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10万和解背后的追问

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10万和解背后的追问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25-05-16 10:05: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两天,全网都被“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的事情吵翻了!

什么情况?重病老人银行存折5万,家属去取钱治病,被工作人员告知需本人到场,无奈只得把老人抬到现场,或许是办理业务过程太过繁琐,老人不幸病发当场死亡。

事件一经发布,就是一边倒的怒骂,银行不够人性化,各种条条框框刁难老百姓。更有甚者,质疑银行违规操作,致人死亡。然而,事情又在今天迎来大反转。

农行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三点重要信息:

第一,老人大女儿携带存折及双方身份证到农行取款,因连续三次输错密码,账户被锁定,柜员告知需本人到场重置密码,此时老人大女儿未提及母亲病重。

第二,家属用轮椅将已昏迷的老人推至银行,柜员发现老人身体状况,迅速带领来到柜台的绿色通道。

第三,内勤行长现场建议,“可提供上门服务或直接划款至医院账户”,但家属拒绝。随后再提议“先送医,留一人办手续”,家属再次拒绝。

这么一看,银行工作人员确实没犯什么错,依规办事,绿色通道也有,该建议的一个没差。唯一可以探讨的,就只有家属是否告诉银行工作人员家属病重?银行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帮助家属申请上门服务?

然而,对于银行的说法,家属并不认同。死者的侄子表示,“确有告诉银行工作人员老人病情重,只是没有讲清楚老人得的是什么病,病得有多严重,而银行方面也没有主动告知有上门服务的政策”。

“至于银行方面说,可以直接打款到医院账户,那是要建立在有医院出具情况说明的前提下的,可当时老人已经从原来的医院出来了,新的医院还没有联系好,无法开具情况说明”。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双方可谓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信谁?银行又要怎么自证清白?

其实很简单,放出监控视频不就好了?毕竟根据规定,银行监控在营业区域是无盲区、无死角的,有银行工作人员说,监控不允许储户查看,那是纯扯淡。

但这个监控啊,大家确实是看不到了,因为双方已经“大和解”,银行将负责老人的丧葬事宜,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家属接受签下协议。

事件到此,也就彻底结束了!谁是谁非,谁说的是实话,外人不知道全貌,也不好评说。不过,有两个事,队长还是忍不住要提一下。

第一,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谁来守护?“合规”为何成了“杀人刀”?

2024年数据显示,仅23%银行网点常态化提供上门服务,平均响应时间4.7个工作日,远超监管要求的24小时。而中国60岁以上老人银行服务投诉量年增17%,多集中在突发疾病应急处理、代办业务纠纷等领域。

说白了,尽管银行有对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但柜员仍机械执行规定,未主动启动应急机制。更有甚者,不少银行将身份核验责任,转嫁给垂危客户,如2023年广州某银行要求昏迷患者家属公证继承,2024年上海某支行坚持癌症晚期患者视频认证。

第二,“息事宁人”,是否掩盖系统性责任?

支付10万元慰问金,银行之所以会作出这个决策,一方面是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另一方面估计也有“息事宁人”的意思,毕竟只要事情一闹大,吃亏多的肯定是银行方,即便占理也一样,难免会被吹毛求疵。

可话说回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就是碰瓷”,你有理却妥协赔偿,就是助长歪风邪气。反过来也是一样,银行若是过错方,10万“人道补偿”就轻易把事情摆平,整改变革一个不提,那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又由谁来守护?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全球甲状腺癌病例日益增多,为什么?
AI泡沫破裂"所有公司"都难逃一劫!Google执行长示警
日本71岁女儿杀死102岁母亲震惊全国 称“我太累了”
前财长辞职:向爱泼斯坦请教追求中国美女教授
国际模特大赛“丰腴大妈”夺冠 全网炸锅:选丈母娘?




24小时讨论排行

武吓日本!中自今起于黄海8天实弹射击 距九州仅900公里
中日会晤:中方官员双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头听训…
427-1!众院压倒性通过 要求公布爱泼斯坦文件
拒镇压学生!六四抗命军长徐勤先受审照首曝光
中国游客取消赴日,专家预测:日本经济损失"恐达1.7兆"
美退将:中国反常行为,逼日本说出真心话
特大桥轰然垮塌,基建神话后的巨大黑洞!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日本官员低头听中方讲话,胡锡进很高兴,评论区很清醒
关于爱泼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态度突然反转幕后
美国数学危机:学生不会算 老师不会教 体制不肯改!
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 邮轮曝光 约148万/人
“没剪刀”为何成热梗?女游客向酒店借剪刀引发热议
援乌铁路被炸?波兰惊现“史无前例”破坏活动 矛头直指俄
美智库倡台湾能源船只“挂美国旗” 由美军舰护航
川普“像猪叫”?怒骂某国“犯蠢、重谈贸易协议”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10万和解背后的追问

凤凰网 2025-05-16 10:05:13

这两天,全网都被“重病老人银行取款身亡”的事情吵翻了!

什么情况?重病老人银行存折5万,家属去取钱治病,被工作人员告知需本人到场,无奈只得把老人抬到现场,或许是办理业务过程太过繁琐,老人不幸病发当场死亡。

事件一经发布,就是一边倒的怒骂,银行不够人性化,各种条条框框刁难老百姓。更有甚者,质疑银行违规操作,致人死亡。然而,事情又在今天迎来大反转。

农行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三点重要信息:

第一,老人大女儿携带存折及双方身份证到农行取款,因连续三次输错密码,账户被锁定,柜员告知需本人到场重置密码,此时老人大女儿未提及母亲病重。

第二,家属用轮椅将已昏迷的老人推至银行,柜员发现老人身体状况,迅速带领来到柜台的绿色通道。

第三,内勤行长现场建议,“可提供上门服务或直接划款至医院账户”,但家属拒绝。随后再提议“先送医,留一人办手续”,家属再次拒绝。

这么一看,银行工作人员确实没犯什么错,依规办事,绿色通道也有,该建议的一个没差。唯一可以探讨的,就只有家属是否告诉银行工作人员家属病重?银行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帮助家属申请上门服务?

然而,对于银行的说法,家属并不认同。死者的侄子表示,“确有告诉银行工作人员老人病情重,只是没有讲清楚老人得的是什么病,病得有多严重,而银行方面也没有主动告知有上门服务的政策”。

“至于银行方面说,可以直接打款到医院账户,那是要建立在有医院出具情况说明的前提下的,可当时老人已经从原来的医院出来了,新的医院还没有联系好,无法开具情况说明”。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双方可谓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信谁?银行又要怎么自证清白?

其实很简单,放出监控视频不就好了?毕竟根据规定,银行监控在营业区域是无盲区、无死角的,有银行工作人员说,监控不允许储户查看,那是纯扯淡。

但这个监控啊,大家确实是看不到了,因为双方已经“大和解”,银行将负责老人的丧葬事宜,以慰问金的形式,向家属支付10万元,家属接受签下协议。

事件到此,也就彻底结束了!谁是谁非,谁说的是实话,外人不知道全貌,也不好评说。不过,有两个事,队长还是忍不住要提一下。

第一,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谁来守护?“合规”为何成了“杀人刀”?

2024年数据显示,仅23%银行网点常态化提供上门服务,平均响应时间4.7个工作日,远超监管要求的24小时。而中国60岁以上老人银行服务投诉量年增17%,多集中在突发疾病应急处理、代办业务纠纷等领域。

说白了,尽管银行有对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但柜员仍机械执行规定,未主动启动应急机制。更有甚者,不少银行将身份核验责任,转嫁给垂危客户,如2023年广州某银行要求昏迷患者家属公证继承,2024年上海某支行坚持癌症晚期患者视频认证。

第二,“息事宁人”,是否掩盖系统性责任?

支付10万元慰问金,银行之所以会作出这个决策,一方面是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另一方面估计也有“息事宁人”的意思,毕竟只要事情一闹大,吃亏多的肯定是银行方,即便占理也一样,难免会被吹毛求疵。

可话说回来,“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就是碰瓷”,你有理却妥协赔偿,就是助长歪风邪气。反过来也是一样,银行若是过错方,10万“人道补偿”就轻易把事情摆平,整改变革一个不提,那弱势群体的金融安全,又由谁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