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这个高度老龄化的社会中,“老老介護”(老人照顾老人)已成为一种普遍却隐秘的危机。2025年11月17日,一起震惊全国的案件在东京地裁立川支部宣判:71岁妇女小峰阳子因杀害其102岁母亲小峰福子而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小峰阳子,71岁,无业,独居于东京国立市北区一栋老旧的木造住宅中。这座城市以安静的住宅区闻名,却也隐藏着许多高龄独居者的身影。小峰的母亲,小峰福子就是其中一位,她生于1922年,享年102岁。
她曾是典型的日本战后主妇,一生操持家务,直至晚年才步入长寿的“高龄社会”。福子于2012年左右开始出现认知症(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足腰无力,行动不便。从那时起,阳子便开始了漫长的“老老介護”生涯。
阳子的家庭结构简单却支离破碎。她是独生女,早年丧偶,无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分担责任。丈夫去世后,她一度在当地超市打零工维持生计,但随着母亲的病情恶化,她于2010年代初辞职,全职在家护理。
12年来,阳子几乎没有外出社交,生活圈子仅限于家附近的超市和社区诊所。法庭记录显示,阳子曾尝试寻求外部帮助:她聘请过护理经理(ケアマネージャー),并申请了日本的“介護保险”制度下的服务。但这些支持有限——每周仅提供几次短期访视护理,但无法覆盖日常琐碎。
福子的病情逐步加重。早期,她还能自理基本生活,但到2020年后,认知症进入中后期:记忆力衰退、反复询问同一问题,甚至出现轻微的幻觉。阳子在被告人审讯中回忆:“五年前开始,妈妈刚吃完饭就问‘饭好了吗?’,我说的话她听不懂。我觉得自己像在和影子对话。”
更严峻的是,福子的行动力下降,她拒绝使用纸尿裤,坚持“自己上厕所”。阳子腰椎早已劳损,却每天需多次扶她起床、移动,这让她夜不能寐。经济上,两人靠养老金度日,每月收入不足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000元),勉强支付水电和药品,却无力负担全职护理员。
阳子的性格内向而坚韧。她在法庭上自述,从未怨恨母亲:“介護不是负担,我爱妈妈。但孤独感越来越强,像被世界遗忘。”邻居回忆,阳子偶尔会推着轮椅带福子散步,但更多时候是闭门不出。
她带着母亲参加过几次社区互助活动,但高龄者互助会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提供实质援助。
这种“隐形孤立”,正是老老介護的典型特征:护理者表面坚强,内心却在无声崩塌。
2024年夏天,福子的状况急转直下。认知症发作,她拒绝使用纸尿裤,坚持自行如厕,导致阳子每天需至少20次扶抬去洗手间,使得她的腰伤复发,行动迟缓。
案发前一天晚上,福子从床上跌落,阳子独自无法扶起,只能拨打119急救电话。救护队赶到后,帮助将福子送回床上,但临走时一句“119不是日常护理,下次别打了,本职工作不是这个”。这句话如晴天霹雳,阳子在法庭上哽咽:“我以为119是最后的救命稻草,结果他们也拒绝了。我想,谁还能帮我?没人了。”
7月22日凌晨,福子再次跌落床下。这次,阳子尝试了三次,都因腰痛失败。她跪在地上,“我不行了,”她后来对警察说,“杀掉妈妈,自己也死掉吧。”在绝望的冲动下,阳子从抽屉中取出塑料绳,缠绕在福子的脖子上。福子没有剧烈挣扎——高龄和虚弱让她很快窒息。整个过程仅几分钟,阳子则坐在一旁,泪流满面。
事毕,阳子没有逃避。她拨通110报警电话:
-?警察:喂,这里是110。
- 阳子:现在,我把妈妈杀了。
-?警察:什么?在哪里?
- 阳子:国立市北区××番地。妈妈102岁,她……我用绳子勒的。
-?警察:有什么麻烦吗?
-?阳子:厕所,一次又一次。我腰痛得带不动她。纸尿裤也不肯。已经到极限了。
警察赶到时,阳子双手举起,毫无抵抗。她被捕时喃喃:“对不起,妈妈。我是坏女儿。”法医鉴定确认,福子死于机械性窒息,无其他外伤。现场无自杀迹象,阳子未企图抹除证据。这通自首电话,成为法庭认定其“悔罪态度良好”的关键证据。

案件于2025年11月5日开庭,由东京地裁立川支部的裁判员制度审理(即陪审团式审判)。阳子作为被告,首次出庭时身穿灰色囚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她对检察官陈述的起诉内容——“杀人罪”,她简短回应:“いありません”(没错)。
检方承认阳子遭受了长期看护负担,但强调“犯行方式恶劣,杀意坚定”。具体而言,阳子使用塑料绳反复勒紧,确保死亡;事前无暴力史,福子未有虐待行为,故“非典型看护疲累,而是情绪失控的犯罪”。检察官在11月11日法庭审判中求刑8年徒刑:“被告有足够时间反省,却选择结束生命。这对社会是警示。”
阳子律师团队提交了医疗报告:阳子腰椎间盘突出,伴随抑郁症;福子认知症评分高达7级(重度)。他们称:“12年单人看护,相当于慢性折磨。事件前一周,介助频率暴增至每日30次,超出被告体能极限。119拒绝后,她陷入一人应对的妄想,导致冲动犯行。”证人包括护理经理,她描述福子“顽固”,常拒绝援助。
法庭上,裁判长杉山正明询问阳子:“杀意何时产生?”阳子低头:“119挂电话后,我觉得全世界抛弃了我。只有杀掉妈妈,才能解脱。我们一起去另一个世界。”裁判长追问:“讨厌看护工作吗?”她摇头:“不,妈妈是我的一切。只是……太累了。”最后,裁判长问:“现在对母亲的感觉?”阳子泪崩:“让她死得那么惨,我对不起她。”
审理持续两周,焦点在“杀意强度”与“情状酌量”间平衡。
2025年11月17日下午3时,法庭挤满媒体和旁听者。杉山裁判长宣读判决:“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附加保护观察。”阳子闻言,微微点头:明白了。
裁判长讲述了判决理由:一方面,承认“犯行恶质”——使用绳索确保证死,杀意“强固”。另一方面,重申情状:“长年看护积累疲劳,事件前负担急剧增加,超出被告应对能力。此案不可脱离12年看护背景,同情余地极大。”
日本刑法对“冲动杀”有酌量空间,尤其看护案件。过去5年,类似判例中,缓刑率达70%。但批评者认为,“太轻”,忽略了生命价值。
小峰案不是个案,而是日本“超高龄社会”的缩影。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38%,预计2030年超40%。厚劳省调查显示,2024年“老老介護”家庭达250万户,护理者平均年龄72岁。其中,20%报告“极限状态”,5%有自杀念头。
日本“介護保险”覆盖率高,但服务时长有限——每周仅10-20小时,无法减轻家庭看护者疲惫。二是人力短缺。护理员缺口达50万,平均薪资低(月均25万日元),年轻人避之不及。
另外日本强调“孝道”,许多高龄子女不愿送母入院,宁愿“在家死守”。但过长时间的看护,超过了自己的心理门槛,导致此类案件频发。
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亲属因看护虐待致65岁以上老人死亡的案件超247起,平均每8天一宗“介護杀戮”。
如2025年福冈案:59岁松本顺治弑杀87岁父、88岁母,仅因“看动漫被打断”。他本是看护者,却因琐碎积怨,将尸藏冰箱逃亡。警方称,其精神已扭曲,反映“重压看护”下的精神崩坏。




日本网民在雅虎论坛发帖评论此案:“家无援手,24小时无休,谁不崩溃?”如果没有社会介入减轻负担,日本杀老风潮只会愈演愈烈。
?

小峰阳子,71岁,无业,独居于东京国立市北区一栋老旧的木造住宅中。这座城市以安静的住宅区闻名,却也隐藏着许多高龄独居者的身影。小峰的母亲,小峰福子就是其中一位,她生于1922年,享年102岁。
她曾是典型的日本战后主妇,一生操持家务,直至晚年才步入长寿的“高龄社会”。福子于2012年左右开始出现认知症(阿尔茨海默病)症状,足腰无力,行动不便。从那时起,阳子便开始了漫长的“老老介護”生涯。
阳子的家庭结构简单却支离破碎。她是独生女,早年丧偶,无子女,也没有兄弟姐妹分担责任。丈夫去世后,她一度在当地超市打零工维持生计,但随着母亲的病情恶化,她于2010年代初辞职,全职在家护理。
12年来,阳子几乎没有外出社交,生活圈子仅限于家附近的超市和社区诊所。法庭记录显示,阳子曾尝试寻求外部帮助:她聘请过护理经理(ケアマネージャー),并申请了日本的“介護保险”制度下的服务。但这些支持有限——每周仅提供几次短期访视护理,但无法覆盖日常琐碎。
福子的病情逐步加重。早期,她还能自理基本生活,但到2020年后,认知症进入中后期:记忆力衰退、反复询问同一问题,甚至出现轻微的幻觉。阳子在被告人审讯中回忆:“五年前开始,妈妈刚吃完饭就问‘饭好了吗?’,我说的话她听不懂。我觉得自己像在和影子对话。”
更严峻的是,福子的行动力下降,她拒绝使用纸尿裤,坚持“自己上厕所”。阳子腰椎早已劳损,却每天需多次扶她起床、移动,这让她夜不能寐。经济上,两人靠养老金度日,每月收入不足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000元),勉强支付水电和药品,却无力负担全职护理员。
阳子的性格内向而坚韧。她在法庭上自述,从未怨恨母亲:“介護不是负担,我爱妈妈。但孤独感越来越强,像被世界遗忘。”邻居回忆,阳子偶尔会推着轮椅带福子散步,但更多时候是闭门不出。
她带着母亲参加过几次社区互助活动,但高龄者互助会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提供实质援助。
这种“隐形孤立”,正是老老介護的典型特征:护理者表面坚强,内心却在无声崩塌。
2024年夏天,福子的状况急转直下。认知症发作,她拒绝使用纸尿裤,坚持自行如厕,导致阳子每天需至少20次扶抬去洗手间,使得她的腰伤复发,行动迟缓。
案发前一天晚上,福子从床上跌落,阳子独自无法扶起,只能拨打119急救电话。救护队赶到后,帮助将福子送回床上,但临走时一句“119不是日常护理,下次别打了,本职工作不是这个”。这句话如晴天霹雳,阳子在法庭上哽咽:“我以为119是最后的救命稻草,结果他们也拒绝了。我想,谁还能帮我?没人了。”
7月22日凌晨,福子再次跌落床下。这次,阳子尝试了三次,都因腰痛失败。她跪在地上,“我不行了,”她后来对警察说,“杀掉妈妈,自己也死掉吧。”在绝望的冲动下,阳子从抽屉中取出塑料绳,缠绕在福子的脖子上。福子没有剧烈挣扎——高龄和虚弱让她很快窒息。整个过程仅几分钟,阳子则坐在一旁,泪流满面。
事毕,阳子没有逃避。她拨通110报警电话:
-?警察:喂,这里是110。
- 阳子:现在,我把妈妈杀了。
-?警察:什么?在哪里?
- 阳子:国立市北区××番地。妈妈102岁,她……我用绳子勒的。
-?警察:有什么麻烦吗?
-?阳子:厕所,一次又一次。我腰痛得带不动她。纸尿裤也不肯。已经到极限了。
警察赶到时,阳子双手举起,毫无抵抗。她被捕时喃喃:“对不起,妈妈。我是坏女儿。”法医鉴定确认,福子死于机械性窒息,无其他外伤。现场无自杀迹象,阳子未企图抹除证据。这通自首电话,成为法庭认定其“悔罪态度良好”的关键证据。

案件于2025年11月5日开庭,由东京地裁立川支部的裁判员制度审理(即陪审团式审判)。阳子作为被告,首次出庭时身穿灰色囚服,头发花白,步履蹒跚。她对检察官陈述的起诉内容——“杀人罪”,她简短回应:“いありません”(没错)。
检方承认阳子遭受了长期看护负担,但强调“犯行方式恶劣,杀意坚定”。具体而言,阳子使用塑料绳反复勒紧,确保死亡;事前无暴力史,福子未有虐待行为,故“非典型看护疲累,而是情绪失控的犯罪”。检察官在11月11日法庭审判中求刑8年徒刑:“被告有足够时间反省,却选择结束生命。这对社会是警示。”
阳子律师团队提交了医疗报告:阳子腰椎间盘突出,伴随抑郁症;福子认知症评分高达7级(重度)。他们称:“12年单人看护,相当于慢性折磨。事件前一周,介助频率暴增至每日30次,超出被告体能极限。119拒绝后,她陷入一人应对的妄想,导致冲动犯行。”证人包括护理经理,她描述福子“顽固”,常拒绝援助。
法庭上,裁判长杉山正明询问阳子:“杀意何时产生?”阳子低头:“119挂电话后,我觉得全世界抛弃了我。只有杀掉妈妈,才能解脱。我们一起去另一个世界。”裁判长追问:“讨厌看护工作吗?”她摇头:“不,妈妈是我的一切。只是……太累了。”最后,裁判长问:“现在对母亲的感觉?”阳子泪崩:“让她死得那么惨,我对不起她。”
审理持续两周,焦点在“杀意强度”与“情状酌量”间平衡。
2025年11月17日下午3时,法庭挤满媒体和旁听者。杉山裁判长宣读判决:“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附加保护观察。”阳子闻言,微微点头:明白了。
裁判长讲述了判决理由:一方面,承认“犯行恶质”——使用绳索确保证死,杀意“强固”。另一方面,重申情状:“长年看护积累疲劳,事件前负担急剧增加,超出被告应对能力。此案不可脱离12年看护背景,同情余地极大。”
日本刑法对“冲动杀”有酌量空间,尤其看护案件。过去5年,类似判例中,缓刑率达70%。但批评者认为,“太轻”,忽略了生命价值。
小峰案不是个案,而是日本“超高龄社会”的缩影。202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38%,预计2030年超40%。厚劳省调查显示,2024年“老老介護”家庭达250万户,护理者平均年龄72岁。其中,20%报告“极限状态”,5%有自杀念头。
日本“介護保险”覆盖率高,但服务时长有限——每周仅10-20小时,无法减轻家庭看护者疲惫。二是人力短缺。护理员缺口达50万,平均薪资低(月均25万日元),年轻人避之不及。
另外日本强调“孝道”,许多高龄子女不愿送母入院,宁愿“在家死守”。但过长时间的看护,超过了自己的心理门槛,导致此类案件频发。
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亲属因看护虐待致65岁以上老人死亡的案件超247起,平均每8天一宗“介護杀戮”。
如2025年福冈案:59岁松本顺治弑杀87岁父、88岁母,仅因“看动漫被打断”。他本是看护者,却因琐碎积怨,将尸藏冰箱逃亡。警方称,其精神已扭曲,反映“重压看护”下的精神崩坏。




日本网民在雅虎论坛发帖评论此案:“家无援手,24小时无休,谁不崩溃?”如果没有社会介入减轻负担,日本杀老风潮只会愈演愈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