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无儿无女的于月仙:去世不到两年,张学松的生活让人感动

无儿无女的于月仙:去世不到两年,张学松的生活让人感动

文章来源: 剧达通 于 2025-07-13 23:56: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张学松在2025年初又去了趟墓地。墓碑照片上,于月仙的笑容还是那么熟悉,仿佛下一秒就能听见她亮堂堂地喊一声“学松”。

就在他默默凝望时,两只不知打哪儿钻出来的流浪猫,竟一左一右,极其自然地挨着墓碑蜷缩下来,尾巴尖儿还悠闲地晃着。

无儿无女的于月仙:去世不到两年,张学松的生活让人感动

张学松愣了愣,他摸出手机,拍下这安静的一幕,手指在屏幕上敲着字:“看,有人陪着呢。别担心,我也在呢。”

他把照片发到网上,没一会儿,评论区就挤满了被戳中泪点的网友。



时间倒回1992年,赤峰那个小小的职业中专讲台上。于月仙捏着粉笔,给底下半大不小的孩子们讲着课。

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大半都填进了弟弟于英杰的学费里。家里观念老派,父亲总觉得姑娘家跳舞唱歌是“不务正业”,远不如当个老师稳妥实在。



她听话考了师范,当了老师,可心里头那点小火苗,烧得她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演戏。

中戏的日子,对来自小地方的于月仙来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专业训练的强度远超想象,压腿、开嗓、解放天性……哪一样都够喝一壶的。



在中戏,她是班长,张学松是副班长。起初谁也看不上谁——她嫌他长得不够“演员脸”,他嫌她管事儿太强势,跟个“小辣椒”似的。

后来,一次深夜排练苦情戏,于月仙演一个丢了孩子的妈,投入得像是真从自己身上剜下块肉。

张学松负责调度,忙前忙后。偌大的排练厅,最后就剩下他们俩。



她累得瘫坐在地上,嗓子冒烟。他默默递过去一杯温水,又小声说了句:“刚才你转身那个踉跄,再慢半拍,情绪可能更揪心。”

灯影昏黄,那杯水,那句话,像根小羽毛,轻轻扫过心尖,把先前那点看不顺眼全扫没了。



1996年,俩人恋爱了,可随即毕业后,现实立马给了个下马威。

于月仙进了天津人艺,张学松则去了另一个城市打拼。

异地恋的苦,尝得透透的。她常常是演完晚场,扒拉两口夜宵就冲去火车站,坐大半夜的硬座,只为天亮时能赶到他那儿,一起吃顿热乎早饭。



他呢,数九寒天里,揣着保温桶,里面装着她爱吃的饺子,一路火车咣当咣当送到天津,看着她吃完,再咣当咣当坐回去。

那时候的爱情,真是用脚底板丈量出来的。



2002年,这对“铁路情侣”修成正果,在北京安了个小窝。说是“窝”,一点不夸张——租来的房子,撑死了十来个平方,墙皮剥落,角落里还泛着可疑的霉斑。

日子紧巴,得精打细算。于月仙成了菜市场的“砍价能手”,尤其擅长在卖鱼的摊子前“守株待兔”,专等哪条鱼快翻白眼了,立刻上前“抄底”。



张学松就在旁边乐呵呵地看,时不时还“指点”:“别急,再等等,那条腮帮子还在动呢,肯定快撑不住了!”

此外,压在他们小家庭肩上的,还有弟弟于英杰沉甸甸的病。

弟弟从小就脊柱侧弯,到18岁,脊柱扭曲得几乎弯成了个圈,内脏被严重压迫,命悬一线。



小两口没二话,拿出攒了好久的、原本想用来改善生活的钱,又厚着脸皮四处借债,带着弟弟天南地北地寻医问药。

为了这笔钱,于月仙硬着头皮接了个自己极其厌恶的反派角色。



手术室外漫长的等待,每一秒都是煎熬。当医生终于出来说“手术很成功”时,三个人抱头痛哭——那眼泪,是咸的,更是滚烫的。

从此之后,踏入演艺圈,挣钱的种子在于月仙心中越扎越深。



可演艺圈的路,从来不是坦途,于月仙去试过《水浒传》里潘金莲的角色,精心准备却落选。张学松也不说啥安慰的漂亮话,默默钻进厨房,给她煮了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两人合作过《男婚女嫁》、《贵妇还乡》,可惜都像小石子扔进大海,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溅起来。



后来,于月仙通过表姐马丽娟(赵本山妻子)牵线,鼓起勇气找到姐夫赵本山,想在他的《刘老根》里谋个角色。

结果赵本山一句话就把她打发了:“不行,你这气质太洋气,跟我戏里的农村妇女不搭界!”

于月仙那股倔劲儿又上来了。她不争辩,转头就请赵本山去看她演的话剧。



舞台上,她把自己彻底“糟蹋”成一个蓬头垢面、步履蹒跚的老乞丐,眼神里的绝望和麻木直击人心。

赵本山在台下看得忘了抽烟,散场后一拍大腿:“就她了!这‘谢大脚’,非你莫属!”



2006年,《乡村爱情》横空出世,“谢大脚”这个风风火火、刀子嘴豆腐心的农村超市老板娘,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为了更贴近角色,于月仙愣是把自己吃胖了十多斤,皮肤也故意晒得粗糙黝黑。

2011年,她捧回了华鼎奖乡村题材最佳女演员的奖杯,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



张学松也转向了导演之路,拍了《男人四十要出嫁》等剧。有意思的是,他导戏总爱“夹带私货”,十有八九会“内定”自家媳妇当女主角。

片场里,一个导一个演,默契得像一个人。

日子在忙碌中流淌。没孩子,成了外人眼里的一份缺憾。



早些年是真穷,于月仙说过大实话:“那会儿我俩自个儿都吃了上顿愁下顿,哪敢想孩子的事?能把弟弟照顾好,把日子过下去就不错了。”

后来经济宽裕了,年纪也上去了,身体条件不允许。



张学松对此看得很开:“弟弟英杰就是我们最亲的孩子。”他们把满腔的爱意,都倾注在家人和共同的事业上。

谁也想不到,意外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2021年8月9日凌晨三点多,内蒙古阿拉善。结束了一天拍摄的于月仙,坐上了返回住处的小客车。

车子行驶在空旷漆黑的228省道上,司机可能有些疲惫,也可能对路况过于自信(该路段夜间行车风险高,尤其需警惕野生动物穿行,当地曾多次发布安全提醒)。



突然,两只骆驼毫无征兆地从黑暗中闯入车道!司机猛打方向盘,但距离太近,根本避无可避。

伴随着刺耳的撞击声和翻滚声,车子狠狠撞上骆驼,又失控冲下路基,撞上一个土丘。



车头瞬间面目全非。坐在后排的于月仙遭受重创,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0岁。

噩耗传到北京时,张学松连夜赶到内蒙古,一路浑浑噩噩。医院里,他沉默地走到妻子身边,紧紧攥住她已经冰冷的手,喉咙里像堵了块石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8月13日,甘肃金昌的告别仪式上,他强撑着精神,向每一位前来悼念的朋友致谢。

可当载着妻子遗体的灵车缓缓启动,驶离视线的那一刻,这个一直挺直腰杆的男人,终于像被抽掉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失声痛哭。

8月26日,他亲手将于月仙安葬在北京,选了一个绿树环绕、格外清幽的地方。

他知道,她喜欢安静。



于月仙的骤然离世,让整个演艺圈和无数喜爱她的观众陷入巨大的震惊与悲痛。赵本山听闻噩耗,悲痛万分,亲自前往吊唁。

2025年初那次扫墓,他看到依偎在墓碑旁取暖的流浪猫,拍下照片发上网说的那句“你不孤单,我一直在”,让无数网友瞬间破防。

这份沉默而长情的守候,比任何轰轰烈烈的誓言都更直抵人心。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约炮外国电竞手曝不雅片 中国女生遭退学 挨批有损国格
美国特勤局老爸教女儿安全守则 “绝不做的5件事”
“南京红姐”红到日本!玉照惊呆网民 网友总结保命三要素
Meta离职大牛怒揭黑幕:内斗 抢功 末位裁员 全是毒瘤
北京:“铁皮装坦克”深夜开上街头引墙内外热议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中国女数学家英语演说 意外成“小粉红”攻击目标
美6月关税年增3倍! 联邦收入由亏转盈270亿美元
吴瑛教授儿女起诉:NIH和西北大学联手迫害她自杀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生理盐水替代疫苗 医生被誉“美国英雄” 司法部撤指控
如想取得美国签证 国务院:社媒帐号必须“公开”
时隔1年!川普遇刺案官方报告出炉 多项惊人内幕曝光
全美关注!总统有无权剥夺在美国出生公民的国籍?
爱泼斯坦案致MAGA分裂?川普吁团结 马斯克再发难
突袭大麻农场掀争议:孩子摘草莓?与儿童性侵犯同住?
川普开呛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乌爱国者飞弹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当一个女生被安上“有损国格”的罪名
美国:8中国留学生诈骗老人逾千万 最高20年刑期
纽时观点:川普内阁—长得好看的笨蛋依然是笨蛋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无儿无女的于月仙:去世不到两年,张学松的生活让人感动

剧达通 2025-07-13 23:56:40

张学松在2025年初又去了趟墓地。墓碑照片上,于月仙的笑容还是那么熟悉,仿佛下一秒就能听见她亮堂堂地喊一声“学松”。

就在他默默凝望时,两只不知打哪儿钻出来的流浪猫,竟一左一右,极其自然地挨着墓碑蜷缩下来,尾巴尖儿还悠闲地晃着。

无儿无女的于月仙:去世不到两年,张学松的生活让人感动

张学松愣了愣,他摸出手机,拍下这安静的一幕,手指在屏幕上敲着字:“看,有人陪着呢。别担心,我也在呢。”

他把照片发到网上,没一会儿,评论区就挤满了被戳中泪点的网友。



时间倒回1992年,赤峰那个小小的职业中专讲台上。于月仙捏着粉笔,给底下半大不小的孩子们讲着课。

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大半都填进了弟弟于英杰的学费里。家里观念老派,父亲总觉得姑娘家跳舞唱歌是“不务正业”,远不如当个老师稳妥实在。



她听话考了师范,当了老师,可心里头那点小火苗,烧得她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演戏。

中戏的日子,对来自小地方的于月仙来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专业训练的强度远超想象,压腿、开嗓、解放天性……哪一样都够喝一壶的。



在中戏,她是班长,张学松是副班长。起初谁也看不上谁——她嫌他长得不够“演员脸”,他嫌她管事儿太强势,跟个“小辣椒”似的。

后来,一次深夜排练苦情戏,于月仙演一个丢了孩子的妈,投入得像是真从自己身上剜下块肉。

张学松负责调度,忙前忙后。偌大的排练厅,最后就剩下他们俩。



她累得瘫坐在地上,嗓子冒烟。他默默递过去一杯温水,又小声说了句:“刚才你转身那个踉跄,再慢半拍,情绪可能更揪心。”

灯影昏黄,那杯水,那句话,像根小羽毛,轻轻扫过心尖,把先前那点看不顺眼全扫没了。



1996年,俩人恋爱了,可随即毕业后,现实立马给了个下马威。

于月仙进了天津人艺,张学松则去了另一个城市打拼。

异地恋的苦,尝得透透的。她常常是演完晚场,扒拉两口夜宵就冲去火车站,坐大半夜的硬座,只为天亮时能赶到他那儿,一起吃顿热乎早饭。



他呢,数九寒天里,揣着保温桶,里面装着她爱吃的饺子,一路火车咣当咣当送到天津,看着她吃完,再咣当咣当坐回去。

那时候的爱情,真是用脚底板丈量出来的。



2002年,这对“铁路情侣”修成正果,在北京安了个小窝。说是“窝”,一点不夸张——租来的房子,撑死了十来个平方,墙皮剥落,角落里还泛着可疑的霉斑。

日子紧巴,得精打细算。于月仙成了菜市场的“砍价能手”,尤其擅长在卖鱼的摊子前“守株待兔”,专等哪条鱼快翻白眼了,立刻上前“抄底”。



张学松就在旁边乐呵呵地看,时不时还“指点”:“别急,再等等,那条腮帮子还在动呢,肯定快撑不住了!”

此外,压在他们小家庭肩上的,还有弟弟于英杰沉甸甸的病。

弟弟从小就脊柱侧弯,到18岁,脊柱扭曲得几乎弯成了个圈,内脏被严重压迫,命悬一线。



小两口没二话,拿出攒了好久的、原本想用来改善生活的钱,又厚着脸皮四处借债,带着弟弟天南地北地寻医问药。

为了这笔钱,于月仙硬着头皮接了个自己极其厌恶的反派角色。



手术室外漫长的等待,每一秒都是煎熬。当医生终于出来说“手术很成功”时,三个人抱头痛哭——那眼泪,是咸的,更是滚烫的。

从此之后,踏入演艺圈,挣钱的种子在于月仙心中越扎越深。



可演艺圈的路,从来不是坦途,于月仙去试过《水浒传》里潘金莲的角色,精心准备却落选。张学松也不说啥安慰的漂亮话,默默钻进厨房,给她煮了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两人合作过《男婚女嫁》、《贵妇还乡》,可惜都像小石子扔进大海,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没溅起来。



后来,于月仙通过表姐马丽娟(赵本山妻子)牵线,鼓起勇气找到姐夫赵本山,想在他的《刘老根》里谋个角色。

结果赵本山一句话就把她打发了:“不行,你这气质太洋气,跟我戏里的农村妇女不搭界!”

于月仙那股倔劲儿又上来了。她不争辩,转头就请赵本山去看她演的话剧。



舞台上,她把自己彻底“糟蹋”成一个蓬头垢面、步履蹒跚的老乞丐,眼神里的绝望和麻木直击人心。

赵本山在台下看得忘了抽烟,散场后一拍大腿:“就她了!这‘谢大脚’,非你莫属!”



2006年,《乡村爱情》横空出世,“谢大脚”这个风风火火、刀子嘴豆腐心的农村超市老板娘,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为了更贴近角色,于月仙愣是把自己吃胖了十多斤,皮肤也故意晒得粗糙黝黑。

2011年,她捧回了华鼎奖乡村题材最佳女演员的奖杯,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



张学松也转向了导演之路,拍了《男人四十要出嫁》等剧。有意思的是,他导戏总爱“夹带私货”,十有八九会“内定”自家媳妇当女主角。

片场里,一个导一个演,默契得像一个人。

日子在忙碌中流淌。没孩子,成了外人眼里的一份缺憾。



早些年是真穷,于月仙说过大实话:“那会儿我俩自个儿都吃了上顿愁下顿,哪敢想孩子的事?能把弟弟照顾好,把日子过下去就不错了。”

后来经济宽裕了,年纪也上去了,身体条件不允许。



张学松对此看得很开:“弟弟英杰就是我们最亲的孩子。”他们把满腔的爱意,都倾注在家人和共同的事业上。

谁也想不到,意外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2021年8月9日凌晨三点多,内蒙古阿拉善。结束了一天拍摄的于月仙,坐上了返回住处的小客车。

车子行驶在空旷漆黑的228省道上,司机可能有些疲惫,也可能对路况过于自信(该路段夜间行车风险高,尤其需警惕野生动物穿行,当地曾多次发布安全提醒)。



突然,两只骆驼毫无征兆地从黑暗中闯入车道!司机猛打方向盘,但距离太近,根本避无可避。

伴随着刺耳的撞击声和翻滚声,车子狠狠撞上骆驼,又失控冲下路基,撞上一个土丘。



车头瞬间面目全非。坐在后排的于月仙遭受重创,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0岁。

噩耗传到北京时,张学松连夜赶到内蒙古,一路浑浑噩噩。医院里,他沉默地走到妻子身边,紧紧攥住她已经冰冷的手,喉咙里像堵了块石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8月13日,甘肃金昌的告别仪式上,他强撑着精神,向每一位前来悼念的朋友致谢。

可当载着妻子遗体的灵车缓缓启动,驶离视线的那一刻,这个一直挺直腰杆的男人,终于像被抽掉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失声痛哭。

8月26日,他亲手将于月仙安葬在北京,选了一个绿树环绕、格外清幽的地方。

他知道,她喜欢安静。



于月仙的骤然离世,让整个演艺圈和无数喜爱她的观众陷入巨大的震惊与悲痛。赵本山听闻噩耗,悲痛万分,亲自前往吊唁。

2025年初那次扫墓,他看到依偎在墓碑旁取暖的流浪猫,拍下照片发上网说的那句“你不孤单,我一直在”,让无数网友瞬间破防。

这份沉默而长情的守候,比任何轰轰烈烈的誓言都更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