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7年来首次反弹!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

7年来首次反弹!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

文章来源: 时代周报 于 2025-02-28 21:47: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民生领域,特别是人口方面的问题向来是两会的核心议题与大众关注焦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下,国家统计局在2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

人口数据在去年呈现新态势:出生人口增加,人口总量降幅收窄,人口素质持续提升。

根据统计公报,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为7年来首次同比增长,实现了阶段性“止跌反弹”。

出生人口增加52万人

根据统计公报的数据,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死亡率为7.76‰;自然增长率为-0.99‰。

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954万人,比2023年增加了52万人。出生人口数的回升,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幅得以扭转。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而到了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至-0.99‰。

不过,出生人口的小幅反弹,并不意味着人口生育形势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指出,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主要受近几年生育意愿累积、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渐落实以及龙年生肖偏好等因素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仍在减少,这对我国下阶段出生人口依然存在影响。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宋丽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出生人口数量一般不会呈现持续下降或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存在一定波动。但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负增长在未来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教育资源需优化调整

出生人口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人口。

宋丽敏表示,从时间维度来看,出生人口的增减并非即时作用于教育领域,而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从出生到入学存在时间差,出生人口的波动,往往首先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随后才会逐步传导至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乃至高等教育。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1036.2万人,在校生2922.3万人,毕业生891.0万人。初中招生1848.8万人,在校生5386.2万人,毕业生1698.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16.6万人,在校生10584.4万人,毕业生1857.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5.8万人,在校生91.6万人,毕业生17.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4.0万人。

在初高中方面,2024年高中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68.4万人和118.7万人;初中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增长了94.2万人和142.5万人。

小学阶段,2024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则比上一年分别减少了261.3万人和251.6万人。

而在学前教育幼儿方面,此前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相比之下,2024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较上一年减少了509万人。并且,2024年是连续四年在园幼儿数量出现下降。

随着教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也要相应优化调整。

对此,宋丽敏表示,鉴于学龄人口数量的变动趋势,未来师资力量将不可避免地进行调整,部分地区当前师资短缺的状况可能转变为师资盈余。

宋丽敏认为,未来教育资源改革可以朝着两个方向推进。

其一,需依据学龄人口的动态变化,科学估算师资及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需求量,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发展预测预警机制,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其二,应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班型。随着学生数量减少,可考虑推行小型班级教学,将教育重心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以抵消学龄人口下降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宣布免除美国拥有中国造船舶港口税,运价回跌
法国第一夫人站上法庭,证明自己不是男人
挤满生殖科的高龄夫妇,为什么非要生孩子?
西贝的风波之外:预制菜在欧美为何吵不起来?
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了为什么要“反内卷”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哈玛斯重掌加萨 街头行刑式处决异己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鲁比奥赞扬特朗普却遭其当场质疑 迅速改口遭嘲讽
又一“无名氏”卡车司机被抓!官员怒:如何通过背景审查?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在报复与和解之间"拉锯":特朗普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现场:波特兰数百人裸骑单车 抗议川普派兵进驻
地球正在变暗!NASA示警 北半球更强极端气候来了
一场突发的“爱国冲突” 爱国贼的表演算不算寻衅滋事?
胡锡进:特朗普一意孤行 要把世界贸易往末日里带
中国最帅武僧去年车祸亡 疑遭制成标本现踪“798”
小米SU7又爆燃!雷军,是时候停下看看后视镜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7年来首次反弹!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

时代周报 2025-02-28 21:47:04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民生领域,特别是人口方面的问题向来是两会的核心议题与大众关注焦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下,国家统计局在2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

人口数据在去年呈现新态势:出生人口增加,人口总量降幅收窄,人口素质持续提升。

根据统计公报,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为7年来首次同比增长,实现了阶段性“止跌反弹”。

出生人口增加52万人

根据统计公报的数据,2024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死亡率为7.76‰;自然增长率为-0.99‰。

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954万人,比2023年增加了52万人。出生人口数的回升,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幅得以扭转。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而到了202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至-0.99‰。

不过,出生人口的小幅反弹,并不意味着人口生育形势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指出,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主要受近几年生育意愿累积、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渐落实以及龙年生肖偏好等因素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仍在减少,这对我国下阶段出生人口依然存在影响。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宋丽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出生人口数量一般不会呈现持续下降或持续上升的态势,而是存在一定波动。但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负增长在未来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教育资源需优化调整

出生人口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人口。

宋丽敏表示,从时间维度来看,出生人口的增减并非即时作用于教育领域,而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从出生到入学存在时间差,出生人口的波动,往往首先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随后才会逐步传导至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乃至高等教育。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1036.2万人,在校生2922.3万人,毕业生891.0万人。初中招生1848.8万人,在校生5386.2万人,毕业生1698.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16.6万人,在校生10584.4万人,毕业生1857.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5.8万人,在校生91.6万人,毕业生17.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4.0万人。

在初高中方面,2024年高中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68.4万人和118.7万人;初中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增长了94.2万人和142.5万人。

小学阶段,2024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则比上一年分别减少了261.3万人和251.6万人。

而在学前教育幼儿方面,此前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相比之下,2024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较上一年减少了509万人。并且,2024年是连续四年在园幼儿数量出现下降。

随着教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也要相应优化调整。

对此,宋丽敏表示,鉴于学龄人口数量的变动趋势,未来师资力量将不可避免地进行调整,部分地区当前师资短缺的状况可能转变为师资盈余。

宋丽敏认为,未来教育资源改革可以朝着两个方向推进。

其一,需依据学龄人口的动态变化,科学估算师资及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需求量,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发展预测预警机制,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其二,应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与教学班型。随着学生数量减少,可考虑推行小型班级教学,将教育重心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以抵消学龄人口下降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