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互信崩解 不再靠“美国保护伞” 欧洲军备扩张意味什么?

互信崩解 不再靠“美国保护伞” 欧洲军备扩张意味什么?

文章来源: nippon.com 于 2025-05-19 08:30: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互信崩解 不再靠“美国保护伞” 欧洲军备扩张意味什么?

撰文:nippon.com

欧洲各国正逐步推动大规模的军备扩张。此举虽是为了因应川普政府日益明显的“疏远欧洲”政策,昔日透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北约)建立的美欧互信连结,已出现剧烈动摇。

文:高畑昭男(nippon.com理事,曾任每日新闻社北美总局长、同社论说副委员长,产经新闻社特别记者兼论说副委员长、白鸥大学教授等,著有《不当“世界警察”的美国》)

  美国的批评引发欧洲强烈反弹

事件起因于今年2月中旬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发表演说,宣称:

欧洲大陆当前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欧洲的)内部问题。

言词之间,猛烈抨击欧洲民主政治之运作方式。



2025年2月14日,德国慕尼黑,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在慕尼黑安全会议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MSC) 上发表演说。(Reuters)

慕尼黑安全会议素来为美欧间重新确认彼此共享价值以及北约同盟意义的讨论场域。然而此次万斯的发言却大相迳庭,除了一再强调“欧洲必须大幅强化自身防卫”之外,其馀言论多数集中于指责欧洲各国。批评欧洲针对不实讯息与仇恨言论所实施的管控措施,斥之为“压制言论自由”。此外,针对即将于次週举行的德国大选,甚至公开袒护极右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引发干涉他国内政之嫌疑。

针对万斯上述言论,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严辞回应“绝不容忍”,欧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亦讥讽此举彷彿是“公然挑衅欧洲”。无论如何,万斯的这场演说无疑暴露出川普政府轻视欧洲的真正立场。

  “再武装计划”

面对美国对欧政策之剧烈转向,最先展开行动的是英国。英国首相施纪贤(Keir Starmer)在万斯演说约10日后的2月25日即表示:

安全保障已步入新的时代。

同时宣布将在2027年以前,将国防经费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相较前任政府所设定之“2030年前”,其目标时间明显提前,并将削减对外援助,宣称:

将启动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持续性国防支出扩张计划。

对此,欧盟亦迅速跟进。英国发表后的次週,欧盟的执行机构──欧洲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即公布名为“欧洲再武装计划”(ReArm Europe Plan)的提案,计划透过建构完善机制,促使会员国共同投资高达8000亿欧元以进行军事防卫。

该提案随即在欧盟高峰会上获得批准。欧洲执委会于3月19日发表防卫白皮书,明文表示:

至2030年以前,欧洲将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积极强化自身防卫能力。

并详细说明再武装计划之具体内涵。白皮书中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秩序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剧烈变动,美国的战略重心正逐步转向亚洲,欧洲已然面临必须重建自身军备之紧要关头。”

白皮书更具体提出7大重点领域,包括:防空与导弹防御、精密砲击系统、导弹及弹头、无人机(无人航空载具)、机动与运输能力、人工智能(AI)与网络电子作战能力、重要基础设施防护。为了达到在欧盟境内共同大量採购之目的,将致力于建构欧洲防卫产业市场,建立供应链,扩大相关领域之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欧盟财政纪律,各会员国原本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于一定范围之内,但此次特别允许国防支出超出规定之限制,将可以超过的额度放宽至GDP的1.5%。此外,欧盟更创设称为“欧洲安全保障行动”(SAFE)的特别债券发行机制,以市场募集资金的方式融资给各会员国,计划于5年内全面推动再武装计划,彰显欧盟重整军备之决心。

  自主的“核保护伞”

在核威慑领域方面,欧洲亦出现前所未有之动向。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于3月5日宣布,将于6月前启动与欧洲各国的战略性协商,讨论将法国的“核保护伞”(延伸性核威慑)扩展至全欧洲之可能性。

马克龙强调:

欧洲的未来,不应由华盛顿或莫斯科决定。

此次构想,据传是回应德国次任总理候选人、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党魁梅尔茨(Friedrich Merz)的呼吁。

长久以来,欧洲在终极的安全保障上,一直仰赖透过北约所提供之美国“核保护伞”。然而,美俄两国各自拥有超过5000枚核弹头,相较之下法国仅有约290枚,规模悬殊。即便如此,若由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自主核保护伞构想得以落实,将标志著北约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因此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政府强烈反对,宣称此举将对俄国构成“重大威胁”。

  信任崩解的危机亦迫在眉睫

依循欧盟白皮书与相关防卫计划,国境与俄罗斯接壤的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接连推出强化国防之政策,因乌克兰战争而新加入北约的瑞典与芬兰,亦相继宣布大幅扩增国防预算的计划。此外,向来在加强防卫方面态度消极的德国,此次亦果断修正基本法,推动被称作“战后最大规模的财政改革”,开启一条大幅提高防卫经费及强化乌克兰支援之路。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欧洲当前澎湃涌现的军备扩张浪潮,大半为川普政府强硬施压下的产物。特别是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发言,一反过往美欧共享之自由、民主主义等价值与信念,对欧洲国家做出猛烈且断然的批判。由此,欧洲对美国萌生出深层的不信任感,已不仅限于安全保障层面。

凝聚成北约的跨大西洋同盟,不仅止于军事同盟,冷战初期更包含捍卫自由民主,以对抗极权主义风暴的“价值共同体”之意涵。美国战略专家指出:

欧洲已不再信任美国对欧洲防卫的承诺,美欧互信的瓦解,将使北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疑虑。

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区域并非坏事,但若因此导致丧失北约的有效性与可信性,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区域各国而言,在制衡中国等层面,亦将构成难以忽视的损失。对于如何修复美欧之间的互信,日本亦应保持高度警觉并持续关注。

查看评论(9)

24小时热点排行

黄石公园惨烈车祸死者身份公布:4名中国人 2华人….
“爬山神器”红遍中国各大景区,生产企业直接爆单了
34岁华裔大码女模登封面,引发网络上关于“美”的争议
她毒杀约40名黑帮成员为家人报仇:手法却出人意料
吹牛老爹18岁双胞胎女儿赴舞会,被男友抱像美人鱼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财长:沃尔玛会“咽下部分关税”
经济学人:万亿关税梦终将落空 还会更依赖中国货
小川普质疑拜登任内隐瞒罹癌!矛头对准前第一夫人
网红开橡皮艇到台湾 登岸插五星旗 喊"活捉赖清德"
风向变了:国家重提过紧日子,发生了什么事?
北理工帅哥院长出轨同性男生 遭举报后轻生身亡
CNN:华尔街若再现“抛售美国”潮 局势恐不乐观
川普“大又美法案”惊险过关:自家人不挺 党内严重分歧
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纽约时报:拜登的悲剧,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被中国影响 各国考虑更强硬态度应对川普关税
超乎想像的强!全球成长最快经济体出炉 远超中美欧
疑因错过航班耽误孩子考公,女子坐地哭、下跪磕头
报复社会事件频传 北京广州同日传出无差别攻击
美国之音1/3员工被裁 其中很多移民必须离开美国
华尔街日报:川普想把工厂带回美国 但美国人想干吗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互信崩解 不再靠“美国保护伞” 欧洲军备扩张意味什么?

nippon.com 2025-05-19 08:30:12



互信崩解 不再靠“美国保护伞” 欧洲军备扩张意味什么?

撰文:nippon.com

欧洲各国正逐步推动大规模的军备扩张。此举虽是为了因应川普政府日益明显的“疏远欧洲”政策,昔日透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北约)建立的美欧互信连结,已出现剧烈动摇。

文:高畑昭男(nippon.com理事,曾任每日新闻社北美总局长、同社论说副委员长,产经新闻社特别记者兼论说副委员长、白鸥大学教授等,著有《不当“世界警察”的美国》)

  美国的批评引发欧洲强烈反弹

事件起因于今年2月中旬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发表演说,宣称:

欧洲大陆当前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欧洲的)内部问题。

言词之间,猛烈抨击欧洲民主政治之运作方式。



2025年2月14日,德国慕尼黑,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在慕尼黑安全会议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MSC) 上发表演说。(Reuters)

慕尼黑安全会议素来为美欧间重新确认彼此共享价值以及北约同盟意义的讨论场域。然而此次万斯的发言却大相迳庭,除了一再强调“欧洲必须大幅强化自身防卫”之外,其馀言论多数集中于指责欧洲各国。批评欧洲针对不实讯息与仇恨言论所实施的管控措施,斥之为“压制言论自由”。此外,针对即将于次週举行的德国大选,甚至公开袒护极右政党“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引发干涉他国内政之嫌疑。

针对万斯上述言论,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严辞回应“绝不容忍”,欧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亦讥讽此举彷彿是“公然挑衅欧洲”。无论如何,万斯的这场演说无疑暴露出川普政府轻视欧洲的真正立场。

  “再武装计划”

面对美国对欧政策之剧烈转向,最先展开行动的是英国。英国首相施纪贤(Keir Starmer)在万斯演说约10日后的2月25日即表示:

安全保障已步入新的时代。

同时宣布将在2027年以前,将国防经费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相较前任政府所设定之“2030年前”,其目标时间明显提前,并将削减对外援助,宣称:

将启动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持续性国防支出扩张计划。

对此,欧盟亦迅速跟进。英国发表后的次週,欧盟的执行机构──欧洲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即公布名为“欧洲再武装计划”(ReArm Europe Plan)的提案,计划透过建构完善机制,促使会员国共同投资高达8000亿欧元以进行军事防卫。

该提案随即在欧盟高峰会上获得批准。欧洲执委会于3月19日发表防卫白皮书,明文表示:

至2030年以前,欧洲将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积极强化自身防卫能力。

并详细说明再武装计划之具体内涵。白皮书中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秩序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剧烈变动,美国的战略重心正逐步转向亚洲,欧洲已然面临必须重建自身军备之紧要关头。”

白皮书更具体提出7大重点领域,包括:防空与导弹防御、精密砲击系统、导弹及弹头、无人机(无人航空载具)、机动与运输能力、人工智能(AI)与网络电子作战能力、重要基础设施防护。为了达到在欧盟境内共同大量採购之目的,将致力于建构欧洲防卫产业市场,建立供应链,扩大相关领域之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欧盟财政纪律,各会员国原本必须将财政赤字控制于一定范围之内,但此次特别允许国防支出超出规定之限制,将可以超过的额度放宽至GDP的1.5%。此外,欧盟更创设称为“欧洲安全保障行动”(SAFE)的特别债券发行机制,以市场募集资金的方式融资给各会员国,计划于5年内全面推动再武装计划,彰显欧盟重整军备之决心。

  自主的“核保护伞”

在核威慑领域方面,欧洲亦出现前所未有之动向。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于3月5日宣布,将于6月前启动与欧洲各国的战略性协商,讨论将法国的“核保护伞”(延伸性核威慑)扩展至全欧洲之可能性。

马克龙强调:

欧洲的未来,不应由华盛顿或莫斯科决定。

此次构想,据传是回应德国次任总理候选人、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党魁梅尔茨(Friedrich Merz)的呼吁。

长久以来,欧洲在终极的安全保障上,一直仰赖透过北约所提供之美国“核保护伞”。然而,美俄两国各自拥有超过5000枚核弹头,相较之下法国仅有约290枚,规模悬殊。即便如此,若由法德两国主导的欧洲自主核保护伞构想得以落实,将标志著北约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因此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政府强烈反对,宣称此举将对俄国构成“重大威胁”。

  信任崩解的危机亦迫在眉睫

依循欧盟白皮书与相关防卫计划,国境与俄罗斯接壤的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波兰接连推出强化国防之政策,因乌克兰战争而新加入北约的瑞典与芬兰,亦相继宣布大幅扩增国防预算的计划。此外,向来在加强防卫方面态度消极的德国,此次亦果断修正基本法,推动被称作“战后最大规模的财政改革”,开启一条大幅提高防卫经费及强化乌克兰支援之路。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欧洲当前澎湃涌现的军备扩张浪潮,大半为川普政府强硬施压下的产物。特别是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发言,一反过往美欧共享之自由、民主主义等价值与信念,对欧洲国家做出猛烈且断然的批判。由此,欧洲对美国萌生出深层的不信任感,已不仅限于安全保障层面。

凝聚成北约的跨大西洋同盟,不仅止于军事同盟,冷战初期更包含捍卫自由民主,以对抗极权主义风暴的“价值共同体”之意涵。美国战略专家指出:

欧洲已不再信任美国对欧洲防卫的承诺,美欧互信的瓦解,将使北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疑虑。

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区域并非坏事,但若因此导致丧失北约的有效性与可信性,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区域各国而言,在制衡中国等层面,亦将构成难以忽视的损失。对于如何修复美欧之间的互信,日本亦应保持高度警觉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