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印防长借上合会议首次访华 印媒高度关注 新转机?

印防长借上合会议首次访华 印媒高度关注 新转机?

文章来源: 查尔菲的笔记 于 2025-07-01 06:56: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谁能想到,印巴冲突的失利,最终还是将莫迪逼到了摊牌的临界点。



这一次,印度防长辛格带着罕见的“低姿态”,亲赴中国青岛。

莫迪政府希望“彻底解决中印之间63年的边境矛盾”,那对于咱们来说,解决中印边境矛盾的时机成熟了吗?

印防长借上合会议首次访华 印媒高度关注 新转机?

印度从“制华棋子”到“外交弃子”

今年5月上旬,印巴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双方战机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展开空中混战。

在这场空战中,印度空军遭遇了惨痛失败。

印度空军的“王牌”阵风战机,在与巴基斯坦的歼-10CE交锋中折戟沉沙,甚至被击落。



据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言人确认,巴方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机。

当时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还声称,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战机之一”,将使印度空军“更加强大,以遏制任何威胁”,如今却惨遭打脸。



不过,这场空战的失利,不仅仅是几架战机被击落这么简单,它彻底击碎了西方对印军“印太制衡者”的幻想。

印度空军装备来源多样,这导致其在通信协议、情报共享和战术协同上存在天然壁垒。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通过数据链连接歼-10CE、ZDK-03预警机、红旗-9防空系统等装备构成了作战网络,实现了快速响应,极大压缩了猎杀时刻。



克什米尔空战失利后,印度失去了高空制空权优势。

有分析指出,印度在克什米尔已局部失去200公里范围的制空权。

西方战略界也直言:“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何谈牵制中国?”



在军事失利的同时,印度在外交上也遭遇了重大挫折。

今年的G7峰会,印度总理莫迪硬着头皮出席,本想炫耀一番“印巴战功”,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莫迪在G7峰会上几乎被欧美领导人集体无视,特朗普更是直接拒绝与他对话。

印度代表团在峰会上沦为“背景板”,无领导人会谈、合影边缘化、媒体零报道。

印度国内媒体对此痛批,称这是一场“外交自杀”。



曾经,西方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印度也一直自诩为“南亚霸主”,在“印太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如今,西方对印度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



除了外交和军事困境,印度的经济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美国对印汽车零部件加征35%惩罚性关税,这一举措让印度车企出口成本飙升34%。

印度汽车产业原本就面临着技术升级、市场竞争等诸多压力,美国的高额关税更是让其海外市场份额锐减。



在电子产业方面,印度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关税的提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许多企业甚至面临着停产的危机。

印度谈判代表前往华盛顿进行艰苦谈判,却苦等3天无人接见,这无疑是对印度的又一次羞辱。



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GDP环比萎缩0.2%,创下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最差纪录。

更为严峻的是,青年失业率突破12%,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印度制造2025”计划本是莫迪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然而由于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恶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计划如今已濒临流产。

在经济、军事、外交的多重压力下,印度不得不寻求改变,而中国成为了其关注的焦点...



三大生死诉求逼印度低头

印度防长辛格开启了访华之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辛格选择乘坐民航抵达青岛,随行人员中还特别带上了经贸官员,这一系列细节都表明印度渴望缓和与中国关系。

在与中国防长董军的会面中,辛格三次提及“邻居”一词,态度明显软化。



当董军提出“管控边境”的建议时,辛格当场点头表示认可,这一积极回应打破了中印边境问题多年来的僵持局面。

实际上,印度此次访华有着三大生死诉求。



首先是经济方面,印度汽车、电子产业遭美关税“卡脖子”,急需中国开放市场来挽救其制造业。

印度工商部紧急求购中国光伏板,试图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中获取经济利益。

但与此同时,国防部却撕毁含中国零件的4500架无人机订单,这种“安全靠美、经济靠华”的骑墙矛盾暴露无遗。



其次,在稀土领域,印度虽稀土储量全球第五,但提炼纯度不足30%,83.7%依赖中国进口。

莫迪曾豪掷百亿研发稀土技术,结果却“打了水漂”,现在急需中国技术破解“有矿无产”的僵局。



最后,印巴空战惨败后,印度高层深知“硬撑无益”,欲借中巴传统友谊为自身争取外交缓冲。

印度防长辛格访华时当面承诺“管控边境”,其中暗含“请中国稳住巴基斯坦”的潜台词。

对于印度的诉求,中国采取了“双轨制”策略...



中印博弈焦点

在民用领域,中国展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发放稀土短期许可等方式,维持与印度在一些非敏感领域的合作。

而在军事方面,中国则态度坚决,将印度军事采购列入黑名单,严防“引狼入室”。

中国明确底线,要求印度“恢复谈判机制、停止边境挑衅、展开务实合作”,否则合作免谈。



然而,印度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似乎仍存在摇摆不定的心态。

一方面积极寻求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却在军事和安全方面对中国保持警惕甚至采取一些对抗措施。



此前,印度拒签上合谴责以色列声明,边谈边在边境增兵,其信用记录堪忧。

中国在处理中印关系时,有着坚定的战略定力,既欢迎和平,也警惕“用领土换发展”的旧戏码,要求印度“拿出诚意,而非口号”。



从印度国内来看,其内部矛盾也逐渐爆发。

稀土技术依赖中国、制造业被美国扼喉、军事装备“万国牌”难整合,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印度“大国梦”的虚胖本质。

在印度洋上,中国052D驱逐舰的巡航让印度感受到了军事压力,而印度士兵在边境地区的冻伤率高达17%,后勤短板成为致命伤。



若印度真想解决边界问题,需落实三大动作:恢复实质谈判、撤离争议地区、推动中印企业技术共享。

只有这样,中印关系才有可能迎来实质性的改善。

反之,若印度继续“骑墙”,在中美俄三边博弈中,很可能会遭到三边挤压,彻底沦为“地缘棋子”。



结语

如今,印度首次在“经济-安全-外交”三重压力下主动求和,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等待已久的历史性机遇。

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预警。

印度防长访华同日,美军从印度撤走4500士兵并威胁“用中国5G则断情报”,莫迪政府或再陷“选边站”漩涡。

中印关系究竟是战是和,不仅关乎亚洲格局,更将重塑21世纪大国博弈规则,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示威者带来51口棺材抗议大而美法案 数十人被捕…
毫无疑问,这就是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贝佐斯辣妻以前长这样!整形医分析"外貌进化"过程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不满移民不会说英文 川普:在翻译上美国花太多钱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疑似发表辱华言论,绿洲乐队主唱道歉
美澳印日启动矿产计划,被视为在抗衡矿产主领导中国
特斯拉股价恐再跌六成?华尔街最大空头表态
特朗普:奥巴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财新的制造业数据已成绝唱,从此有九大数据不再公布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硅谷富豪的不死执念:AI接管身体 性生活都要预约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印防长借上合会议首次访华 印媒高度关注 新转机?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7-01 06:56:26

谁能想到,印巴冲突的失利,最终还是将莫迪逼到了摊牌的临界点。



这一次,印度防长辛格带着罕见的“低姿态”,亲赴中国青岛。

莫迪政府希望“彻底解决中印之间63年的边境矛盾”,那对于咱们来说,解决中印边境矛盾的时机成熟了吗?

印防长借上合会议首次访华 印媒高度关注 新转机?

印度从“制华棋子”到“外交弃子”

今年5月上旬,印巴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双方战机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展开空中混战。

在这场空战中,印度空军遭遇了惨痛失败。

印度空军的“王牌”阵风战机,在与巴基斯坦的歼-10CE交锋中折戟沉沙,甚至被击落。



据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发言人确认,巴方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机。

当时印度防长拉杰纳特.辛格还声称,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战机之一”,将使印度空军“更加强大,以遏制任何威胁”,如今却惨遭打脸。



不过,这场空战的失利,不仅仅是几架战机被击落这么简单,它彻底击碎了西方对印军“印太制衡者”的幻想。

印度空军装备来源多样,这导致其在通信协议、情报共享和战术协同上存在天然壁垒。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通过数据链连接歼-10CE、ZDK-03预警机、红旗-9防空系统等装备构成了作战网络,实现了快速响应,极大压缩了猎杀时刻。



克什米尔空战失利后,印度失去了高空制空权优势。

有分析指出,印度在克什米尔已局部失去200公里范围的制空权。

西方战略界也直言:“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搞不定,何谈牵制中国?”



在军事失利的同时,印度在外交上也遭遇了重大挫折。

今年的G7峰会,印度总理莫迪硬着头皮出席,本想炫耀一番“印巴战功”,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莫迪在G7峰会上几乎被欧美领导人集体无视,特朗普更是直接拒绝与他对话。

印度代表团在峰会上沦为“背景板”,无领导人会谈、合影边缘化、媒体零报道。

印度国内媒体对此痛批,称这是一场“外交自杀”。



曾经,西方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印度也一直自诩为“南亚霸主”,在“印太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如今,西方对印度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



除了外交和军事困境,印度的经济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美国对印汽车零部件加征35%惩罚性关税,这一举措让印度车企出口成本飙升34%。

印度汽车产业原本就面临着技术升级、市场竞争等诸多压力,美国的高额关税更是让其海外市场份额锐减。



在电子产业方面,印度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关税的提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许多企业甚至面临着停产的危机。

印度谈判代表前往华盛顿进行艰苦谈判,却苦等3天无人接见,这无疑是对印度的又一次羞辱。



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GDP环比萎缩0.2%,创下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最差纪录。

更为严峻的是,青年失业率突破12%,大量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印度制造2025”计划本是莫迪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然而由于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恶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计划如今已濒临流产。

在经济、军事、外交的多重压力下,印度不得不寻求改变,而中国成为了其关注的焦点...



三大生死诉求逼印度低头

印度防长辛格开启了访华之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辛格选择乘坐民航抵达青岛,随行人员中还特别带上了经贸官员,这一系列细节都表明印度渴望缓和与中国关系。

在与中国防长董军的会面中,辛格三次提及“邻居”一词,态度明显软化。



当董军提出“管控边境”的建议时,辛格当场点头表示认可,这一积极回应打破了中印边境问题多年来的僵持局面。

实际上,印度此次访华有着三大生死诉求。



首先是经济方面,印度汽车、电子产业遭美关税“卡脖子”,急需中国开放市场来挽救其制造业。

印度工商部紧急求购中国光伏板,试图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中获取经济利益。

但与此同时,国防部却撕毁含中国零件的4500架无人机订单,这种“安全靠美、经济靠华”的骑墙矛盾暴露无遗。



其次,在稀土领域,印度虽稀土储量全球第五,但提炼纯度不足30%,83.7%依赖中国进口。

莫迪曾豪掷百亿研发稀土技术,结果却“打了水漂”,现在急需中国技术破解“有矿无产”的僵局。



最后,印巴空战惨败后,印度高层深知“硬撑无益”,欲借中巴传统友谊为自身争取外交缓冲。

印度防长辛格访华时当面承诺“管控边境”,其中暗含“请中国稳住巴基斯坦”的潜台词。

对于印度的诉求,中国采取了“双轨制”策略...



中印博弈焦点

在民用领域,中国展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通过发放稀土短期许可等方式,维持与印度在一些非敏感领域的合作。

而在军事方面,中国则态度坚决,将印度军事采购列入黑名单,严防“引狼入室”。

中国明确底线,要求印度“恢复谈判机制、停止边境挑衅、展开务实合作”,否则合作免谈。



然而,印度在对待与中国的关系上,似乎仍存在摇摆不定的心态。

一方面积极寻求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却在军事和安全方面对中国保持警惕甚至采取一些对抗措施。



此前,印度拒签上合谴责以色列声明,边谈边在边境增兵,其信用记录堪忧。

中国在处理中印关系时,有着坚定的战略定力,既欢迎和平,也警惕“用领土换发展”的旧戏码,要求印度“拿出诚意,而非口号”。



从印度国内来看,其内部矛盾也逐渐爆发。

稀土技术依赖中国、制造业被美国扼喉、军事装备“万国牌”难整合,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印度“大国梦”的虚胖本质。

在印度洋上,中国052D驱逐舰的巡航让印度感受到了军事压力,而印度士兵在边境地区的冻伤率高达17%,后勤短板成为致命伤。



若印度真想解决边界问题,需落实三大动作:恢复实质谈判、撤离争议地区、推动中印企业技术共享。

只有这样,中印关系才有可能迎来实质性的改善。

反之,若印度继续“骑墙”,在中美俄三边博弈中,很可能会遭到三边挤压,彻底沦为“地缘棋子”。



结语

如今,印度首次在“经济-安全-外交”三重压力下主动求和,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等待已久的历史性机遇。

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预警。

印度防长访华同日,美军从印度撤走4500士兵并威胁“用中国5G则断情报”,莫迪政府或再陷“选边站”漩涡。

中印关系究竟是战是和,不仅关乎亚洲格局,更将重塑21世纪大国博弈规则,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