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刘强东:你吃的鸡可能一辈子没走过3米路

刘强东:你吃的鸡可能一辈子没走过3米路

文章来源: 根号参 于 2025-01-05 14:45: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刘强东说: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非常的严重,你们吃的鸡可能一辈子走路没超过3米,你们吃的鸭子从来没见过水是什么样子,也没见过河是什么样子!

在当今这个看似物资充裕、美食琳琅满目的时代,有个严峻的现实却如影随形——食品安全。

这个关乎民生根基的大事,细究起来,满是让人揪心的心痛。

大家还记得之前 3·15 晚会曝光吧。

猪血摇身一变成为鸭血,靠的竟是违规添加色素。

猪脚看似饱满,实则是注水“撑”起来的。

奶茶店里过期食材堂而皇之地被使用……

桩桩件件,直击大众对食品安全最敏感的神经,也难怪民众直呼:“食品安全问题实在让人揪心!”

就拿日常饮食来说,面包、蛋糕这类松软香甜的烘焙品,看似诱人,实则藏着不少“猫腻”。

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各类添加剂被肆意滥用。

中秋佳节象征团圆的月饼,也没能幸免,脱氢乙酸钠这类超强防腐剂频繁现身,全然不顾它对人体肝脏、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

至于街头巷尾人手一杯的奶茶、色彩缤纷的饮料,更是添加剂的“大杂烩”,甜蜜素、香精勾兑出的味道,麻痹着味蕾,侵蚀着健康。

现在,全世界都在杜绝中国食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食品却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令人痛心的“抵制门”。

你看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食品明码标记了“不含中国成分”。甚至就连他们的狗粮,猫粮也都写着“不含中国成分”。

我们的食品安全已经“世界有名”,“臭名远扬”,就连印度这么不入流的国家都在埋汰我们,杜绝中国食品。

这一现象背后,直接影响中国民族的未来与尊严。

曾经,中国美食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口味和精湛的烹饪技艺,在世界美食之林独树一帜,是文化输出的亮丽名片。

但如今,“毒奶粉”“苏丹红鸭蛋”“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让中国食品的形象一落千丈。

这些负面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更侵蚀了国内外对中国食品的信任根基。

再把目光投向商界大佬们的动向,马云卸任阿里巴巴后远赴日本定居。

刘强东告别京东,奔赴美国生活。

李嘉诚携资产扎根英国。

呼吸机大王更是放弃国籍,入籍新加坡,摇身一变成为当地首富。

这些商界巨擘纷纷离场,是巧合吗?

马云临行前直言国内食品安全乱象∶“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我们的食品不能吃,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

我担心的是我们这么辛苦,最后我们所有挣的钱买的是医药费。

回首三十年前,癌症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而如今,它却如阴霾般笼罩着众多家庭。

据统计,肝癌、肺癌、胃癌已成为中国的高发癌症类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十年,其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成为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困扰。

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82.47万例‌,死亡病例数为257.42万例‌。202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43亿人。

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这背后的原因,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水污染导致肝癌风险增加,空气污染引发肺癌发病率上升,而食物安全问题则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药品销量的不断攀升,并非是经济繁荣的象征,而是民众健康危机的信号。

医院却人满为患,肿瘤科更是一号难求。

更讽刺的是,不少食品背后的大股东竟是医疗资本,仿佛织就一张“病从口入、医从食出”的利益大网,专等民众入网,将百姓健康当成牟利筹码,罔顾穷人死活,任由癌症愈发年轻化,肆意吞噬生命活力。

我们不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忽视了生命质量的保障。

当买药成为家庭的常规支出,当医院人满为患,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出现了偏差。

前一段时间,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开医院,并取消对中药生产应用一些限制来看,总感觉异乎寻常,似乎大量外资进入和国内医疗机构的增加是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病人。

资本逐利而来,见势不妙又抽身而去,留下普通百姓深陷食品安全泥沼,挣扎于病从口入的困境。

从数据上看,我国癌症发病率、致死人数双双登顶全球,形势极为严峻。

反观印度,即便部分地区卫生条件欠佳,但其癌症发病数却远低于我国。

医疗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本就不同寻常.....

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领英!全美吃瓜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美牙医爱上小三 毒杀妻子 策划杀警被控一级谋杀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印度裔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种族仇恨也随之而来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最新进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涉嫌卖中国赚钱!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中国人大买加州房产 野火肆虐后 数十万空屋格外刺眼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 事实证明连特朗普也不行
杭州自来水恶臭如粪水死老鼠 居民称"洗了个粪坑浴"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看不懂“娃哈哈争产”?来看这一篇就够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刘强东:你吃的鸡可能一辈子没走过3米路

根号参 2025-01-05 14:45:53


刘强东说: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非常的严重,你们吃的鸡可能一辈子走路没超过3米,你们吃的鸭子从来没见过水是什么样子,也没见过河是什么样子!

在当今这个看似物资充裕、美食琳琅满目的时代,有个严峻的现实却如影随形——食品安全。

这个关乎民生根基的大事,细究起来,满是让人揪心的心痛。

大家还记得之前 3·15 晚会曝光吧。

猪血摇身一变成为鸭血,靠的竟是违规添加色素。

猪脚看似饱满,实则是注水“撑”起来的。

奶茶店里过期食材堂而皇之地被使用……

桩桩件件,直击大众对食品安全最敏感的神经,也难怪民众直呼:“食品安全问题实在让人揪心!”

就拿日常饮食来说,面包、蛋糕这类松软香甜的烘焙品,看似诱人,实则藏着不少“猫腻”。

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各类添加剂被肆意滥用。

中秋佳节象征团圆的月饼,也没能幸免,脱氢乙酸钠这类超强防腐剂频繁现身,全然不顾它对人体肝脏、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

至于街头巷尾人手一杯的奶茶、色彩缤纷的饮料,更是添加剂的“大杂烩”,甜蜜素、香精勾兑出的味道,麻痹着味蕾,侵蚀着健康。

现在,全世界都在杜绝中国食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食品却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令人痛心的“抵制门”。

你看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食品明码标记了“不含中国成分”。甚至就连他们的狗粮,猫粮也都写着“不含中国成分”。

我们的食品安全已经“世界有名”,“臭名远扬”,就连印度这么不入流的国家都在埋汰我们,杜绝中国食品。

这一现象背后,直接影响中国民族的未来与尊严。

曾经,中国美食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口味和精湛的烹饪技艺,在世界美食之林独树一帜,是文化输出的亮丽名片。

但如今,“毒奶粉”“苏丹红鸭蛋”“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让中国食品的形象一落千丈。

这些负面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更侵蚀了国内外对中国食品的信任根基。

再把目光投向商界大佬们的动向,马云卸任阿里巴巴后远赴日本定居。

刘强东告别京东,奔赴美国生活。

李嘉诚携资产扎根英国。

呼吸机大王更是放弃国籍,入籍新加坡,摇身一变成为当地首富。

这些商界巨擘纷纷离场,是巧合吗?

马云临行前直言国内食品安全乱象∶“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我们的食品不能吃,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

我担心的是我们这么辛苦,最后我们所有挣的钱买的是医药费。

回首三十年前,癌症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而如今,它却如阴霾般笼罩着众多家庭。

据统计,肝癌、肺癌、胃癌已成为中国的高发癌症类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十年,其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成为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困扰。

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82.47万例‌,死亡病例数为257.42万例‌。202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43亿人。

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这背后的原因,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水污染导致肝癌风险增加,空气污染引发肺癌发病率上升,而食物安全问题则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药品销量的不断攀升,并非是经济繁荣的象征,而是民众健康危机的信号。

医院却人满为患,肿瘤科更是一号难求。

更讽刺的是,不少食品背后的大股东竟是医疗资本,仿佛织就一张“病从口入、医从食出”的利益大网,专等民众入网,将百姓健康当成牟利筹码,罔顾穷人死活,任由癌症愈发年轻化,肆意吞噬生命活力。

我们不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忽视了生命质量的保障。

当买药成为家庭的常规支出,当医院人满为患,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出现了偏差。

前一段时间,允许外资在中国独资开医院,并取消对中药生产应用一些限制来看,总感觉异乎寻常,似乎大量外资进入和国内医疗机构的增加是为应对日益增长的病人。

资本逐利而来,见势不妙又抽身而去,留下普通百姓深陷食品安全泥沼,挣扎于病从口入的困境。

从数据上看,我国癌症发病率、致死人数双双登顶全球,形势极为严峻。

反观印度,即便部分地区卫生条件欠佳,但其癌症发病数却远低于我国。

医疗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本就不同寻常.....

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