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熔炉》最难忘的标志是雾,它的存在本身即是危险

《熔炉》最难忘的标志是雾,它的存在本身即是危险

文章来源: Sir电影 于 2025-06-15 18:28:5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我想我们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恐惧。

Sir仿佛看见这样一个画面——

​​​​​​​

你认出来了吗?

电影《熔炉》。

当你看见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在真实地溶解血肉之躯。

01

黑暗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但那种体系性的犯罪,和密不透风的窒息感,是同样的。

发生在一个正规机构里——

慈爱学堂。

医院和学校,救人和育人,都承担着某种高尚的社会使命。

这些地方的坍塌,才激起了我们最深的恐惧。

故事也是相似的——

一个初来乍到的正常人。

遭遇一个完善运转的罪恶体系。

仁浩,聋哑学校的美术老师。

来到新工作岗位前母亲叮嘱你:

“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一定要好好坚守岗位,明白了吗?”

坚守很难吗?

第一份考验,是价值5000万韩元的“学校发展基金”。

这份教书育人的神圣工作,原来是有价格的。

是的,你只是个普通人。

要挣钱要吃饭,可能有一点点理想,但也无所谓这点“社会规则”,出来混嘛。

况且,这学校可不一般啊。

大门口挂着横幅,庆祝着它被当地教育厅授予了“最佳学校”的荣誉。

直到你发现——

盛名之下,是惨无人道。

打开的第一道恐怖之门——

一个正常人往四周看一看,发现除了自己,自己身边没有正常人。

当整个环境都在共谋的时候,你仿佛觉得,自己如果不服从,好像才是犯罪。

在这个学校里,不仅有作恶的头头。

其他的老师,当众打骂学生——

立正

挨打的时候要注意礼貌

我教过你的,对吧

学校的保安会及时出现,为暴行打掩护。

看你初来乍到还不太了解情况

本地当值的警官,会当着你面收受校长的贿赂。

你是首尔来的,不知道还适不适应

他们如此平静。

搞得你以为自己才是不正常的那一个。

听说从首尔来了一位老师

原来还是个连屎尿都分不清的家伙

罪恶不是孤立的,已经开始在制度化运转了。

你的选择就变成了两个——

加入。

被整个集体碾压。

02

第二道恐怖之门是——

一个正常人抬头看一看,发现头上没有天。

男主当然想过向上举报。

找到教育厅。

看这里的描述,应该是教育部的分支,负责学生权益保证和校内治理。

牌子上写着——

“培养梦想的教室,打开未来的无尽教育”。

但接访的人,先是尴尬地轻咳了一声,接着迅速抓住关键词——

那个,我们只管上课的事情,性侵是发生在课后的,所以……

另外一个人说。

对啊,我们只管“教育”,犯罪的事,你去找市政厅吧。

你们感到不可置信。

孩子被教职人员性侵了,这难道不属于教育厅的管辖范围吗。

接着对方又补充了一句,虽然学校归我们管,但如果虐待发生在宿舍的话,也是不归我们管的,麻烦你去找社会福利科吧。

你发现了没有。

人会恐惧。

但体系不。

它恐惧的不是发生了什么,只要这件事不影响到系统的稳态就行。

至于证据。

谁打开,谁负责。

如果不打开,就无事发生。

在这个链条上的人。

他们可能根本不认识校长。

但不自觉地,用沉默达成了共谋。

学校、教堂、司法系统……

哪怕是你身边的人,大家也早就在同一个熔炉里,被熔炼成一体了。

妈妈说。

你别再管了,别为孩子们发声了。

为什么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说到这,打断一下——

电影的结局,我们都知道。

那段话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

是所有身处地狱的人,在遭受哪怕不可翻盘的不公时,也能第一时间想到的精神仰望。

“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但在现实里。

每一个人的选择,都要沉重得多。

03

电影中,坏人的结局是什么?

6个月徒刑,缓刑一年。

太轻了不是吗?

况且,这一切根本没有结束——

学校里动用暴力的老师们呢?

收受贿赂的地方执法呢?

左右甩锅的监察部门呢?

所有藏在背后的人都没有浮出水面,一切“仍在调查”。

在电影中,有个不服的孩子,他为了最后一点公道,选择牺牲自己。

他的离开,点燃了所有人的恐惧与愤怒。

他们顶着高压水枪,顶着暴力手段,呼喊仅有的诉求:

要真相。

仁浩抱起孩子的遗照,冲进人群,大声呼喊,最后被警察摁在地上。

但他知道这并不是徒劳无功。

无论怎样也要做点什么,绝不能让真相藏在迷雾当中。

许多人回想《熔炉》这部电影,第一反应是校长卫生间上方的眼睛,小女孩崩溃的神情,或是孔刘一次次奔走在维权前线的筋疲力尽。

但对Sir来说。

《熔炉》最难忘的标志,是雾。

这个叫做雾津的地方,时而漫起一大片不知来处的大雾,将人围困其中。

欢迎来到雾津市

进入雾津前,主角仁浩做了一个短暂的梦。

他梦见一个孩子出现在雾中,鼻子和额头上有干掉的血痂,一动不动盯着驶来的车辆看。

仁浩一个始料未及,不小心撞了上去。

等他下车时,却不见孩子的尸体,只有一只死掉的鹿。

雾,代表了“隐形”。

它的存在本身即是危险。

没有真相,人们就只能猜测——

还有多少没有披露出的罪行?这些罪行来自怎样的利益链接?又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力量在背后主导,又轻轻松松掩盖一切?

当恐惧被放大,信任就会被消耗,恶性循环里一切都会被再度质疑。

是每个人都想当挑战者吗?

当然不。

但每个人都想知道:

如此罪行,究竟距我和我的家人,有多远?

等别人站出来吗?

电影的结尾,仁浩被夺走了正义。

Sir觉得下一个“仁浩”,也被夺走了勇气。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这部外国电影终于被骂到撤档了,活该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上海学生餐救了西贝,孩子的成为权力和资本的盛宴
特朗普出创收新招金卡签证,低档100万美元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住院医师年薪涨到7.5万美元,为何还不满意?
美工作签证要收10万美元?出境者抢返美 机票飙涨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美大豆协会主席拖拉机上喊话: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旅行箱失而复得 “无语哥”:还好在中国 我太幸运了
10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名单揭晓 包括英法加澳
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 主演《暴风圈》在中国遭抵制
特朗普称普京“让我失望” 克宫回应:他有些情绪化
试管婴儿出生不久确诊肾病综合征:医院被判担责10%
500强中企竟是空壳 上海均和千亿骗贷 老板卷款潜逃
艺术家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巨大环保争议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发禁令 拦员工出境
字节跳动就TikTok在美运营发公告 央视发声呼应
三万中国人涌入非洲:种菜、做电商,卖期房
“反对战争”!以媒:近9000名以色列人签署请愿书
泽连斯基描述前线缴获作战地图 俄军指挥层被骗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熔炉》最难忘的标志是雾,它的存在本身即是危险

Sir电影 2025-06-15 18:28:50



我想我们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恐惧。

Sir仿佛看见这样一个画面——

​​​​​​​

你认出来了吗?

电影《熔炉》。

当你看见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在真实地溶解血肉之躯。

01

黑暗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但那种体系性的犯罪,和密不透风的窒息感,是同样的。

发生在一个正规机构里——

慈爱学堂。

医院和学校,救人和育人,都承担着某种高尚的社会使命。

这些地方的坍塌,才激起了我们最深的恐惧。

故事也是相似的——

一个初来乍到的正常人。

遭遇一个完善运转的罪恶体系。

仁浩,聋哑学校的美术老师。

来到新工作岗位前母亲叮嘱你:

“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一定要好好坚守岗位,明白了吗?”

坚守很难吗?

第一份考验,是价值5000万韩元的“学校发展基金”。

这份教书育人的神圣工作,原来是有价格的。

是的,你只是个普通人。

要挣钱要吃饭,可能有一点点理想,但也无所谓这点“社会规则”,出来混嘛。

况且,这学校可不一般啊。

大门口挂着横幅,庆祝着它被当地教育厅授予了“最佳学校”的荣誉。

直到你发现——

盛名之下,是惨无人道。

打开的第一道恐怖之门——

一个正常人往四周看一看,发现除了自己,自己身边没有正常人。

当整个环境都在共谋的时候,你仿佛觉得,自己如果不服从,好像才是犯罪。

在这个学校里,不仅有作恶的头头。

其他的老师,当众打骂学生——

立正

挨打的时候要注意礼貌

我教过你的,对吧

学校的保安会及时出现,为暴行打掩护。

看你初来乍到还不太了解情况

本地当值的警官,会当着你面收受校长的贿赂。

你是首尔来的,不知道还适不适应

他们如此平静。

搞得你以为自己才是不正常的那一个。

听说从首尔来了一位老师

原来还是个连屎尿都分不清的家伙

罪恶不是孤立的,已经开始在制度化运转了。

你的选择就变成了两个——

加入。

被整个集体碾压。

02

第二道恐怖之门是——

一个正常人抬头看一看,发现头上没有天。

男主当然想过向上举报。

找到教育厅。

看这里的描述,应该是教育部的分支,负责学生权益保证和校内治理。

牌子上写着——

“培养梦想的教室,打开未来的无尽教育”。

但接访的人,先是尴尬地轻咳了一声,接着迅速抓住关键词——

那个,我们只管上课的事情,性侵是发生在课后的,所以……

另外一个人说。

对啊,我们只管“教育”,犯罪的事,你去找市政厅吧。

你们感到不可置信。

孩子被教职人员性侵了,这难道不属于教育厅的管辖范围吗。

接着对方又补充了一句,虽然学校归我们管,但如果虐待发生在宿舍的话,也是不归我们管的,麻烦你去找社会福利科吧。

你发现了没有。

人会恐惧。

但体系不。

它恐惧的不是发生了什么,只要这件事不影响到系统的稳态就行。

至于证据。

谁打开,谁负责。

如果不打开,就无事发生。

在这个链条上的人。

他们可能根本不认识校长。

但不自觉地,用沉默达成了共谋。

学校、教堂、司法系统……

哪怕是你身边的人,大家也早就在同一个熔炉里,被熔炼成一体了。

妈妈说。

你别再管了,别为孩子们发声了。

为什么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说到这,打断一下——

电影的结局,我们都知道。

那段话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

是所有身处地狱的人,在遭受哪怕不可翻盘的不公时,也能第一时间想到的精神仰望。

“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但在现实里。

每一个人的选择,都要沉重得多。

03

电影中,坏人的结局是什么?

6个月徒刑,缓刑一年。

太轻了不是吗?

况且,这一切根本没有结束——

学校里动用暴力的老师们呢?

收受贿赂的地方执法呢?

左右甩锅的监察部门呢?

所有藏在背后的人都没有浮出水面,一切“仍在调查”。

在电影中,有个不服的孩子,他为了最后一点公道,选择牺牲自己。

他的离开,点燃了所有人的恐惧与愤怒。

他们顶着高压水枪,顶着暴力手段,呼喊仅有的诉求:

要真相。

仁浩抱起孩子的遗照,冲进人群,大声呼喊,最后被警察摁在地上。

但他知道这并不是徒劳无功。

无论怎样也要做点什么,绝不能让真相藏在迷雾当中。

许多人回想《熔炉》这部电影,第一反应是校长卫生间上方的眼睛,小女孩崩溃的神情,或是孔刘一次次奔走在维权前线的筋疲力尽。

但对Sir来说。

《熔炉》最难忘的标志,是雾。

这个叫做雾津的地方,时而漫起一大片不知来处的大雾,将人围困其中。

欢迎来到雾津市

进入雾津前,主角仁浩做了一个短暂的梦。

他梦见一个孩子出现在雾中,鼻子和额头上有干掉的血痂,一动不动盯着驶来的车辆看。

仁浩一个始料未及,不小心撞了上去。

等他下车时,却不见孩子的尸体,只有一只死掉的鹿。

雾,代表了“隐形”。

它的存在本身即是危险。

没有真相,人们就只能猜测——

还有多少没有披露出的罪行?这些罪行来自怎样的利益链接?又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力量在背后主导,又轻轻松松掩盖一切?

当恐惧被放大,信任就会被消耗,恶性循环里一切都会被再度质疑。

是每个人都想当挑战者吗?

当然不。

但每个人都想知道:

如此罪行,究竟距我和我的家人,有多远?

等别人站出来吗?

电影的结尾,仁浩被夺走了正义。

Sir觉得下一个“仁浩”,也被夺走了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