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餐饮业,正在悄悄为关税大战买单

餐饮业,正在悄悄为关税大战买单

文章来源: 餐企老板内参 于 2025-04-23 23:29: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美关税大战已经进入刺刀见红的白热化。截至目前,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

中方先后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4月11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此外,中方已就美单边加征关税多次阐明立场,对于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但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关税的变化,正通过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逐层传导到市场终端,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的餐桌。

具体来看,这种冲击集中体现在三个关键的进口品类上:大豆、牛肉和猪肉。这三类商品不仅关系到中国的食品加工和餐饮供应链,更是成本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进口的各类粮食中,大豆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进口粮食1.5753亿吨,总金额达4908亿元,其中大豆在进口数量中占比高达66.7%,在金额占比上更是达到76.4%。

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压榨,产出豆油和豆粕两大核心产品:其中约18%被加工成豆油,超过80%则转化为豆粕,其余2%为其他副产品。

豆油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广泛用于家庭烹饪、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行业。随着关税加码,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受到影响,可能引发豆油市场的阶段性紧张。事实上,2024年国内豆油期货价格已上涨2.5%。

而豆粕则是饲料行业的命脉,占据国内饲料蛋白来源的60%,是生猪、禽类及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高蛋白原料。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大豆用于酱油等调味品的酿造。

2024年,受益于巴西大豆丰产及国内需求偏弱,豆粕现货价格从年初的3974元/吨逐步下跌至2951元/吨。若2025年美国大豆进口大幅减少,豆粕价格反弹至3500元/吨,将导致饲料成本上升约15%,而生猪养殖成本也可能从当前的14.3元/公斤提升至16元/公斤左右。

这意味着,部分中小养殖户将难以为继,可能加速退出市场,进而引发行业产能收缩,推动未来肉类价格的结构性上涨。

从近期市场动态来看,牛肉进口价格已经出现剧烈波动。据“肉交所”权威数据,近日,进口牛肉价格在单日内多次上涨,最大涨幅高达1500元/吨。

价格的快速飙升不仅反映出海外市场供需不平衡,也预示着未来进口端的不确定性正在升高,进一步增加了国内肉类市场的波动风险。

在猪肉方面,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了40.8万吨猪肉,占全年总进口量的17.9%。作为中国主要的猪肉进口国之一,美国供应对国内市场仍具有一定影响力。

随着新一轮关税措施落地,几乎可以确定2025年美国猪肉进口量将大幅下滑。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国内猪肉价格曾出现迅猛上涨,这一历史情形有可能在新一轮关税冲击下再次上演。

关税重锤,

这几类餐饮商家可能更难熬了

直接来看,采购成本上涨。

在零售业,山姆超市美国进口牛肉、牛排已经涨价,有网友公开表示“美国精选级山姆牛小排从290元涨价到320元,一盒700克,也就是说每公斤从420元涨到460元了。”

在餐饮行业,受关税较大的牛肉餐饮商家,福建一家烤肉店老板坦言“有被关税上涨影响到,所有牛肉原材料上涨10%-20%不等,为此我们进行了套餐调整,将139元套餐里可选3款的招牌牛肉取消一个选择,增加牛嫩肉/五花肉供消费者选择。”

从牛肉供应商源头来看,牛肉价格上涨更直接。一位供应链负责人分享称,关税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据悉,他们家一年牛肉采购金额超过500万,其中牛腩煲是主要售卖的大单品,牛肉采购价从之前的34元/公斤,到现在42元/公斤,涨幅达到23.5%。成本压力持续走高。

另一位烧烤品牌老板也表示,近期他在和多家牛肉供应商交流中获悉,大家都表示牛肉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进口牛肉涨价,而相比鸡鸭鹅,饲养一头牛的周期更长,约12-18个月。2024年牛肉价格狂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牛肉源头供应链数量,从而也导致生牛出栏数降低。

物以稀为贵,短期内来看,牛肉价格或将始终处于上涨阶段。对于主营牛肉的餐厅来说备受考验,牛肉价格一旦跌破就一定会被反噬,或是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来平衡门店经营利润。

另一类,则是依赖进口食材的中高端餐厅和部分小众餐厅。这些餐厅大多以高品质著称,人均客单200元以上,有些高端西餐厅人均超千元,在食材选择、菜品品质非常注重。比如,使用美国进口牛肉、进口奶酪、特色香料等,拔高品牌定位和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称据文华东方的厨师长透露,因为关税原因,波士顿龙虾要涨价了。波士顿龙虾又名北美螯龙虾,主要来自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东部的海洋三省,往常价格再高时候也只有150/斤,现在要180元/斤,出现了明显涨价趋势。

面对关税,这些依赖进口食材的餐厅的采购成本增加,在内卷大环境里,经营压力将持续变大。自2024年开始,高成本和消费理性趋势下,中高端餐饮陆续进入闭店潮,足见压力之大。

出于节省成本考量,餐厅可能会采取降低食材品质、或者直接下架需进口食材的昂贵菜品。有人直言“部分西餐厅、自助牛排馆、鲜切牛肉馆等的结局,要么提高价格,要么关门大吉。”

不用“美国货”的餐饮商家,

就安全了吗?

除了以上举例,很多餐饮老板听到“加征关税”,第一反应可能是:我又不用进口美国牛肉、不用美国奶酪,和我有啥关系?

然而,现实却远比表面复杂得多——商家或许没用“美国货”,却早已深陷“美国链”。“直接影响”也许波及不到你的餐厅,但加征关税还将产生诸多“间接影响”,许多成本可能不知不觉间再次上涨。

如网友所言:你厨房里用的植物油,可能标着国产品牌,但它背后的原料——大豆,很可能是从美国进口的;你门店的鸡肉卷用的鸡肉,看起来是本地出厂,但这些鸡吃的饲料玉米,却大概率来自国外,其中美国又是全球主要玉米出口国;你菜单上用的奶酪是澳洲进口?别忘了,澳洲奶牛吃的牧草,也有不少是“漂洋过海”来自美国;

再往深处看,橄榄油、番茄酱、香料、咖啡豆这些进口调味料、半成品配料,虽然产地多在欧洲南美,但背后的农业化工、机械设备、运输系统,都可能与美国供应链息息相关。

这就像iPhone,说着“芯片涨价跟我没关系”,实际上,只要还在这个全球供应链的网络中,就逃不掉传导而来的波动和成本上升。而且这条产业链一旦被扯动,不是某一个环节贵那么一点点,而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一环,把整个链条上的各项成本逐步“抬高”。

一开始是原材料贵了,紧接着就是物流、仓储、代工、包材,最后落到餐饮商家这一端,就是——进货贵了、菜单毛利变低了、单品定价上不去,利润越来越薄了。

除了食材这一座“大山”外,餐饮人还要同时背负“房租”和“人工”两座更沉重的成本压力。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一线城市中有近七成商业街租金上涨,二线城市中也有超过一半街区出现租金走高。同时,由于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用工紧缺、流动性高等问题,人工成本也处于上升通道。

这意味着餐饮企业面对的是“三座大山”:房租、人工、食材,近年来无一不涨。

而相比之下,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支出意愿却并未明显增强,因此,许多餐厅正在陷入“成本飙升、收入持平甚至下滑”的困局。餐饮经营的本质是高周转、低毛利,如果流水不足以覆盖固定支出,就只能靠不断压缩利润甚至贴本经营,直至撑不下去。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文科专业大批裁撤后,理科专业的消亡也开始了
被边缘化处置 他可能是被扎克伯格伤害最深的人
参加演唱会致不伦恋曝光 美国科技公司总裁辞职
因为天太热 美驻武汉总领馆罕见暂停签证面谈预约
川普将宣布重大贸易协议 产业国别关税 8月同步生效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萨援助站再开火!以色列军队"无差别扫射"酿32死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艺被联合国撤销
中国男在硅谷卖酱香饼月赚$2万被逮捕 疑因“无照”…
美籍华人商务部员工前往中国探亲后被禁出境
幼儿园铅中毒案调查出炉 人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官方数据的泄露,杭州"粪水"水一个月前已经爆发了
中国国防部:中越将在广西举行首次陆军联训
5年人口暴涨近500万,它凭什么
"再造3个三峡"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工意味著什么?
美媒爆料:特朗普厌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残局
中国记协何时最勇敢?在安全的时候
共和党出招反制中共 提案逼华府与北京“断亲”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七大任务,网民如何理解?
川普孙女庆14岁生日!伊凡卡母女美照连发
《华尔街日报》回怼特朗普:没在怕,法庭见!
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餐饮业,正在悄悄为关税大战买单

餐企老板内参 2025-04-23 23:29:11



中美关税大战已经进入刺刀见红的白热化。截至目前,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

中方先后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4月11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此外,中方已就美单边加征关税多次阐明立场,对于美方这种毫无意义的关税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但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关税的变化,正通过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逐层传导到市场终端,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的餐桌。

具体来看,这种冲击集中体现在三个关键的进口品类上:大豆、牛肉和猪肉。这三类商品不仅关系到中国的食品加工和餐饮供应链,更是成本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进口的各类粮食中,大豆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进口粮食1.5753亿吨,总金额达4908亿元,其中大豆在进口数量中占比高达66.7%,在金额占比上更是达到76.4%。

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压榨,产出豆油和豆粕两大核心产品:其中约18%被加工成豆油,超过80%则转化为豆粕,其余2%为其他副产品。

豆油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广泛用于家庭烹饪、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行业。随着关税加码,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受到影响,可能引发豆油市场的阶段性紧张。事实上,2024年国内豆油期货价格已上涨2.5%。

而豆粕则是饲料行业的命脉,占据国内饲料蛋白来源的60%,是生猪、禽类及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高蛋白原料。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大豆用于酱油等调味品的酿造。

2024年,受益于巴西大豆丰产及国内需求偏弱,豆粕现货价格从年初的3974元/吨逐步下跌至2951元/吨。若2025年美国大豆进口大幅减少,豆粕价格反弹至3500元/吨,将导致饲料成本上升约15%,而生猪养殖成本也可能从当前的14.3元/公斤提升至16元/公斤左右。

这意味着,部分中小养殖户将难以为继,可能加速退出市场,进而引发行业产能收缩,推动未来肉类价格的结构性上涨。

从近期市场动态来看,牛肉进口价格已经出现剧烈波动。据“肉交所”权威数据,近日,进口牛肉价格在单日内多次上涨,最大涨幅高达1500元/吨。

价格的快速飙升不仅反映出海外市场供需不平衡,也预示着未来进口端的不确定性正在升高,进一步增加了国内肉类市场的波动风险。

在猪肉方面,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了40.8万吨猪肉,占全年总进口量的17.9%。作为中国主要的猪肉进口国之一,美国供应对国内市场仍具有一定影响力。

随着新一轮关税措施落地,几乎可以确定2025年美国猪肉进口量将大幅下滑。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国内猪肉价格曾出现迅猛上涨,这一历史情形有可能在新一轮关税冲击下再次上演。

关税重锤,

这几类餐饮商家可能更难熬了

直接来看,采购成本上涨。

在零售业,山姆超市美国进口牛肉、牛排已经涨价,有网友公开表示“美国精选级山姆牛小排从290元涨价到320元,一盒700克,也就是说每公斤从420元涨到460元了。”

在餐饮行业,受关税较大的牛肉餐饮商家,福建一家烤肉店老板坦言“有被关税上涨影响到,所有牛肉原材料上涨10%-20%不等,为此我们进行了套餐调整,将139元套餐里可选3款的招牌牛肉取消一个选择,增加牛嫩肉/五花肉供消费者选择。”

从牛肉供应商源头来看,牛肉价格上涨更直接。一位供应链负责人分享称,关税对他们的影响很大,据悉,他们家一年牛肉采购金额超过500万,其中牛腩煲是主要售卖的大单品,牛肉采购价从之前的34元/公斤,到现在42元/公斤,涨幅达到23.5%。成本压力持续走高。

另一位烧烤品牌老板也表示,近期他在和多家牛肉供应商交流中获悉,大家都表示牛肉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进口牛肉涨价,而相比鸡鸭鹅,饲养一头牛的周期更长,约12-18个月。2024年牛肉价格狂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牛肉源头供应链数量,从而也导致生牛出栏数降低。

物以稀为贵,短期内来看,牛肉价格或将始终处于上涨阶段。对于主营牛肉的餐厅来说备受考验,牛肉价格一旦跌破就一定会被反噬,或是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来平衡门店经营利润。

另一类,则是依赖进口食材的中高端餐厅和部分小众餐厅。这些餐厅大多以高品质著称,人均客单200元以上,有些高端西餐厅人均超千元,在食材选择、菜品品质非常注重。比如,使用美国进口牛肉、进口奶酪、特色香料等,拔高品牌定位和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称据文华东方的厨师长透露,因为关税原因,波士顿龙虾要涨价了。波士顿龙虾又名北美螯龙虾,主要来自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东部的海洋三省,往常价格再高时候也只有150/斤,现在要180元/斤,出现了明显涨价趋势。

面对关税,这些依赖进口食材的餐厅的采购成本增加,在内卷大环境里,经营压力将持续变大。自2024年开始,高成本和消费理性趋势下,中高端餐饮陆续进入闭店潮,足见压力之大。

出于节省成本考量,餐厅可能会采取降低食材品质、或者直接下架需进口食材的昂贵菜品。有人直言“部分西餐厅、自助牛排馆、鲜切牛肉馆等的结局,要么提高价格,要么关门大吉。”

不用“美国货”的餐饮商家,

就安全了吗?

除了以上举例,很多餐饮老板听到“加征关税”,第一反应可能是:我又不用进口美国牛肉、不用美国奶酪,和我有啥关系?

然而,现实却远比表面复杂得多——商家或许没用“美国货”,却早已深陷“美国链”。“直接影响”也许波及不到你的餐厅,但加征关税还将产生诸多“间接影响”,许多成本可能不知不觉间再次上涨。

如网友所言:你厨房里用的植物油,可能标着国产品牌,但它背后的原料——大豆,很可能是从美国进口的;你门店的鸡肉卷用的鸡肉,看起来是本地出厂,但这些鸡吃的饲料玉米,却大概率来自国外,其中美国又是全球主要玉米出口国;你菜单上用的奶酪是澳洲进口?别忘了,澳洲奶牛吃的牧草,也有不少是“漂洋过海”来自美国;

再往深处看,橄榄油、番茄酱、香料、咖啡豆这些进口调味料、半成品配料,虽然产地多在欧洲南美,但背后的农业化工、机械设备、运输系统,都可能与美国供应链息息相关。

这就像iPhone,说着“芯片涨价跟我没关系”,实际上,只要还在这个全球供应链的网络中,就逃不掉传导而来的波动和成本上升。而且这条产业链一旦被扯动,不是某一个环节贵那么一点点,而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扣一环,把整个链条上的各项成本逐步“抬高”。

一开始是原材料贵了,紧接着就是物流、仓储、代工、包材,最后落到餐饮商家这一端,就是——进货贵了、菜单毛利变低了、单品定价上不去,利润越来越薄了。

除了食材这一座“大山”外,餐饮人还要同时背负“房租”和“人工”两座更沉重的成本压力。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一线城市中有近七成商业街租金上涨,二线城市中也有超过一半街区出现租金走高。同时,由于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用工紧缺、流动性高等问题,人工成本也处于上升通道。

这意味着餐饮企业面对的是“三座大山”:房租、人工、食材,近年来无一不涨。

而相比之下,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支出意愿却并未明显增强,因此,许多餐厅正在陷入“成本飙升、收入持平甚至下滑”的困局。餐饮经营的本质是高周转、低毛利,如果流水不足以覆盖固定支出,就只能靠不断压缩利润甚至贴本经营,直至撑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