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在欧洲考察,看到京东美团满天飞的骑手社保推送,有些唏嘘。
首先是京东,从2月开始,就反复强调自己给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搞得大家都在骂美团是黄世仁。
美团听到消息很是躁动,声称自己是最早和人社部建立合作,最早试点社保的企业。
同时暗批京东绕过人社部规定,为了做外卖的广告,拿骑手做文章——都没交上社保,就开始吹。
之后,京东开始反击,在3月宣布享受五险一金的全职合同工,有了1万人,强调自己不是玩虚的。
美团也是当仁不让,在4月3日表示,在南通和泉州推出了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方案。
听到消息后,京东再次发力,宣布在本季度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
消息一出,又赢得一波喝彩。
总之,两家企业为了骑手社保,都投放了不少推广。
而且在社评之外的业务线,也是针尖对麦芒——京东开始送外卖,美团开始搞闪送。
主打一个:你模仿我,我借鉴你。
从商业角度看,美团和京东为骑手开杠,实际上是业务线之间的较量。
京东想利用既有的物流团队去搞外卖,本质是寻求第二曲线,一套班子,两处赚钱。
而美团也是想利用全球最多的骑手大军,多元化向物流、团购、闪送进军,吃下京东的市场。
而为了把各自的算盘打响,打得全网都知道,都通过宣传给骑手缴社保,来彰显人文、品质之情怀。
既收获了社会美誉,又推广了业务,一举两得。
有人说,你太阴暗,也许就是企业良心发现了呢?
那我问你:如果真的有那么好的良心,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落实骑手社保?
为什么还没落实的事,就开始大肆宣传?
这纯粹吗?
不过是把“爱骑手”,当成一种做生意的手段。
02
实际上,两家在落实社保问题上,都有自己的BUG。
京东打骑手牌,痛点是“逐步落实”,130万骑手,目前只有1万有全额社保。
而且全职骑手采取邀约制,进入准则目前也不公开,主打一个“保”不可知,则威不可测,逼得骑手内卷,看谁表现好。
其中最抽象的就是要求全职骑手每天12小时在线,这要在欧洲,企业老板要被罚得倾家荡产。
美团呢?看菜吃饭,京东走一步,它也走一步,你落实1万人,我就试点一两个城市,你打深度牌(五险一金全部交,而且公司买单),我打范围牌(不全部交,但我覆盖的骑手多)。
哪种方案好呢?
我觉得都不好,或者说,两者加在一起才最好。
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但不是消费大国,现在美国搞关税战很霸道,其底气就是自己是消费大国。
正是因为有消费市场,才有70多个国家排队去“舔川普的屁股”。
所以我之前也提出来,要扩大内需,完善社保,延长假期,努力改善内卷问题,把刺激消费打造成促进GDP的关键部分。
多发工资多休息,就有钱消费,完善社保,就有底气消费。
但有些企业不那么想,他们想的是继续内卷。
比如某些汽车企业,自己的工人工资收入行业倒数,几个人住一间宿舍,三班倒工作,不加班还被扣绩效,以至于海外国家都看不下去,主动解救。
自己的供应商呢,也是被压价压得骂娘,直言行业都被某车企玩死了。
还有的企业,假惺惺的,说现在外贸企业卖不出去是吧,来来来,我给你们上架,让你们内销,咱大度吧!
实际上,这也是在给国家、给企业挖坑:
社会的总需求是动态固定的,鼓吹出口转内销,实际上会造成更大的供给倾轧,会让本身就很卷的市场,变得更卷,让原本产业生态链上的每一个伙伴,每一个员工都感到窒息。
用一些博主的话说,这就是一种“正义营销”,喊喊口号,带带群众的情绪,给自己的人设充值——把内卷时期的社会压力,转化成自家的流量。
真的爱骑手,爱兄弟企业,就不要搞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不要玩数字游戏,有种去欧洲卷,去美国卷。
把锅砸了,还一口一个兄弟,一口一个为了底层。
恶心!
03
最近半个月,我在欧洲考察,其中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为啥欧洲人不卷。
因为他们是“倒过来卷”。
比如,我们很多企业是员工到点就下班,就扣绩效,就劝退。
但他们如果发现企业让员工上班超过八小时,就号召全社会不买这家企业的东西。
同时从法律上惩处这家企业。
欧洲严厉打击劳模,强调打工人必须休息,不休息,乱加班,可能会被罚款。
比如给我开车的司机师傅就说,他们如果想多跑运输,是要吃苦头的。
法律规定,他每天得保证自己休息11个小时以上,才能开车。
想多开?不行,因为车里都有行车记录系统,多开一个小时的车,被查到会被重罚——他会被强制休假,同时雇佣他的企业会遭受巨额罚款。
他们的逻辑是:你想挣钱,必须要在法律的规定时间内,休息好。
你休息时间都不够了,怎么能保障乘客的安全呢?
此外,在欧洲,员工请假很简单,失恋了都可以请假。
如果老板不批,可以直接投诉,有关部门会处罚企业,因为员工已经尽到了告知的义务。
逻辑是:员工选择了你这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老板就必须容忍员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因为员工也因为选择了你,而放弃了去其他地方挣钱的机会,这是双向的。
欧洲的劳动法,真的太卷了!
只不过,他们卷的是老板,而不是员工。
在欧洲,很多老板比员工还要辛苦,工资得按时发放,员工心情得呵护好,员工怠工,老板得自己顶上。
如果不给员工缴纳足够的社保,企业还要被重罚。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老板特别喜欢用中国员工的原因——他们个个都是卧龙凤雏啊!
真卧龙、真凤雏,只要给钱就肯努力干活,而且还干得特别好。
反观欧洲工人,非常散漫,又浪又慢。(尤其是法国、意大利)
但这也是一些欧洲企业、欧洲员工不喜欢中资企业的原因——太卷了,很容易把原本的生态给“颠倒”过去。
尤其是欧洲打工人,本来是可以带薪玩手机,没事PUA下老板的,结果你们一来……简直就是砸场子!
怎么破除内卷?
我觉得欧洲的“倒过来卷”,就值得借鉴。
04
当然,我不是那种“古墓派”,好的地方我会介绍,不利的一面我也要说清楚。
今天,欧洲的高福利已经让政府债台高筑,法国、德国、英国都在为财政破产的事发愁。
此外,如果员工可以随便开除老板,福利太好,也会抑制企业和国家的发展。(美国的福利也不如欧洲那么好)
因为福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欧盟国家的消费税高达20%以上,企业的税收也很重。
一个月工资7000欧元(56000人民币左右)的厨师,缴纳完税费和保险外,到手也就3500欧元这样子。
3500欧元面对欧洲的物价(如商店可乐3.9欧元),其实也存不下什么钱。
从生活购买力上看,和中国4、5千工资的人差不多。
从税率上看,欧洲工资越高的人,缴纳的税越多,而且多到夸张。
一个月入10万欧元的人,最后到手的钱,可能都不到工资的三分之一。
客观上说,这种“大锅饭”模式,也严重打击了整个社会的造富积极性,反而懒汉很享受。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很多老牌列强,基建、科技、社会服务的便捷程度开始落后于中国,且差距被越拉越大的原因。
张维为说:越出国越爱国。
纽时记者说:我看到了未来世界的样子,不在美国,在中国。
某种角度上说,他们的话都是成立的。
因为从现代化设施覆盖、生活便利度,新颖科技普及度,社会创新氛围度上看,整个世界都开始落后于中国。
比起中国,欧盟国家的店铺、酒店、餐厅,服务很差,效率很慢,设备很low。
在江浙沪待久的人去欧洲,会逐渐祛魅。
但我想说的事,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平视世界就是要不卑不亢,看到好的,也要看到不利的。
科技的追赶我们已经很努力,甚至部分反超了。
现在最需要突破的,是在劳动者保障,在内需促进这块,下大功夫向欧洲追赶。
发展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不是为了卷。
卷得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又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