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党媒“自下台阶” 悄悄改了“卢比奥”译名 网友嘲讽

党媒“自下台阶” 悄悄改了“卢比奥”译名 网友嘲讽

文章来源: 自由亚洲 于 2025-01-20 12:32:2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即将履新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鲁比奥官网

被中国当局两次制裁的美国准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在上周的确认听证会上,再次展现对华的强硬态度。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却收敛早前的“战狼外交”锋芒,并悄悄将“卢比奥”的名字,变成新译名“鲁比奥”。前外交官分析指,这举动疑是官方对制裁“卢比奥”解套;但时事评论员认为,中国的“示弱”无法迷惑美国政治家。

上周三(15日),即将履新的美国国务卿提名人鲁比奥,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开的确认听证会上,谴责中国透过撒谎、欺骗、黑客攻击和偷窃等手段,取得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他警示美国如果不转变政策,中国仍将是21世纪美国繁荣的最大威胁。他亦警告中国在台湾议题,不要采取任何轻率且不理性的行动。

上周四(16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鲁比奥此番强硬表态提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当天记者会文稿中,美国国务卿提名人的名字被译为“鲁比奥”。此前,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官媒皆使用“卢比奥”的译名。



中国外交部在1月16日例行记者会的通稿中,将以往的“卢比奥”译名改为“鲁比奥”。(中国外交部官网截图)

鲁比奥两度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

作为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鲁比奥担任美国国会议员期间,被中国称为“反华急先锋”。他也因谴责中共当局对维吾尔人和港人的镇压,两度被列入制裁名单。

首次制裁发生在2020年7月,在美国就中共针对维吾尔种族灭绝恶行,而制裁4名中国官员后,中国当局也宣布制裁包括鲁比奥在内的3名美国议员。

第二次制裁发生在2020年8月,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制裁11名中国政府和港府官员后,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指控美方“公然插手香港事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宣布制裁包括鲁比奥在内的11名美国议员、学者和人权组织负责人。

在两次制裁中,《新华社》等中共党媒都广泛报道,官媒使用的名字为“卢比奥”;而目前中国外交部官网在2020年7月13日,和8月10日例行记者会通稿中,“卢比奥”的名字则为“鲁比奥”。

2020年8月,中国官媒援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制裁包括“卢比奥”在内的11名美国议员、政治家、学者等。当时用的翻译名为“卢比奥”。(《人民日报》截图)

网友调侃: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来了

中国官方这个不动声色的“改名”动作引发网友热议。旅居日本的作家、资深媒体人贾葭在X上写道:“候任国务卿卢比奥被正式改名为『鲁比奥』,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制裁名单不会撤,但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来了。”

早在去年11月12日,鲁比奥被川普提名国务卿后第二天,就有很多网友预见中共当局和官媒极有可能用“改名”的方法作下台阶,去年11月13日中共党媒《参考消息》官网,已率先将“卢比奥”改名为“鲁比奥”。

当时网友纷纷调侃道:“中国政府已经想到解决方案,就是给卢比奥改名,这样未来的美国国务卿和被制裁的美国议员就不是同一人了”;“我们制裁的是卢比奥,不是鲁比奥”;“卢比奥是过去式,现在被尊称为鲁比奥。”

评论:改译名是对早期制裁行为解套和下台阶

澳洲价值联盟成员、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前政治领事陈用林向本台表示,中国外交部编译室及《新华社》译名室,对国外政治人物都有非常确定的译名,且使用也非常规范。而中国外交官和官媒的变化,显然是官方讨论后做出的改变,是对早期制裁行为解套和下台阶。

陈用林说:“中国对重要人物的译名,是透过外交部翻译室和《新华社》译名室来定,显然内部对这个名字经过一番讨论,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些官僚为了维护共产党的脸,那么以前制裁的是那个卢比奥,这个鲁比奥是国务卿,这个鲁比奥不是那个卢比奥。中共做过的事情她是不会认错的,用『鲁比奥』自己给自己解套,实际上是多此一举了。”

英国华裔作家、新当选的独立中文笔会会长马建在接受本台访问时,直指中共又像以往一样玩“文字游戏”。

马建说:“我觉得这种改名对中国来讲很正常,一种最简单的文字游戏。这也是外交部里的一种常态,用这种办法妥协。你既然这么恨、制裁了,你怎么再去相处?退路也只能这样。”

评论:中国的“示弱”无法迷惑美国政治家

陈用林也表示,这也象征内外交困的中国政府,以软化姿态对待美国新政府,但鲁比奥等新组阁成员,早已看清与全球民主国家为敌的中共政权。

陈用林说:“中国现在内外交困,开始回到软的一手,鲁比奥他肯定是对中共极其反感的,中国政府从表面上想缓和一下,我觉得鲁比奥不应该会吃她这一套。这几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反醒,中共她就是全球民主国家的敌人。”

马建也表示,尽管中国做出示弱表象,但是中共对抗民主的念头不会打消,因此希望鲁比奥等美国政治家,在对华政策上更有远见。

马建说:“因为共产党她从来就没有认输过,她会一直抗到死,这个是不会有回旋馀地的,只是她现在国内的无论是经济还是百姓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美国的关系再处于一种低潮的话,对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大的打击,她这时候需要拉点面子。我希望美国这批稍微年轻的政治人物能更有远见。”

鲁比奥2011年进入参议院 一直关注中港人权

现年53岁的鲁比奥在2011年进入美国参议院,在上一届美国国会担任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同时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和拨款委员会成员。

鲁比奥也曾任美国国会及中国行政当局委员会(CECC)联合主席,身为该机构的资深成员,他曾提出多项阻击中共包括偷窃、镇压香港、针对维吾尔人实施种族灭绝、中共跨境镇压等的立法措施。

他在上周三的听证会上也强调,美国与中国打交道要有底线,这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男在商店猥亵女顾客,被另一女顾客开枪击毙
若开战炸不炸中国港口?美军官提“可修复式打击”
路易吉枪击前失踪 原来去“龙场悟道”?还被泰国人妖…
境内留学生免交$10万申请费 川普政府:防H-1滥用
“看着满院发霉的玉米,想哭也哭不出”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稀土管制 美贸易代表承认过去这件事做错了
对普丁好失望!川普止战下一步,转向习近平"联中制俄"
纽时:川普圈子里 种族主义 支持纳粹并非啥大问题
仅两个月新增一万亿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
WSJ:特朗普赦免了被定罪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北京再次大抓捕地下教会,家属求救,海外华人到中领馆抗议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吴石将军在台湾就义后......
特朗普:料下周能同中国达成多项协议,包括恢复采购大豆等
厨师大赛没结束 作品已被大妈们扑上抢光 参赛者傻眼
ICE扫荡纽约唐人街:拘4美国公民 民主党议员怒斥
加州州长硬刚白宫:敢派兵,一纳秒内起诉!
特朗普:计划有变,取消会面,准备制裁普京
川普狠招?美拟禁软件售中国 笔电、喷射引擎入列
解放军九上将同时官宣落马,背后的潜在逻辑和补缺悬念
上海父患胰脏癌 豁达教女儿离别:就当我去旅行了
“进口药”活不下去了,这次却没人叫好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党媒“自下台阶” 悄悄改了“卢比奥”译名 网友嘲讽

自由亚洲 2025-01-20 12:32:28



即将履新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鲁比奥官网

被中国当局两次制裁的美国准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在上周的确认听证会上,再次展现对华的强硬态度。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却收敛早前的“战狼外交”锋芒,并悄悄将“卢比奥”的名字,变成新译名“鲁比奥”。前外交官分析指,这举动疑是官方对制裁“卢比奥”解套;但时事评论员认为,中国的“示弱”无法迷惑美国政治家。

上周三(15日),即将履新的美国国务卿提名人鲁比奥,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开的确认听证会上,谴责中国透过撒谎、欺骗、黑客攻击和偷窃等手段,取得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他警示美国如果不转变政策,中国仍将是21世纪美国繁荣的最大威胁。他亦警告中国在台湾议题,不要采取任何轻率且不理性的行动。

上周四(16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就鲁比奥此番强硬表态提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当天记者会文稿中,美国国务卿提名人的名字被译为“鲁比奥”。此前,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官媒皆使用“卢比奥”的译名。



中国外交部在1月16日例行记者会的通稿中,将以往的“卢比奥”译名改为“鲁比奥”。(中国外交部官网截图)

鲁比奥两度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

作为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鲁比奥担任美国国会议员期间,被中国称为“反华急先锋”。他也因谴责中共当局对维吾尔人和港人的镇压,两度被列入制裁名单。

首次制裁发生在2020年7月,在美国就中共针对维吾尔种族灭绝恶行,而制裁4名中国官员后,中国当局也宣布制裁包括鲁比奥在内的3名美国议员。

第二次制裁发生在2020年8月,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制裁11名中国政府和港府官员后,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指控美方“公然插手香港事务,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宣布制裁包括鲁比奥在内的11名美国议员、学者和人权组织负责人。

在两次制裁中,《新华社》等中共党媒都广泛报道,官媒使用的名字为“卢比奥”;而目前中国外交部官网在2020年7月13日,和8月10日例行记者会通稿中,“卢比奥”的名字则为“鲁比奥”。

2020年8月,中国官媒援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制裁包括“卢比奥”在内的11名美国议员、政治家、学者等。当时用的翻译名为“卢比奥”。(《人民日报》截图)

网友调侃: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来了

中国官方这个不动声色的“改名”动作引发网友热议。旅居日本的作家、资深媒体人贾葭在X上写道:“候任国务卿卢比奥被正式改名为『鲁比奥』,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制裁名单不会撤,但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来了。”

早在去年11月12日,鲁比奥被川普提名国务卿后第二天,就有很多网友预见中共当局和官媒极有可能用“改名”的方法作下台阶,去年11月13日中共党媒《参考消息》官网,已率先将“卢比奥”改名为“鲁比奥”。

当时网友纷纷调侃道:“中国政府已经想到解决方案,就是给卢比奥改名,这样未来的美国国务卿和被制裁的美国议员就不是同一人了”;“我们制裁的是卢比奥,不是鲁比奥”;“卢比奥是过去式,现在被尊称为鲁比奥。”

评论:改译名是对早期制裁行为解套和下台阶

澳洲价值联盟成员、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前政治领事陈用林向本台表示,中国外交部编译室及《新华社》译名室,对国外政治人物都有非常确定的译名,且使用也非常规范。而中国外交官和官媒的变化,显然是官方讨论后做出的改变,是对早期制裁行为解套和下台阶。

陈用林说:“中国对重要人物的译名,是透过外交部翻译室和《新华社》译名室来定,显然内部对这个名字经过一番讨论,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些官僚为了维护共产党的脸,那么以前制裁的是那个卢比奥,这个鲁比奥是国务卿,这个鲁比奥不是那个卢比奥。中共做过的事情她是不会认错的,用『鲁比奥』自己给自己解套,实际上是多此一举了。”

英国华裔作家、新当选的独立中文笔会会长马建在接受本台访问时,直指中共又像以往一样玩“文字游戏”。

马建说:“我觉得这种改名对中国来讲很正常,一种最简单的文字游戏。这也是外交部里的一种常态,用这种办法妥协。你既然这么恨、制裁了,你怎么再去相处?退路也只能这样。”

评论:中国的“示弱”无法迷惑美国政治家

陈用林也表示,这也象征内外交困的中国政府,以软化姿态对待美国新政府,但鲁比奥等新组阁成员,早已看清与全球民主国家为敌的中共政权。

陈用林说:“中国现在内外交困,开始回到软的一手,鲁比奥他肯定是对中共极其反感的,中国政府从表面上想缓和一下,我觉得鲁比奥不应该会吃她这一套。这几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反醒,中共她就是全球民主国家的敌人。”

马建也表示,尽管中国做出示弱表象,但是中共对抗民主的念头不会打消,因此希望鲁比奥等美国政治家,在对华政策上更有远见。

马建说:“因为共产党她从来就没有认输过,她会一直抗到死,这个是不会有回旋馀地的,只是她现在国内的无论是经济还是百姓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美国的关系再处于一种低潮的话,对中国共产党是非常大的打击,她这时候需要拉点面子。我希望美国这批稍微年轻的政治人物能更有远见。”

鲁比奥2011年进入参议院 一直关注中港人权

现年53岁的鲁比奥在2011年进入美国参议院,在上一届美国国会担任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同时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和拨款委员会成员。

鲁比奥也曾任美国国会及中国行政当局委员会(CECC)联合主席,身为该机构的资深成员,他曾提出多项阻击中共包括偷窃、镇压香港、针对维吾尔人实施种族灭绝、中共跨境镇压等的立法措施。

他在上周三的听证会上也强调,美国与中国打交道要有底线,这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