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内阁两派阵营:财长“扮好人” 商务部长“扮丑人”…
BBC
2025-04-16 08:37:59
2025年4月15日,英国媒体分析认为,川普内阁就贸易政策现时有两派阵营: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左)和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中)属强硬派在“扮丑人”,而财政部长斯贝森特(Scott
Bessent,右)因其丰富的金融经验和对关税的怀疑态度而负责“扮好人”。(Getty,Reuters)
英国媒体报道,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政府4月9日突然宣佈暂缓执行“对等关税”政策;有分析认为,川普内阁就贸易政策现时有两派阵营: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属强硬派在“扮丑人”,而财政部长斯贝森特(Scott
Bessent)因其丰富的金融经验和对关税的怀疑态度而负责“扮好人”。评论认为他将成为白宫负责向金融市场解释贸易政策的代言人。
据BBC报道,在川普叫停向大部份贸易伙伴徵收新关税当日,这位戴著眼镜的62岁前对冲基金经理贝森特向数十名记者表示:“这需要巨大的勇气,能够坚持到这一刻,需要巨大的勇气。”
2022年4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就关税问题向媒体讲话。(Reuters)
值得留意的是,在这场导致美股其后大幅反弹的新闻发布会上,另外两位负责向外界阐述川普关税政策的内阁成员: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顾问纳瓦罗皆没有现身。
一些资深的贸易政策评论员表示,贝森特在澄清关税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鲜明地凸显白宫内部权力的变化;川普的政策“急转弯”让美国从全面全球贸易战的悬崖勒马
美国家对外贸易委员会(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前主席莱因施 (William
Reinsch)向BBC表示:“卢特尼克和纳瓦罗在扮演“坏警察”(bad cop)的角色,贝森特则扮演“好警察”(good
cop)的角色。”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在川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贝森特收到众多商界领袖的电话。他在影响川普的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在作出“暂缓”实施关税决定前一个週末在空军一号上进行的通话,以及在作出宣布当天早上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进行的对话。
据BBC的报道,在其职业生涯早期,贝森特曾对关税表示保留。外界认为,这些观点加上他在债券市场的丰富经验,最终使他能够压倒在关税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纳瓦罗和卢特尼克,获得川普的青睐。
2025年4月15日,图为美国家对外贸易委员会(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前主席莱因施
(William Reinsch)。雷因施曾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担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副部长。(网络图片)
雷因施曾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担任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副部长,他表示,到目前为止,贝森特的做法是“对付川普的经典手法”(a
classic way to deal with
Trump)。雷因施指:“不要告诉他他错了或犯了错误,告诉他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他的目标,而市场并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做出反应。”
报道指,在4月9日上午,川普在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贝森特、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Kevin Hassett)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在这场重要会面中,关税政策的另外两名关键人物都缺席,这促使一位接近白宫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川普内阁出现了“顺位调整”(pecking
order change)。
2024年12月17日,美国候任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提名出任贸易代表的格里尔(Jamieson
Greer)在华盛顿国会山庄与参议员John Cornyn(不在图中)举行会面。(Reuters)
其中一位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Jamieson Greer),他当时正身处离白宫不远的国会山庄,在众议院委员会就关税问题作证。
另一位缺席会面的是贸易顾问纳瓦罗,这引发外界对他的立场已不再受总统青睐的猜测。
BBC接触的几位专家皆表示,他们预计贝森特往后将在关税政策中扮演更突出的代言人角色,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负责具体谈判,而纳瓦罗、哈塞特和格里尔则扮演支援角色。
2025年4月9日,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总统川普准备签署行政命令之际,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站在他身后。(Getty)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顾问公司Pangaea Policy,创办人海恩斯(Terry
Haines)表示,他相信贝森特将成为真正“经济政策的发言人”。
立场保守的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的经济学家黑尔(Andrew
Hale)则认为:“说到底,白宫需要有更严谨的政策沟通机制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黑尔指出:“我想,随著时间推移,政策情况会变得更加确定。这正是企业和投资者想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