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美伦敦会谈到半夜12点 去除消极元素 骨架上添肉

中美伦敦会谈到半夜12点 去除消极元素 骨架上添肉

文章来源: BBC中文网 于 2025-06-11 11:58: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美谈判代表继日内瓦之后,再次于伦敦进行谈判,这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第二轮正式磋商。经过两天的谈判,10日深夜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在达成框架上成功握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宣布对中国实施全面进口关税,中国随即进行反击,双方互相加码,最终关税水平达到最高的145%;5月,两国团队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协议,取消大部分这轮大战中互加的关税,但美国对华新增关税依然保持在接近40%的高位。

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并未立即开展正式贸易谈判,而是进入了互相指责的阶段。中国指责美国在协议签署次日就禁止他国使用华为芯片,并审查和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美国则指责中国未按协议放开稀土出口管制,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生产岌岌可危。

为了打破僵局,中美两国元首在6月5日通话,为本次伦敦会谈奠定基调。从此次会谈的成果来看,依然围绕着落实日内瓦共识,即消除一些壁垒,释放一些善意,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谈判。

谈到半夜12点

中方代表团牵头的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还包括商务部长王文涛、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美方牵头人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以及此次新加入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由于贝森特在会谈第二天提前返回华盛顿参加国会听证会,美方只有卢特尼克和格里尔在磋商结束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会谈首日双方谈了6小时,第二天持续到深夜接近12点,直到达成协议。

卢特尼克强调,如果没有美中领导人的直接对话作为部长级磋商的基础,两国之间达成协议会是非常困难的,但如今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通话,双方都有强烈的驱动力来完成目标,所以伦敦磋商从一早就开始,到很晚才结束。“如果你为特朗普总统工作,你必须把事情做成。我确定,对于中方来说也是一样。”

“去除消极元素”

卢特尼克称,在伦敦会谈中,美中双方先将两国之间“消极的元素除掉了”。

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是稀土。会谈前,格里尔曾表示:“我们尚未看到某些关键矿物按照约定流向美国。”他补充称,中国继续拖延限制类似于关键矿物和稀土磁铁等。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主要集中在稀土禁令上,因为中国并未完全放开稀土出口。

在4月2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之后,中国全面停止了稀土出口。然而,据两国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要求,中国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对美实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在6月9日表示,作为加快稀土出口的交换,美国可能考虑放松近期对中国实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但美方不会调整“最最尖端的英伟达芯片”的对华出口管控。

中国全面停止稀土出口后,表示后续出口需按逐项审批。4月中旬,中国向欧洲企业发放了少量许可。上周,中国向几家美国公司发放了少量稀土出口许可,但全球稀土供应正在急速萎缩。

在伦敦,卢特尼克表示,中国对美国稀土矿物和磁铁的出口限制作为协议框架的“基础部分”将得到解决。

“此外,当稀土无法供应时,美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卢特尼克说,“正如特朗普总统所言,预计这些措施将以平衡的方式解除。”

在中国看来,美国对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出口限制属于“消极元素”。卢特尼克向记者表示,协议也将取消美国近期实施的部分出口限制。

“骨架上有肉”

卢特尼克进一步表示,在5月中旬的日内瓦会谈上,贝森特和格里尔已经完成了构建框架的工作,中美双方领导人也支持这个框架,而本次伦敦磋商的成果就是让框架能够执行,“保证框架的骨架上有肉”。

会后,中美双方分别宣布,双方在原则上达成了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和日内瓦会晤共识的框架,将分别汇报给本国领导人。

Pepperstone研究主管韦斯顿(CHRIS WESTON)表示,“虽然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结果,但标普500期货的反应平淡,离岸人民币和澳元的波动也有限,说明市场对日内瓦协议框架的达成早有预期——细节很关键,尤其是关于稀土出口美国的规模,以及美国生产芯片出口到东方的后续自由度。但目前来看,只要双方谈判的头条消息保持建设性,风险资产就会获得支撑。”

卢特尼克告诉记者,美中双方达成的框架对美国和中国都非常有益,美国和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美方希望通过这个框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应对贸易逆差的问题,推动美国对华贸易增长”。

这一发言也折射了特朗普的核心诉求——降低贸易逆差。

在4月2日“解放日”关税公布前的一个小时,一位白宫高级官员颇为公开地解释:“这些关税是由经济顾问委员会为每个国家量身计算的……他们所使用的模型,是基于这样的概念:我们的贸易逆差,是所有不公平贸易行为、所有作弊总和的结果。”

这一点非常关键,根据白宫的说法,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多于从美国进口,那本身就会被视为是一种“作弊”的行为,因此理应被征收关税,以纠正这种失衡。

这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中美签订的贸易协议中有所体现——按照协议,中国承诺2020和2021两年,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1512亿美元)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从七年前的贸易谈判来看,中国的红线则是协议中不能涉及对中国法律的修改。这类对红线的设置和触碰,在最近这一顿关税战中再次浮现。路透社援引中国官员称,美国在四月下旬向中方发出的一封信,信中列出了特朗普希望北京采取的针对芬太尼的四项措施,使中美和解变得更为复杂。

信中引用了一份国会报告,指责中方通过对出口商的增值税退税,直接补贴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生产并外销(中方对此予以否认)。该信件寄往外交部、商务部和公安部,要求中方在《人民日报》头版公开报道打击芬太尼前体的行动;通过“党内渠道”向党员传达同样信息;加强对若干化学品的管控;以及深化执法合作。

两位熟悉中方反应的官员向路透社称,尤其是前两项要求被中方视为“傲慢”,认为美方在对其执政体系指手画脚。

“在当前环境下达成的任何新协议,更可能只是一次战术性暂停,而非战略性重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雅各布·冈特此前对BBC表示,由于两党在美中关系上达成了深刻变革的共识,即便特朗普政府希望达成某种更大范围“重大让步”协议,国会也未必会给予支持。

查看评论(1)

24小时热点排行

首波海啸抵夏威夷!机场停飞,加油站塞爆,避难所全开放
特朗普正在赢得贸易战?这对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在苏格兰得到三样他喜欢的东西,还有一样令他头痛
罕见景象!夏威夷海水“神秘消失” 全岛紧急大逃亡
民调:特朗普支持率下跌,创第二任期以来最低水平

24小时讨论排行

淫魔女友:不豁免就不开口 川普:克林顿去过28次
辣眼!释永信亲吻李湘画面曝光 曝在郑州养女大学生
加沙: 专家警告称最严重的飢荒正在上演
演唱会偷情事件男主起诉Coldplay,称视频毁了他的生活
贝森特: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面临高额关税
这位著名MAGA人物 与建制派共和党人分道扬镳!
美联储重磅宣布:维持利率不变 未发出9月降息信号
川普称与韩国达成贸易协议 将对韩征收15%关税
女子北京地铁怒斥没人让座 一口一个"在美国"引众怒
彭博:习近平将政治遗产和中国经济 和大坝捆在一起
美国政治生态演变 当特朗普的权撞疼了马斯克的钱
川普宣布对印度征25%关税 并对购买俄能源实施惩罚
豪华游轮提前离港 600游客追船失败 被抛弃在夏威夷
南加豪宅21幼童遭虐:照片曝光触目惊心 男婴颅脑重伤
揭秘“$5500亿美国投资” 为何日本觉得“很划算”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要对普京下狠手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美伦敦会谈到半夜12点 去除消极元素 骨架上添肉

BBC中文网 2025-06-11 11:58:40



中美谈判代表继日内瓦之后,再次于伦敦进行谈判,这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第二轮正式磋商。经过两天的谈判,10日深夜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在达成框架上成功握手”。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宣布对中国实施全面进口关税,中国随即进行反击,双方互相加码,最终关税水平达到最高的145%;5月,两国团队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协议,取消大部分这轮大战中互加的关税,但美国对华新增关税依然保持在接近40%的高位。

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并未立即开展正式贸易谈判,而是进入了互相指责的阶段。中国指责美国在协议签署次日就禁止他国使用华为芯片,并审查和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美国则指责中国未按协议放开稀土出口管制,导致美国汽车制造商生产岌岌可危。

为了打破僵局,中美两国元首在6月5日通话,为本次伦敦会谈奠定基调。从此次会谈的成果来看,依然围绕着落实日内瓦共识,即消除一些壁垒,释放一些善意,在此基础上,双方进行谈判。

谈到半夜12点

中方代表团牵头的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还包括商务部长王文涛、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美方牵头人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以及此次新加入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由于贝森特在会谈第二天提前返回华盛顿参加国会听证会,美方只有卢特尼克和格里尔在磋商结束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会谈首日双方谈了6小时,第二天持续到深夜接近12点,直到达成协议。

卢特尼克强调,如果没有美中领导人的直接对话作为部长级磋商的基础,两国之间达成协议会是非常困难的,但如今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通话,双方都有强烈的驱动力来完成目标,所以伦敦磋商从一早就开始,到很晚才结束。“如果你为特朗普总统工作,你必须把事情做成。我确定,对于中方来说也是一样。”

“去除消极元素”

卢特尼克称,在伦敦会谈中,美中双方先将两国之间“消极的元素除掉了”。

美国对中国的指责是稀土。会谈前,格里尔曾表示:“我们尚未看到某些关键矿物按照约定流向美国。”他补充称,中国继续拖延限制类似于关键矿物和稀土磁铁等。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指责主要集中在稀土禁令上,因为中国并未完全放开稀土出口。

在4月2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之后,中国全面停止了稀土出口。然而,据两国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要求,中国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对美实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在6月9日表示,作为加快稀土出口的交换,美国可能考虑放松近期对中国实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但美方不会调整“最最尖端的英伟达芯片”的对华出口管控。

中国全面停止稀土出口后,表示后续出口需按逐项审批。4月中旬,中国向欧洲企业发放了少量许可。上周,中国向几家美国公司发放了少量稀土出口许可,但全球稀土供应正在急速萎缩。

在伦敦,卢特尼克表示,中国对美国稀土矿物和磁铁的出口限制作为协议框架的“基础部分”将得到解决。

“此外,当稀土无法供应时,美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卢特尼克说,“正如特朗普总统所言,预计这些措施将以平衡的方式解除。”

在中国看来,美国对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出口限制属于“消极元素”。卢特尼克向记者表示,协议也将取消美国近期实施的部分出口限制。

“骨架上有肉”

卢特尼克进一步表示,在5月中旬的日内瓦会谈上,贝森特和格里尔已经完成了构建框架的工作,中美双方领导人也支持这个框架,而本次伦敦磋商的成果就是让框架能够执行,“保证框架的骨架上有肉”。

会后,中美双方分别宣布,双方在原则上达成了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和日内瓦会晤共识的框架,将分别汇报给本国领导人。

Pepperstone研究主管韦斯顿(CHRIS WESTON)表示,“虽然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结果,但标普500期货的反应平淡,离岸人民币和澳元的波动也有限,说明市场对日内瓦协议框架的达成早有预期——细节很关键,尤其是关于稀土出口美国的规模,以及美国生产芯片出口到东方的后续自由度。但目前来看,只要双方谈判的头条消息保持建设性,风险资产就会获得支撑。”

卢特尼克告诉记者,美中双方达成的框架对美国和中国都非常有益,美国和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美方希望通过这个框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应对贸易逆差的问题,推动美国对华贸易增长”。

这一发言也折射了特朗普的核心诉求——降低贸易逆差。

在4月2日“解放日”关税公布前的一个小时,一位白宫高级官员颇为公开地解释:“这些关税是由经济顾问委员会为每个国家量身计算的……他们所使用的模型,是基于这样的概念:我们的贸易逆差,是所有不公平贸易行为、所有作弊总和的结果。”

这一点非常关键,根据白宫的说法,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多于从美国进口,那本身就会被视为是一种“作弊”的行为,因此理应被征收关税,以纠正这种失衡。

这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中美签订的贸易协议中有所体现——按照协议,中国承诺2020和2021两年,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1512亿美元)额外购买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从七年前的贸易谈判来看,中国的红线则是协议中不能涉及对中国法律的修改。这类对红线的设置和触碰,在最近这一顿关税战中再次浮现。路透社援引中国官员称,美国在四月下旬向中方发出的一封信,信中列出了特朗普希望北京采取的针对芬太尼的四项措施,使中美和解变得更为复杂。

信中引用了一份国会报告,指责中方通过对出口商的增值税退税,直接补贴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生产并外销(中方对此予以否认)。该信件寄往外交部、商务部和公安部,要求中方在《人民日报》头版公开报道打击芬太尼前体的行动;通过“党内渠道”向党员传达同样信息;加强对若干化学品的管控;以及深化执法合作。

两位熟悉中方反应的官员向路透社称,尤其是前两项要求被中方视为“傲慢”,认为美方在对其执政体系指手画脚。

“在当前环境下达成的任何新协议,更可能只是一次战术性暂停,而非战略性重置。”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雅各布·冈特此前对BBC表示,由于两党在美中关系上达成了深刻变革的共识,即便特朗普政府希望达成某种更大范围“重大让步”协议,国会也未必会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