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川普近期放缓对北京的态度,目的是争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川普近期调降对中国的强硬语调,目的是争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峰会,并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但有消息指出,中国官员毫不掩饰其自认占据上风的态度,而美方官员对此感到错愕。
综合《彭博社》与其他外媒报导,川普在第二任期已过半年,较选举期间聚焦美中庞大贸易逆差与由此导致的美国就业流失等激烈言论明显收敛。他对北京的较为温和姿态,也与他对其他贸易伙伴扬言施加毁灭性关税、打击对方经济的威胁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川普的重心转向与北京达成採购协议,类似他第一任期内所促成的交易,并倾向藉由这类“快速胜利”宣传政绩,而非深入处理造成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今年上半年出口强劲,创下历史新高的贸易顺差。
川普週二说,他将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国展开贸易对抗。知情人士指出,在与幕僚的会议中,川普往往是房间裡对中最不强硬的声音。
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灵活多变的政策风格,以及他偏离原本承诺的强硬对中立场,已引发其政府内部决策者与外部顾问的担忧。本週的发展更加深了外界对美方过往“红线”如今可能沦为谈判筹码的疑虑。
其中一例是,川普政府重新允许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销售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技术相对落后的H20芯片。多位高阶官员曾明言此举“不在讨论范围内”,如今却出现政策逆转,有违政府先前声称要将关键美国技术严格限制在中国手外的立场。
白宫发言人表示,所有贸易决策最终仍由川普总统拍板定案。为进一步缓解与北京的紧张关係,美方官员正准备延后原订8月12日对中国恢复徵收145%关税的最后期限。这项超高关税原定于美中90天贸易休战期结束后自动生效。财政部长班森特(Scott Bessent)本週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暗示,该期限“具有弹性”。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项休战协议可能再延长三个月。与此同时,川普正陆续对其他国家(包括重要盟友)推动新一轮关税,并扬言将扩大制裁产业,涵盖药品与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不过,川普过去亦多次在对中政策上反覆横跳,往往在表态后不久便迅速转向。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中国问题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表示:“川普总统确实下定决心要与北京达成协议,但这项协议可能昙花一现。”他警告说:“如果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的贸易逆差,所有政策都可能被推翻,包括与中国的协议在内。”
然而,报导指出,北京毫不掩饰其自认占据上风的态度。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伦敦的一场会谈中,美方官员对中方代表“对自身处境洋洋得意”的态度感到错愕。
中国的筹码来自其对稀土磁体供应的掌控,以及有能力将美国对这类关键资源的依赖“武器化”。目前,北京已要求企业每六个月重新申请稀土出口许可证,并交出敏感资料,进一步强化其在供应链中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