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打一针重生!复旦团队新技术大幅延长锂电池寿命

打一针重生!复旦团队新技术大幅延长锂电池寿命

文章来源: 中时电子报 于 2025-02-13 13:47: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从手机、电动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锂电池虽然好用,也有一些先天缺陷,除了需要设计安全机制外,其寿命较短、价格较高是主要难题。大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大幅降低使用锂电池的成本。

据《快科技》报导,目前使用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不断损失锂离子,手机电池用久了会充不进电,电动车充饱电池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

上海复旦大学公众号发文指出,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团队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该项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自然》(Nature)科学期刊上。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就能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基于这个想法,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研究报告指出,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通过引入有机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大量的关联知识,构建数据库,在多次实验后获得了这种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

据介绍,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过12000-60000圈,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目前,锂载体分子已通过初期实验验证,预计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不到10%,具备大规模商用潜力,可用于补锂、储能、光储一体化。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合作,希望能尽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悲剧!油罐车翻覆 居民忙抢油遇爆炸 至少35死46伤
四中全会敏感时刻 王岐山设宴 朱镕基 “露面”
净土没了!冰岛"首度发现蚊子",专家推测可能原因
华人钢琴家包揽肖邦钢琴大赛前三名 美籍华裔夺冠
老外游长城遇无人机运材料纷纷惊叹 还现学铺青砖




24小时讨论排行

若开战炸不炸中国港口?美军官提“可修复式打击”
特朗普不满被说美第三优秀总统,回应被评不如华盛顿和林肯
中国稀土管制 美贸易代表承认过去这件事做错了
纽时:川普圈子里 种族主义 支持纳粹并非啥大问题
纽约时报:当硅谷陷入对中国的痴迷和羡慕
“不想浪费时间”,特朗普为何又不想见普京了?
美男在商店猥亵女顾客,被另一女顾客开枪击毙
上海父患胰脏癌 豁达教女儿离别:就当我去旅行了
“00后”拳王与妻澳洲遇袭后发声:想离婚 不配当老公
为何特朗普能在加沙取得突破,却无法与普京达成协议?
公司遭NASA局长批评后,马斯克回击:智商两位数
加拿大称对以总理“入境即逮捕” 以方要求其改变立场
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国科学家取得新突破
当着万斯面,内塔尼亚胡否认“以色列是美国附庸国”
罗浮宫劫案才过几天,中国二手平台竟出现"正品"拍卖
美国硬抗关税也得买,"每天从中国进口额仍有10亿美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打一针重生!复旦团队新技术大幅延长锂电池寿命

中时电子报 2025-02-13 13:47:18



从手机、电动车到储能电站,锂电池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已无处不在。锂电池虽然好用,也有一些先天缺陷,除了需要设计安全机制外,其寿命较短、价格较高是主要难题。大陆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最近开发出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大幅降低使用锂电池的成本。

据《快科技》报导,目前使用的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不断损失锂离子,手机电池用久了会充不进电,电动车充饱电池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

上海复旦大学公众号发文指出,复旦高分子科学系团队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打破锂电池传统设计原则,通过AI和有机电化学的结合,成功设计了一种锂载体分子,让废旧电池“打一针”就可无损修复,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该项研究成果于13日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自然》(Nature)科学期刊上。

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就能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基于这个想法,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研究报告指出,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通过引入有机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大量的关联知识,构建数据库,在多次实验后获得了这种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

据介绍,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96%容量),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超过12000-60000圈,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目前,锂载体分子已通过初期实验验证,预计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不到10%,具备大规模商用潜力,可用于补锂、储能、光储一体化。团队正在开展锂载体分子的宏量制备,并与国际顶尖电池企业合作,希望能尽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