与此同时,DeepSeek问世后股价暴跌的辉达,已强势反弹并触及新高,使其成为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最初的叙事已证明有些误导。”Mill Pond Research的凯恩表示。
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未来:AI将明显依赖更多数据中心、更多晶片,以及更多电力。
换言之,DeepSeek对现状的撼动并未持久。
话说回来,DeepSeek现在的状况又是如何呢?对此,澳洲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张越(Marina Zhang)认为DeepSeek如今面临维持势头的挑战。
她向BBC指出,这部分归因于营运挫折,也源于来自美国与中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张越还注意到,该公司的下一代产品DeepSeek-R2据报已延迟上市。
其中一个原因是高端晶片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