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科院发现宜居带有“超级地球” 或存在水与类生命

中科院发现宜居带有“超级地球” 或存在水与类生命

文章来源: Newtalk 于 2025-06-07 12:36: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宇宙上发现有其他生命?中德联合研究团队在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找到一颗质量为地球十倍、可能有类地生命的“超级地球”。

中国《人民日报》报导,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率领的中德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在系外行星探测领域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员在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Kepler—725” 周围,发现一颗位于宜居带的“超级地球”行星“Kepler—725c”。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

这是全球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超级地球”级别的行星。TTV 技术通过精确测量已知行星穿越恒星表面(即凌星)的时间偏移,间接推断出其他未直接观测到的行星存在。

据介绍,“Kepler—725c”围绕一颗名为“Kepler—725”的 G9V 型恒星运行。该恒星与太阳光谱类型相似,但年龄仅为 16亿年,磁场活动更为剧烈。“Kepler—725c”的质量约地球的 10 倍,由于位于该恒星系统的宜居带,被认为其可能存在液态水、具备孕育生命潜力的区域。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顾盛宏指出,最初这颗行星并未被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直接发现。科研团队通过分析该系统中另一颗行星的轨道细微偏差,借助 TTV 反演技术,成功推断并确认这颗“隐藏”的行星。

研究团队成员孙磊磊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拓展我们对类地系外行星的认识,也为未来中国科研团队寻找地球 2.0 提供了新方法。”

此次发现为中国未来的空间天文任务,如空间望远镜探测计划等,提供全新的观测目标和技术支持。研究团队计划将 TTV 反演技术进一步应用到更多类太阳恒星和红矮星的系外行星系统中,寻找更多“藏身”在宜居带中的潜在类地行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她开了一家咖啡馆,却意外成为总理夫人
试管婴儿出生不久确诊肾病综合征:医院被判担责10%
老外也信风水?第一批靠玄学出海的中国人已经赚翻了
29元一晚的“县城招待所”巨头,如今估值570亿
云海肴创始人离世,赵晗和他留下的“遗产”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美国住院医师年薪涨到7.5万美元,为何还不满意?
美工作签证要收10万美元?出境者抢返美 机票飙涨
美大豆协会主席拖拉机上喊话: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习近平女儿信息泄露案:牛腾宇被判14年,父母喊冤5年遭暴力
旅行箱失而复得 “无语哥”:还好在中国 我太幸运了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10国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名单揭晓 包括英法加澳
中国签证9月30日起可线上申请 这些类别不适用
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 主演《暴风圈》在中国遭抵制
川普轰媒体97%负面报导"非言论自由":这根本不合法!
特朗普称普京“让我失望” 克宫回应:他有些情绪化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发禁令 拦员工出境
艺术家在喜马拉雅山脉放烟花?引发巨大环保争议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特朗普出创收新招金卡签证,低档100万美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科院发现宜居带有“超级地球” 或存在水与类生命

Newtalk 2025-06-07 12:36:07



宇宙上发现有其他生命?中德联合研究团队在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找到一颗质量为地球十倍、可能有类地生命的“超级地球”。

中国《人民日报》报导,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率领的中德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在系外行星探测领域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员在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Kepler—725” 周围,发现一颗位于宜居带的“超级地球”行星“Kepler—725c”。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

这是全球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超级地球”级别的行星。TTV 技术通过精确测量已知行星穿越恒星表面(即凌星)的时间偏移,间接推断出其他未直接观测到的行星存在。

据介绍,“Kepler—725c”围绕一颗名为“Kepler—725”的 G9V 型恒星运行。该恒星与太阳光谱类型相似,但年龄仅为 16亿年,磁场活动更为剧烈。“Kepler—725c”的质量约地球的 10 倍,由于位于该恒星系统的宜居带,被认为其可能存在液态水、具备孕育生命潜力的区域。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顾盛宏指出,最初这颗行星并未被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直接发现。科研团队通过分析该系统中另一颗行星的轨道细微偏差,借助 TTV 反演技术,成功推断并确认这颗“隐藏”的行星。

研究团队成员孙磊磊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拓展我们对类地系外行星的认识,也为未来中国科研团队寻找地球 2.0 提供了新方法。”

此次发现为中国未来的空间天文任务,如空间望远镜探测计划等,提供全新的观测目标和技术支持。研究团队计划将 TTV 反演技术进一步应用到更多类太阳恒星和红矮星的系外行星系统中,寻找更多“藏身”在宜居带中的潜在类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