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
看他吃饭怎么用碗和碟。
有网友聚餐时发现,当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就能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南北方人对碗和碟的用途不太一样,北方人习惯将菜夹到碟子里吃,而南方人菜都放碗里,碟子专门用来放吃剩的食物残渣。
图源:小红书@778、@土豆丝儿公主(已获授权)
各个地方的网友纷纷现身说法。有北方网友表示,他们的碗是用来喝汤的,碟子是吃菜用的。而南方人却认为菜应该放碗里,碟子用来盛放吃剩的垃圾,比如骨头、鱼刺等等。
图源:抖音评论区截图
碗和碟子的用法真的有讲究吗?
北方用碟,南方用碗?
在碗和碟的具体用法上,南北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南北方饮食器具的差异性研究》一文提出,北方的饮食器具阔大宽敞,器型低矮,呈横向扩张趋势;而南方的饮食器具则显得小巧可爱,器型微深,呈纵向延伸趋势。按照这样的说法,大致可以粗略地认为,北方饮食器具更偏向碟子,南方的则是碗。
从不少影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能看出南北使用碗碟的差异。
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就把菜夹到碟子里吃。
图源:《末代皇帝》截图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在北京吃涮羊肉时,将羊肉全部捞到碟子中,淋上酱料后端起碟子直接开吃,他还表示这种吃法“很痛快”。
图源:《觉醒年代》截图
到了南方,北方人用来装菜的碟子,可能会被南方人用来装鱼刺和骨头。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中,男主由香港演员钟汉良饰演,他夹起菜直接就放碗里,旁边的碟子装的是鱼刺。
图源:《何以笙箫默》截图
综艺《哈哈哈哈哈第三季》中作为广东人的陈哲远同样用碗装菜,用碟装残渣。他夹起一块鱼肉本想放碟子里但又觉得不妥,最后还是决定先把碗里的汤倒在碟子里,再把鱼放碗中。
图源:《哈哈哈哈哈第三季》
在同一部电视剧中,也能看到来自南方和北方的演员不同的碗碟使用习惯。
电视剧《我可能遇到了救星》中,饰演男主的曾舜晞来自广东,他的碗放在碟子上,碟子成了碗垫,而饰演女主的梁洁是河北人,她直接拿碟子放菜吃。
图源:《我可能遇到了救星》截图
可以看出,北方人只是把菜放到碟子里,那米饭呢?大多数情况米饭依然盛到碗里,为的是保持米饭的清爽干净,以免吸上菜肴的汤汁。不过也有例外,有的人就喜欢把饭菜都一股脑盛到碟子里,直接拿着碟子吃饭。
综艺《现在就出发第二季》里,来自黑龙江的沈腾和来自山东的宋亚轩都用碟子盛米饭,夹的菜也是直接夹到碟子里,而来自浙江的王安宇则是用碗盛饭和夹菜。
图源:《现在就出发第二季》
“南碗北碟”并不是绝对的。
有网友表示,自己原本是北方人,习惯用碟子夹菜吃,后来在南方工作后便改成用碗,等再次回到北方时,发现自己的用餐习惯早已“南方化”。也有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到南方入乡随俗,改用碗还是不太习惯,甚至觉得吃饭失去了幸福感。
图源:小红书@可爱的我(社畜版、@一颗莲子(已获授权)
那么问题来了,北方的朋友们碟子用来放菜,那骨头、鱼刺放哪里?
“一碟两用”最省事,一半吃菜,一半放骨头,完全不碍事,在饭店里用餐碟子脏了也能随时换。当然也可以在桌上垫纸巾,作为临时放食物残渣的地方,或者干脆直接拿碗来装残渣也未尝不可。如果是在自己家,也可以直接扔桌上,最后统一收拾。
图源:抖音评论区截图
为什么南北方的碗碟使用差异会这么大?
为啥北方用碟、南方用碗?
碗和碟用法的多元可能得益于餐具的多样性,一套餐具往往包含碗、碟子、杯子、勺子、筷子等。不过这种成套餐具并不是现代人首创,古代人早已开始使用成套餐具,而且餐具种类还更丰富。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套汉代木胎彩绘餐具包括漆案1个、漆盘5个、耳杯一个、卮杯(即酒杯)2个及竹筷1双,这些餐具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器具,只供一个人使用。不过具体怎么用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仅按用途把它们分为盛食具、进食具、储食具三种。
图源:木胎彩绘漆案|图源:《走进珍宝世界——人间的烟火 炊食具》
唐宋之后,个人使用的餐具套装进行了精简,只剩下一筷、一碗、一碟。这种配置已经初具现代餐具套装的雏形。
现在,成套的餐具依然流行,很多餐厅、饭馆都会给顾客提供成套餐具,其中碗和碟是标配。
图源:大众点评@宴锦堂(隆福寺店);小红书@白露未晞(已获授权)
餐具套装往往因商家而异,不过具体如何使用全看个人习惯。
北京富春居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壹读,他们给每一位顾客提供的餐具有展示盘、骨碟、口布、2双筷子、碗、瓷勺、水杯、茶杯。至于顾客怎么使用还是看个人使用习惯,对于碟子和碗应该怎么用,餐厅不做规定。而且餐厅还没有遇到过顾客因碗碟使用的不同而起争执的情况。
就算是塑封的餐具,怎么用也是全凭顾客喜好。董家大院·烤鸭店表示,他们的餐具每一套都是塑封好的,有碟子、碗、杯子、勺,并不强求顾客怎么用碗和碟。不过,由于菜品含有大骨头,所以会提供一个小盆专门放食物残渣,如果客人将残渣放碟子上也可以要求重新换一个新的碟子。
虽然饭店对怎么用碗和碟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南北方人还是形成了自己的使用习惯。追根溯源,或许和南北方的饮食文化有关。
我国南北地域差异明显,南北方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人们饮食上的差异,也造就了餐具使用习惯的不同。
首先是南北方食材有别,导致碟和碗的功能出现了分化。简单说,南北饮食差异可以简要概括为南方饭稻羹鱼,北方食粟餐肉。
先来看北方。
主食方面,“北面南米”的饮食偏好影响了碗的出镜率。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少雨,地势辽阔平坦,耕地多为旱地,特别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以北方人常吃的主食基本上是馒头、烙饼、包子之类的面食,大多数情况都是直接拿在手上吃或是放碟子里,碗在这里派不上多大用场。
从其他菜品上来看,北方的菜肴通常量大料足,装菜的器皿首先考虑的是实用性。
特别是东北菜,素来以“分量大、味道浓”的特点而闻名,在“东北菜会惩罚每个爱点菜的南方人”“东北的菜盘子比我脸都大”的热搜下,网友们分享了自己吃东北菜的经历,一锅出、锅包肉、茄盒等等菜肴一上桌就是满满当当一大盘。就算用筷子夹一点,块头也不算小,夹到碗里横竖都放不下,所以这就需要放菜的空间足够大。碟子比较宽敞,比碗更适合放这些菜品。
图源:抖音截图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的菜量都这么夸张,但整体来说北方的菜量比较大,菜品的精致度要略逊于南方,小小的碗施展不开,所以人们在选择餐具时更看重便捷性,碟子显然比碗更合适。
有时很可能连碟子都放不下菜品,需要更大的盘子才行。综艺《现在就出发第二季》里,来自黑龙江的沈腾本想用碗盛米饭,但又觉得碗太小,索性就用一个更大的盘子吃了起来。
图源:《现在就出发第二季》截图
再来看南方。
南方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多种植水稻。南方人一般以米饭为主食,用碗来盛米饭更合适。
吃菜时南方人大多直接夹到碗里,很少放到盘子中,这主要是因为南方的饮食要更加精致。
北宋文人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中的“南方精饮食”说的不仅是南方食材丰富,也是做法多元。即便是现在,南方菜肴大多也是小巧精致,以一人食的份或例来出售的情况尤为常见。
图源:小红书@兔爷C味、@咘噜咘噜(已获授权)
其他菜整体的菜量也不算大,人们在看中口味的同时也很注重菜品颜值,摆盘布置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夹起一只虾冻、一颗珍珠鹅肝、一个胭脂百合,用碗装刚刚好,不需要碟子就放得下。
图源:小红书@兔爷C味、@叶总早上好、@小白吃不胖(已获授权)
同时,南方盛产鱼虾螺蟹等海鲜,吃完容易产生大量的残渣,如果放在桌上会污染桌面,扔到地上又不太礼貌,所以碟子就成了装食物残渣的最佳选择,装满后还有服务员收拾更换,干净又卫生。
但话说回来,无论是碟子还是碗,本质上它们就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只要吃得开心,怎么用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