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高耀洁去世一周年: 民间防艾人士今何在

高耀洁去世一周年: 民间防艾人士今何在

文章来源: 歪脑 于 2025-01-04 23:45: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3年12月10日,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医生去世。12月19日,她的葬礼在纽约近郊芬克利夫公墓举行,约200人冒雨参加了葬礼,其中包括她的亲属、与她一同从事艾滋病公益或晚年照料帮助过她的志愿者、人权律师、学者、媒体人、她治愈过的患者家属等。

这个出生在山东曹县、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缠足的地主女儿,熬过了战乱和文化大革命,成为在河南颇有声望的妇科医生,1996年,已经退休的高耀洁在一次会诊中发现患者由于输血感染艾滋病,意识到血库可能被污染,从此走上揭露中国艾滋病血祸、防艾和救助艾滋遗孤的道路。

当人们在纪念和缅怀高耀洁时,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她揭露这场公共卫生灾难后受到的打压:她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儿女遭到株连,最终不得不在耄耋之年出走美国,再也不能回到故土。

本文采访了几位从世纪之交开始参与艾滋病公益、并与高耀洁有过交往的人,他们所遭受的压力以及之后的人生轨迹,也是中国社会环境变化的缩影。

胡佳的防艾经历:软禁、毒打、被旅游

高耀洁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一位外媒记者试图寻找胡佳——这位从艾滋病公益事业开始逐渐走上异议之路的人权活动家,是高耀洁生前最器重的工作伙伴和晚辈之一。

然而胡佳迟迟没有回复,他沉浸在极度悲伤之中。不仅仅因为高耀洁的去世,更因为他处在国保严密的监控下,无法亲身向这位平生最尊敬的前辈道别。

胡佳与高耀洁最初相识,是在2001年。那一年,胡佳偶然了解到艾滋病正在河南农村蔓延,于是从环保志愿者转向艾滋病工作。年底,他和同伴通过电台募集到保暖衣物等物资,准备捐赠给艾滋村的贫困家庭。

运送物资的卡车被大雪困住,胡佳和同伴在12月24日乘火车先行到达河南。白天,他们在漯河市下车,探访艾滋病人,胡佳第一次见到骨瘦如柴、濒临死亡的艾滋病感染者。“我握着他的手,有一瞬间感觉自己变成了那个垂死的人,透过他的眼睛,看见了站在床前的我,”——胡佳至今仍忘不掉那一幕。午夜,胡佳和朋友们走在上蔡县街头,他们看见一辆送葬的车,车上一身白衣的女人无声地哭泣,宛如幽灵。

圣诞节当天,警察突袭了他们入住的宾馆,将他们软禁四天,并销毁了照相机的全部胶卷。

和警察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当地负责艾滋病防治的官员。被软禁的几天里,警察和官员轮番恐吓他们,毫不掩饰对记者和NGO的厌恶与恐惧。“真的是‘金句’频出”,胡佳嘲讽道。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些政府官员的话:“非政府组织就是反政府组织……我们防火防盗防记者”。他们勒令志愿者把物资交给政府分发,因为“必须让老百姓感谢共产党”。

[…]

村民成刚:“在我眼里,每个生命都是刻骨铭心的悲剧”

记者找到了曾经协助胡佳等人的村民成刚,他介入艾滋病救助工作,是因为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感染了艾滋病,感染者和家属通过正常渠道向当地卫生部门官员反映,官员只是说:“谁让你们去卖血?”

成刚不愿回忆前妻的死亡,记者提及艾滋病时,他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以防有人听到。他甚至记不清一些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巴不得丢掉那些记忆”,他说。

为了替患者和孤儿寻求帮助,成刚带着微薄的打工收入去寻找媒体,但没有媒体愿意报道,他又找到了北京的NGO,此后,他成为了NGO在河南的合作伙伴。成刚负责协助志愿者进村,救助艾滋孤儿,并写下艾滋病村的真实情况,其中一部分甚至在中国疾控中心下属的媒体发表。

这些工作为他惹来了麻烦,一次,他用笔名发表的作品被当地官员看到,官员到村里来打听,成刚假装什么也不知道,问道:“找到这个人怎么办?”官员答道:“抓了撂监狱里去!”成刚吓得赶紧逃离,“鞋子都跑掉了”。为了逃避骚扰和追捕,他露宿过田野、坟地,一度跑到北京,借住在NGO工作的朋友家。

后来,成刚写下的故事被集结成书。他统计了本村2000-2005年死于艾滋病的298人的姓名、性别、死亡时间和年龄,详细记录了部分人为了盖房子、娶妻卖血,最终死于艾滋病的故事,他写道:“对于国家,他们也许是数字,可是在我眼里,每个生命都是刻骨铭心的悲剧。”

这本书注定无法在中国正式出版,只能由公益机构印刷,储存在民间社会研究机构传知行的仓库里。然而,2014年,传知行被查抄、关闭时,这些书也作为“非法出版物”被没收。

如今,时过境迁,成刚也不再“对抗政府”。他开了一家店铺,重新结婚生子,成为了小康之家。他仍然关注着过去并肩战斗的人们,除此之外,他不再过多关注公共事务。

[…]

李喜阁也已经销声匿迹很久,她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艾滋病感染者之一,频繁地参加上访、应NGO和北京高校邀请赴北京讲学,甚至在2005年12月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和北京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2006年,她到卫生部上访,被原籍公安局刑拘,取保候审后仍被软禁。

李喜阁(右)与高耀洁的合影(爱知行网站)

2009年后,网上关于她的消息越来越少,现在也几乎没有人能够联系到她。根据多个信息来源提供的消息,她与政府的关系有所缓和,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胡佳有时候会想念李喜阁的二女儿琳琳,当年,他曾经认琳琳做干女儿,李喜阁带女儿到北京治病、上访时,胡佳的母亲主动提出邀请她们到家里吃饭,毫无恐惧与歧视。“琳琳已经是成年的大姑娘了,不知道结婚了没有,”他自言自语,当他提到琳琳或许只能和艾滋病感染者结婚时,语气又充满了遗憾。

李丹:寻找温和的空间

李丹(左一)与高耀洁的合照(受访者提供)

随着河南农村艾滋病问题逐渐解决,以及中国政府对民间组织的不断骚扰,当年关注艾滋病议题的志愿者们四散天涯,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选择了淡出社会活动,有人将议题转向人权和民主化问题,也有人选择更加温和的公益活动。

李丹曾经是与胡佳一同工作的志愿者,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硕士阶段研究太阳物理,2004年,他决定放弃学位,成为全职志愿者,创办了NGO“东珍纳兰”,东珍的北京办公室与亚洲促进会合作成立了“惟谦艾滋法律中心”,协助艾滋病患者维权,并开展引入国外防艾经验、高校艾滋巡讲等工作。河南办公室则致力于救助艾滋孤儿,在商丘市开设了东珍艾滋孤儿救助学校。

2008年惟谦的一份特刊记录了东珍孤儿学校遭到骚扰的情况:商丘市本地活动家因协助开办学校、接受外媒采访而被以“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刑拘,当地政府“每天派便衣警察跟踪员工出行、派人深夜闯入东珍员工宿舍进行恐吓骚扰……由便衣警察或雇佣村民对员工进行抢劫和殴打。”由于当地政府的压力,学校最终停止运营。

河南工作结束后,李丹开始致力于对高危群体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但在2011年,他发现这个议题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于是转型从事文化工作,尝试开办公共空间、举办活动,为NGO和文化领域工作者提供连结的机会。

李丹本人保持着温和的作风,但2014年后,随着国内空间收紧,他的事业还是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公民社会的人不是出国,就是坐牢”,他说。2019年,他的公共空间关门大吉。他觉得,现在看来,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至少不必在疫情期间浪费房租苦熬。

时至今日,李丹仍在国内的审查体系之下从事文化策展工作,致力于举办女性艺术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不过,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即使是这样的活动,也难以避免“小粉红”的攻击。2023年底,他的活动被小粉红视为“煽动性别对立”和“勾结境外势力”,遭到一场严重的网络暴力。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身家440亿
25岁女子放弃投行高薪转行拍电影,37岁执导好莱坞电影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美中交锋第一回合结果意味着什么?休战90天后会发生什么?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不能让一些散布“美国赢了”的声音带了节奏
美国贸易代表:中国同意取消对美国出口稀土管制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降税消息一出 美企CEO凌晨跳下床催中国工厂出货
后续谈判:若芬太尼能谈好,会下调20%关税
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对的左翼政策
沙国王储承诺投资美6000亿 川普:凑成整数1兆吧
特朗普2.0时代:一位更不受限制、恣意妄为的总统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太嚣张了!纽约青少年移民组帮派 围殴纽约警察
特朗普称南非正发生"种族灭绝",59名白人获批进美国
美国前财长: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 虽然尴尬但有用
泽伦斯基:普京若不到土耳其会谈 川普你一定要严惩他
中纪委首季反腐立案22万件,省部级14人村官2万人落马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药企降价59%至9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耀洁去世一周年: 民间防艾人士今何在

歪脑 2025-01-04 23:45:59

2023年12月10日,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医生去世。12月19日,她的葬礼在纽约近郊芬克利夫公墓举行,约200人冒雨参加了葬礼,其中包括她的亲属、与她一同从事艾滋病公益或晚年照料帮助过她的志愿者、人权律师、学者、媒体人、她治愈过的患者家属等。

这个出生在山东曹县、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缠足的地主女儿,熬过了战乱和文化大革命,成为在河南颇有声望的妇科医生,1996年,已经退休的高耀洁在一次会诊中发现患者由于输血感染艾滋病,意识到血库可能被污染,从此走上揭露中国艾滋病血祸、防艾和救助艾滋遗孤的道路。

当人们在纪念和缅怀高耀洁时,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她揭露这场公共卫生灾难后受到的打压:她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儿女遭到株连,最终不得不在耄耋之年出走美国,再也不能回到故土。

本文采访了几位从世纪之交开始参与艾滋病公益、并与高耀洁有过交往的人,他们所遭受的压力以及之后的人生轨迹,也是中国社会环境变化的缩影。

胡佳的防艾经历:软禁、毒打、被旅游

高耀洁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一位外媒记者试图寻找胡佳——这位从艾滋病公益事业开始逐渐走上异议之路的人权活动家,是高耀洁生前最器重的工作伙伴和晚辈之一。

然而胡佳迟迟没有回复,他沉浸在极度悲伤之中。不仅仅因为高耀洁的去世,更因为他处在国保严密的监控下,无法亲身向这位平生最尊敬的前辈道别。

胡佳与高耀洁最初相识,是在2001年。那一年,胡佳偶然了解到艾滋病正在河南农村蔓延,于是从环保志愿者转向艾滋病工作。年底,他和同伴通过电台募集到保暖衣物等物资,准备捐赠给艾滋村的贫困家庭。

运送物资的卡车被大雪困住,胡佳和同伴在12月24日乘火车先行到达河南。白天,他们在漯河市下车,探访艾滋病人,胡佳第一次见到骨瘦如柴、濒临死亡的艾滋病感染者。“我握着他的手,有一瞬间感觉自己变成了那个垂死的人,透过他的眼睛,看见了站在床前的我,”——胡佳至今仍忘不掉那一幕。午夜,胡佳和朋友们走在上蔡县街头,他们看见一辆送葬的车,车上一身白衣的女人无声地哭泣,宛如幽灵。

圣诞节当天,警察突袭了他们入住的宾馆,将他们软禁四天,并销毁了照相机的全部胶卷。

和警察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当地负责艾滋病防治的官员。被软禁的几天里,警察和官员轮番恐吓他们,毫不掩饰对记者和NGO的厌恶与恐惧。“真的是‘金句’频出”,胡佳嘲讽道。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些政府官员的话:“非政府组织就是反政府组织……我们防火防盗防记者”。他们勒令志愿者把物资交给政府分发,因为“必须让老百姓感谢共产党”。

[…]

村民成刚:“在我眼里,每个生命都是刻骨铭心的悲剧”

记者找到了曾经协助胡佳等人的村民成刚,他介入艾滋病救助工作,是因为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感染了艾滋病,感染者和家属通过正常渠道向当地卫生部门官员反映,官员只是说:“谁让你们去卖血?”

成刚不愿回忆前妻的死亡,记者提及艾滋病时,他做了一个“嘘”的手势,以防有人听到。他甚至记不清一些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巴不得丢掉那些记忆”,他说。

为了替患者和孤儿寻求帮助,成刚带着微薄的打工收入去寻找媒体,但没有媒体愿意报道,他又找到了北京的NGO,此后,他成为了NGO在河南的合作伙伴。成刚负责协助志愿者进村,救助艾滋孤儿,并写下艾滋病村的真实情况,其中一部分甚至在中国疾控中心下属的媒体发表。

这些工作为他惹来了麻烦,一次,他用笔名发表的作品被当地官员看到,官员到村里来打听,成刚假装什么也不知道,问道:“找到这个人怎么办?”官员答道:“抓了撂监狱里去!”成刚吓得赶紧逃离,“鞋子都跑掉了”。为了逃避骚扰和追捕,他露宿过田野、坟地,一度跑到北京,借住在NGO工作的朋友家。

后来,成刚写下的故事被集结成书。他统计了本村2000-2005年死于艾滋病的298人的姓名、性别、死亡时间和年龄,详细记录了部分人为了盖房子、娶妻卖血,最终死于艾滋病的故事,他写道:“对于国家,他们也许是数字,可是在我眼里,每个生命都是刻骨铭心的悲剧。”

这本书注定无法在中国正式出版,只能由公益机构印刷,储存在民间社会研究机构传知行的仓库里。然而,2014年,传知行被查抄、关闭时,这些书也作为“非法出版物”被没收。

如今,时过境迁,成刚也不再“对抗政府”。他开了一家店铺,重新结婚生子,成为了小康之家。他仍然关注着过去并肩战斗的人们,除此之外,他不再过多关注公共事务。

[…]

李喜阁也已经销声匿迹很久,她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艾滋病感染者之一,频繁地参加上访、应NGO和北京高校邀请赴北京讲学,甚至在2005年12月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和北京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2006年,她到卫生部上访,被原籍公安局刑拘,取保候审后仍被软禁。

李喜阁(右)与高耀洁的合影(爱知行网站)

2009年后,网上关于她的消息越来越少,现在也几乎没有人能够联系到她。根据多个信息来源提供的消息,她与政府的关系有所缓和,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胡佳有时候会想念李喜阁的二女儿琳琳,当年,他曾经认琳琳做干女儿,李喜阁带女儿到北京治病、上访时,胡佳的母亲主动提出邀请她们到家里吃饭,毫无恐惧与歧视。“琳琳已经是成年的大姑娘了,不知道结婚了没有,”他自言自语,当他提到琳琳或许只能和艾滋病感染者结婚时,语气又充满了遗憾。

李丹:寻找温和的空间

李丹(左一)与高耀洁的合照(受访者提供)

随着河南农村艾滋病问题逐渐解决,以及中国政府对民间组织的不断骚扰,当年关注艾滋病议题的志愿者们四散天涯,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选择了淡出社会活动,有人将议题转向人权和民主化问题,也有人选择更加温和的公益活动。

李丹曾经是与胡佳一同工作的志愿者,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硕士阶段研究太阳物理,2004年,他决定放弃学位,成为全职志愿者,创办了NGO“东珍纳兰”,东珍的北京办公室与亚洲促进会合作成立了“惟谦艾滋法律中心”,协助艾滋病患者维权,并开展引入国外防艾经验、高校艾滋巡讲等工作。河南办公室则致力于救助艾滋孤儿,在商丘市开设了东珍艾滋孤儿救助学校。

2008年惟谦的一份特刊记录了东珍孤儿学校遭到骚扰的情况:商丘市本地活动家因协助开办学校、接受外媒采访而被以“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刑拘,当地政府“每天派便衣警察跟踪员工出行、派人深夜闯入东珍员工宿舍进行恐吓骚扰……由便衣警察或雇佣村民对员工进行抢劫和殴打。”由于当地政府的压力,学校最终停止运营。

河南工作结束后,李丹开始致力于对高危群体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但在2011年,他发现这个议题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于是转型从事文化工作,尝试开办公共空间、举办活动,为NGO和文化领域工作者提供连结的机会。

李丹本人保持着温和的作风,但2014年后,随着国内空间收紧,他的事业还是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公民社会的人不是出国,就是坐牢”,他说。2019年,他的公共空间关门大吉。他觉得,现在看来,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至少不必在疫情期间浪费房租苦熬。

时至今日,李丹仍在国内的审查体系之下从事文化策展工作,致力于举办女性艺术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不过,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即使是这样的活动,也难以避免“小粉红”的攻击。2023年底,他的活动被小粉红视为“煽动性别对立”和“勾结境外势力”,遭到一场严重的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