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清华、北大、牛津一路名校 他在新加坡转行送外卖

清华、北大、牛津一路名校 他在新加坡转行送外卖

文章来源: Next Apple 于 2025-06-27 14:26: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位拥有北京清华、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顶尖学府学位的中国学霸,近来因博士后合约未获续签,在新加坡转行成为外送员,在网络引发热议一,有人说,“真实的世界,残酷的现实”,感叹现在连博士也不吃香了。

一个名为“丁远昭爱留学”微信公众号影片近日在网络引来热议,影片主角丁远昭是“学霸中的学霸”,拥有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等名校学历,但因求职不顺,在新加坡从事外送工作。

中央社综合丁远昭的影片及中国媒体报导,丁远昭1985年出生,是众人眼中的学霸。2004年他以大学入学考试(中国称高考)近700分的成绩入读北京清华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毕业后,他考进北京大学,取得能源与资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丁远昭负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8年,他又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硕士,之后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但这样的耀眼学经历并未为丁远昭带来稳定的职涯,2024年3月,丁远昭的研究员合约到期后未获续签,在求职过程中,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选择在新加坡当外送员,每天工作11至12小时,风雨无休,收入相对稳定,平均每天赚新币50至100元(约新台币1136至2273元),周日收入最高可达新币254元。

在影片中,丁远昭展示多张证书证明学历不假,也向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们分享心路历程:“不论考得好或不好,心态都应该放平,考得不好也不要悲观失望,考得好了大家其实以后的工作都差不太多。例如送外卖,服务社会、养活自家、付出汗水、拿到回报。送外卖是个不错的工作”。

此言在中国社群平台掀起热议,有人感叹“真实的世界,残酷的现实”,有人戏言“送外卖的门槛现在这么高?要博士?”更多的是许多人质疑:“所以读大学的意义在哪里?”

送外卖的丁远昭博士不用你担心,但卷学历真的没意思了

我从朋友写的一首古体诗里知道丁远昭的故事,搜索了一下,稍微看了一下他的故事:

网络上所谓的“博士后送外卖”,说的是1985年出生的丁远昭,是众人眼中的“学霸”。2004年,他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本科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大学,取得能源与资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他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8年,他又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硕士。完成学业后,丁远昭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然而,2024年3月,他的研究员合同到期后未能续签。在求职过程中,他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选择在新加坡注册成为外卖员。每天工作11-12小时,风雨无阻,收入相对稳定,平均每天赚50-100新元(约250-500人民币),周日收入最高可达254新元(约1351人民币)。

我这位水平很高的朋友也是清华人,全世界都一样,顶级大学的校友之间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的,这很正常,越是厉害的大学,校友之间的这种基于智力共识的好感就会越多。这种感情在职场也是如此,比如那些当初在李开复的创新工厂一起工作的人,又比如早些年在阿里、腾讯、百度创业之初共事过的人,他们之间也会有很深的这种吸引力。

但我更喜欢的是那首诗透露出来的一种自在平和的精神,比如这几句,“丁君坦然对,有业未足嗤”,“人生如棋局,时运岂可知”,“留得青山在,不负有柴时”。

因为我也觉得在这个时代,这没什么奇怪的。

这里面有两个事实值得讲一下,丁远昭在新加坡送外卖的收入其实还是比较高的,那个日薪,普通中国人还真不一定能拿到。同时呢在国外也几乎很少看到职业歧视,人们见面既不打听你是干啥工作的,也不计较高低贵贱,这是一种相对健康的职业观。另外,听说丁远昭回中国以后,也还是在送外卖,关于这一点,我有几秒钟感觉有点意外,但是想到他“学术通关”的成就之后,觉得他选择什么都没什么问题。

我确实听说,有人在斯坦福读到博士后,年纪轻轻就在国际顶刊发表过两三篇重要论文之后,回北京过躺平人生,什么工作也不做,似乎打算“江海寄余生”。

怎么理解这种事情?我的看法,这些人都是智力上的高级玩家,当他们把社会上公认的那些游戏都玩通关以后,觉得这个世界不过如此,没什么好玩的了,所以就选择“不玩了”。

这种学神学霸式的躺平,看起来无法理解,其实却非常真实的。学渣们都知道,熬论文是很可怕的事,这对学霸恐怕也是一样,这就跟玩游戏一样,在你玩一把的时间里,这些人却飞快地玩了100把,还把这里面的所有埋伏,甚至游戏设计者的思路和BUG都看透了,他们的“绩效”是更高的,“透支”也是更多的。

但是人生不一样。人生的解法,过法,活法,千奇万变。当一个学神级的人物从学术的世界“脱轨”,我反而认为,他们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步走上“正轨”。

听说高考查分开始了,丁远昭的故事既是正反的,也是反向的鸡汤,兼具两种意义。丁远昭有几句话说得特别好,比如,“考得不好不要悲观失望,考得好了,大家其实以后工作也都差不太多,比如送外卖,服务社会,养活自家,付出汗水,拿到回报!送外卖是个不错的好活!”他还说,“再优秀的人也无法无视大环境的变化”。

我认为丁远昭的故事这才刚开始,而不是有些浅薄网民所认为的结束。就他所研究的生物多样性、能源等领域,中国现在是更大的市场。因为随着这些年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环境和生态,只要他愿意干,中国有很多好大学都会适合他,当然,机会更不止于大学。

所以对于送外卖的丁远昭,我认为他的命运完全不用你担心,他的“选择权”仍然是路人甲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但是卷学历确实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
自己作死了 中国这一行业倒闭触目惊心
留学生为逃遣返 屠杀同胞一家6口 婴儿都未幸免
高市早苗亲曝美中巨头川普、习近平“私下真面目”
王家卫跌落:为什么我们捧起来的都是易碎品?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大妈穿军装在汉江边“大阅兵” 韩国网友炸锅
拜登狠批特朗普:让国家蒙羞
特朗普又盯上了美国肉价,“铁拳”挥向四巨头
芝加哥市长:请求联合国调查美国
马斯克要造晶圆厂!黄仁勋一语点破美梦
习近平才入座保镳紧张递上“三宝” 外网热议惊呼…
中国连锁“人民咖啡馆”遭批 人民网:“人民”一词不容亵渎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关门创纪录 川普呼吁把医疗补贴“发现金给人民”
“有人调侃 特朗普干一辈子 对中国科研是大好事”
扇耳光大赛:通背拳传人被打到“眼睛已不可能痊愈”
特朗普提议将医改补助直接发给民众,以缓解政府关门僵局
佩洛西退休掀民主党世代革命 年轻人促老将让位
共和党地方选举惨败,特朗普开始调整“话术”
央视新闻联播曝光 习近平登舰视察细节
杀CEO枪手曾被7个泰国人妖暴揍?狱中联络粉丝收4万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清华、北大、牛津一路名校 他在新加坡转行送外卖

Next Apple 2025-06-27 14:26:05

一位拥有北京清华、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顶尖学府学位的中国学霸,近来因博士后合约未获续签,在新加坡转行成为外送员,在网络引发热议一,有人说,“真实的世界,残酷的现实”,感叹现在连博士也不吃香了。

一个名为“丁远昭爱留学”微信公众号影片近日在网络引来热议,影片主角丁远昭是“学霸中的学霸”,拥有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等名校学历,但因求职不顺,在新加坡从事外送工作。

中央社综合丁远昭的影片及中国媒体报导,丁远昭1985年出生,是众人眼中的学霸。2004年他以大学入学考试(中国称高考)近700分的成绩入读北京清华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毕业后,他考进北京大学,取得能源与资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丁远昭负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8年,他又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硕士,之后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但这样的耀眼学经历并未为丁远昭带来稳定的职涯,2024年3月,丁远昭的研究员合约到期后未获续签,在求职过程中,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选择在新加坡当外送员,每天工作11至12小时,风雨无休,收入相对稳定,平均每天赚新币50至100元(约新台币1136至2273元),周日收入最高可达新币254元。

在影片中,丁远昭展示多张证书证明学历不假,也向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们分享心路历程:“不论考得好或不好,心态都应该放平,考得不好也不要悲观失望,考得好了大家其实以后的工作都差不太多。例如送外卖,服务社会、养活自家、付出汗水、拿到回报。送外卖是个不错的工作”。

此言在中国社群平台掀起热议,有人感叹“真实的世界,残酷的现实”,有人戏言“送外卖的门槛现在这么高?要博士?”更多的是许多人质疑:“所以读大学的意义在哪里?”

送外卖的丁远昭博士不用你担心,但卷学历真的没意思了

我从朋友写的一首古体诗里知道丁远昭的故事,搜索了一下,稍微看了一下他的故事:

网络上所谓的“博士后送外卖”,说的是1985年出生的丁远昭,是众人眼中的“学霸”。2004年,他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本科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大学,取得能源与资源工程硕士学位。之后,他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8年,他又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多样性硕士。完成学业后,丁远昭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然而,2024年3月,他的研究员合同到期后未能续签。在求职过程中,他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选择在新加坡注册成为外卖员。每天工作11-12小时,风雨无阻,收入相对稳定,平均每天赚50-100新元(约250-500人民币),周日收入最高可达254新元(约1351人民币)。

我这位水平很高的朋友也是清华人,全世界都一样,顶级大学的校友之间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的,这很正常,越是厉害的大学,校友之间的这种基于智力共识的好感就会越多。这种感情在职场也是如此,比如那些当初在李开复的创新工厂一起工作的人,又比如早些年在阿里、腾讯、百度创业之初共事过的人,他们之间也会有很深的这种吸引力。

但我更喜欢的是那首诗透露出来的一种自在平和的精神,比如这几句,“丁君坦然对,有业未足嗤”,“人生如棋局,时运岂可知”,“留得青山在,不负有柴时”。

因为我也觉得在这个时代,这没什么奇怪的。

这里面有两个事实值得讲一下,丁远昭在新加坡送外卖的收入其实还是比较高的,那个日薪,普通中国人还真不一定能拿到。同时呢在国外也几乎很少看到职业歧视,人们见面既不打听你是干啥工作的,也不计较高低贵贱,这是一种相对健康的职业观。另外,听说丁远昭回中国以后,也还是在送外卖,关于这一点,我有几秒钟感觉有点意外,但是想到他“学术通关”的成就之后,觉得他选择什么都没什么问题。

我确实听说,有人在斯坦福读到博士后,年纪轻轻就在国际顶刊发表过两三篇重要论文之后,回北京过躺平人生,什么工作也不做,似乎打算“江海寄余生”。

怎么理解这种事情?我的看法,这些人都是智力上的高级玩家,当他们把社会上公认的那些游戏都玩通关以后,觉得这个世界不过如此,没什么好玩的了,所以就选择“不玩了”。

这种学神学霸式的躺平,看起来无法理解,其实却非常真实的。学渣们都知道,熬论文是很可怕的事,这对学霸恐怕也是一样,这就跟玩游戏一样,在你玩一把的时间里,这些人却飞快地玩了100把,还把这里面的所有埋伏,甚至游戏设计者的思路和BUG都看透了,他们的“绩效”是更高的,“透支”也是更多的。

但是人生不一样。人生的解法,过法,活法,千奇万变。当一个学神级的人物从学术的世界“脱轨”,我反而认为,他们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步走上“正轨”。

听说高考查分开始了,丁远昭的故事既是正反的,也是反向的鸡汤,兼具两种意义。丁远昭有几句话说得特别好,比如,“考得不好不要悲观失望,考得好了,大家其实以后工作也都差不太多,比如送外卖,服务社会,养活自家,付出汗水,拿到回报!送外卖是个不错的好活!”他还说,“再优秀的人也无法无视大环境的变化”。

我认为丁远昭的故事这才刚开始,而不是有些浅薄网民所认为的结束。就他所研究的生物多样性、能源等领域,中国现在是更大的市场。因为随着这些年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环境和生态,只要他愿意干,中国有很多好大学都会适合他,当然,机会更不止于大学。

所以对于送外卖的丁远昭,我认为他的命运完全不用你担心,他的“选择权”仍然是路人甲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但是卷学历确实已经没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