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头上的安全码,是上海人心里的新PTSD
文章来源: 星之继承者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上海的天,是晴的,
但外卖小哥手机上的码,是红的。
对,你没看错。
红码绿码又回来了。
不是防疫码,是“交通安全码”。
但它一出来,整座城市的心头都像被闪回了一样:
“这是又一场行为治理实验?”
这一次,被试验的对象不再是全体市民,
是那个穿着蓝色工服、骑着电动车、逆风赶单的外卖小哥。
不是交通安全,是数据奴役。
2025年6月,上海交警和平台联手上线了所谓“交通安全码”。
每个外卖员绑定个人二维码,
系统实时记录你有没有闯红灯、有没有逆行、有没有压线、有没有超速、有没有打电话、有没有戴头盔。
然后系统打分,分数一低,你就可能——
被限制派单、降低排名、甚至被平台下架。
高分则可以“奖励”你继续卷死自己,比如接单优先、奖金鼓励。
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学”?
是不是很“合理”?
是不是很“合理得让人背脊发凉”?
每一次“红码”背后,都是一个低头奔跑却无法解释的灵魂
你说他为什么闯红灯?
他敢等吗?
他背后是:
一个计时开始就不能停的系统,
一份“超时就投诉,投诉就罚款”的规则,
一句“帮我放门口谢谢”的指令背后,是零余地的生存缝隙。
结果平台一边逼着他们快,一边说他们不守规矩。
现在倒好,你违规?我给你打红码。
你不违规?我奖励你更多单让你更容易违规。
这不是安全管理,
这是数据化困兽。
红码绿码还没从记忆里清干净,上海人又被拉回那场系统审判
上海人听到“红码绿码”这几个字,心里都震了一下。
我们太熟悉了。
从2020年起,每个人都活在颜色底下:
红黄绿,管的是去向、行踪、接触史、甚至是你值不值得吃一顿饭。
现在好了——
颜色不查病毒了,颜色开始查人性。
你把底层打工人打造成“风险人群”,再用算法开除他们的人权。
外卖小哥不是不守规则,
他们是不被允许有规则。
你说他闯红灯,可你逼他10分钟内送达三公里五单。
你说他逆行,可你不给他合法可行的路线规划。
你说他不戴头盔,可你取消他为戴头盔晚30秒的申辩机会。
他不是不想慢下来,
是这个系统不给他停下来喘口气的权利。
但现在,连被冤枉一次,都能让他红码、掉分、被封。
没有听证、没有对话、没有复议——
有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二维码,决定他今天吃不吃得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