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浙江一古镇石板路惊现墓碑 背后历史故事曝光

浙江一古镇石板路惊现墓碑 背后历史故事曝光

文章来源: 都市快报 于 2024-08-27 09:06: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南京游客杜先生在浙江湖州市新市古镇游玩时,发现石板路上有一块地砖,是用老墓碑铺设的,碑文依稀可见,能认出“全家六口殉难于此,表弟和妹婿立”。

杜先生说,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因为江南很多古镇,都有用无人认领的老旧墓碑做地砖的先例,但看到是表弟和妹婿而不是儿女立的,觉得很奇怪,看到最后是“全家六口殉难于此”。

第二列前面几个文字实在认不出来,杜先生就发在网上请网友帮忙看看,有网友把照片用软件处理后读出第二列文字:“医士顾紫台之墓”妹婿 表弟仝(即“同”)立。“好想知道这一家六口是什么原因殉难的?”

据杜先生描述,这块墓碑是在古镇游客中心出门50米左右的石板路上看到的。

湖州新市古镇离杭州市中心约60公里,昨天下午,橙柿互动记者开车1个小时来到古镇,游客中心出门50米左右,沈铨故居前是一条宽约10米、长200多米的石板路。

记者在现场仔细与杜先生拍摄的图片对比,没有找到墓碑,倒是发现了3块刻有其他文字的石板,每块就三四个字,能认清的有“孝××节”“彭意××”。

路边一位卖糕点的老伯说,这条路修建大概4年了,原来有一些青石板,后挖了去又重新用石板铺的,没有听说过有古墓碑。另一位当地居民说,用古墓碑铺路有可能,因为这些石板一般是从乡下收过来的,在乡下有很多无主的墓碑当石板卖了。

新市古镇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实是有这块古墓碑,昨天上午已经挖起更换,目前保存在镇政府。

镇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古镇的石板路所用石材,都是从各处收购回来的,或许掺杂着一些古墓碑,当成普通石材铺路,目前这块古墓碑已经存放在仓库里,后续将邀请一些专家对墓碑进行考证,看是否具有历史价值。

在寻找过程中,记者在石板路上又发现了一块古墓碑,长1米宽约40厘米,能认出最后两个字“之墓”,位置在南京游客杜先生发现的墓碑向前100米左右。

杜先生将图片发于网上,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不少人试图分析背后的历史。一位网友提供了这样的解读:从右到左读作——全家六口殉难于此,医士顾紫台之墓,妹婿许望山,表弟姚润生,下面两个字是:同立,意思是妹婿和表弟一同给顾紫台全家立的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顾紫台的名字也许来自这句诗。

查阅《太平天国志》第三十二卷“湖州篇”:“同治元年春,李秀成率部攻克湖州,对城内官员、清兵、地主、恶霸、士医进行剿灭,新市镇顾紫台一家六口及仆役共计十一口不幸被戮”,这里的新市镇正是图片里的浙江湖州新市古镇,所以这墓碑离当时立碑的地方应该不远,或者说离当时殉难地方也不远。

关于顾紫台全家太平天国时期在新市镇被杀说法,记者先后向对德清县、新市镇地方志颇有研究的朱炜、韦秀程两位老师了解,在县志和镇志记录中没有太平天国时期顾紫台一家被害相关记录。另据记载,太平天国时期,3年内,新市镇有100多人被杀。此外,湖州太平天国史学者马青云老师说目前已知的研究资料上面没有相关记录,在清末的《湖州府志》中也没有相关记录。根据碑上“妹婿许望山”,查德清县城许氏家谱,无“许望山”此人。综合上述分析,顾紫台及妹婿很可能不是德清人。

德清县政府官网上,对新市古镇有这样的描述: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德清、桐乡、余杭、湖州市区交界处,京杭大运河畔,为江南水乡古镇群中风貌保存较为完整、风俗民情富有特色的一个典型代表……古镇被市河分隔成18个区块,而千姿百态的古桥又将古镇连成一片,在清代曾有桥梁72座,然而从晚清至20世纪70年代,相当数量的桥梁被拆除,市河填塞,至今保存有古桥11座,有驾仙桥、会仙桥、望仙桥、广福桥、太平桥、龙带桥等,大多始建于宋代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航90后美女副教授走红,长相及头衔引发热议
70岁华尔街银行家租豪宅打造地牢,性虐数十名模特
巴菲特出手了,100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
美防长呛肥胖将军不爽就离职!这上将不干了
李纯、马頔晒照官宣结婚,去年8月公开恋情




24小时讨论排行

突发:正在船上的“环保少女”,被以军扣押
川普摆"2028竞选帽" 怒怼:医保不给非法移民 决不妥协!
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国”:中国
哈玛斯拒绝川普停火计划,决定继续战斗!
失业+资讯黑箱+歧视印度人 K签证犯众怒 官方失算
政府关门:川普拟砍“民主党机构” 对峙升级 裁员将开始
中方向美方提“四不”要求:不见不该见的人……
外交政策:挺台大将全失势 台湾陷美中双重夹击
砍外籍生 删DEI…川普又点名9所顶尖大学 签承诺拿补助
普京: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
为啥马斯克缴税那么少?顶级富豪们是这样逃税的
小米汽车突自行启动开走 车主公开视频 否认“误触手机”
美国密歇根州长:特朗普关税只会有一个赢家,就是中国
国庆只放2天惹怒员工 老板:牛马就好好给我耕田
习近平出手!逼关键技术脱钩 诺基亚爱立信遭严审
西贝的餐点大规模降价,为什么网友还是不买账?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浙江一古镇石板路惊现墓碑 背后历史故事曝光

都市快报 2024-08-27 09:06:41

近日,南京游客杜先生在浙江湖州市新市古镇游玩时,发现石板路上有一块地砖,是用老墓碑铺设的,碑文依稀可见,能认出“全家六口殉难于此,表弟和妹婿立”。

杜先生说,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因为江南很多古镇,都有用无人认领的老旧墓碑做地砖的先例,但看到是表弟和妹婿而不是儿女立的,觉得很奇怪,看到最后是“全家六口殉难于此”。

第二列前面几个文字实在认不出来,杜先生就发在网上请网友帮忙看看,有网友把照片用软件处理后读出第二列文字:“医士顾紫台之墓”妹婿 表弟仝(即“同”)立。“好想知道这一家六口是什么原因殉难的?”

据杜先生描述,这块墓碑是在古镇游客中心出门50米左右的石板路上看到的。

湖州新市古镇离杭州市中心约60公里,昨天下午,橙柿互动记者开车1个小时来到古镇,游客中心出门50米左右,沈铨故居前是一条宽约10米、长200多米的石板路。

记者在现场仔细与杜先生拍摄的图片对比,没有找到墓碑,倒是发现了3块刻有其他文字的石板,每块就三四个字,能认清的有“孝××节”“彭意××”。

路边一位卖糕点的老伯说,这条路修建大概4年了,原来有一些青石板,后挖了去又重新用石板铺的,没有听说过有古墓碑。另一位当地居民说,用古墓碑铺路有可能,因为这些石板一般是从乡下收过来的,在乡下有很多无主的墓碑当石板卖了。

新市古镇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确实是有这块古墓碑,昨天上午已经挖起更换,目前保存在镇政府。

镇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古镇的石板路所用石材,都是从各处收购回来的,或许掺杂着一些古墓碑,当成普通石材铺路,目前这块古墓碑已经存放在仓库里,后续将邀请一些专家对墓碑进行考证,看是否具有历史价值。

在寻找过程中,记者在石板路上又发现了一块古墓碑,长1米宽约40厘米,能认出最后两个字“之墓”,位置在南京游客杜先生发现的墓碑向前100米左右。

杜先生将图片发于网上,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不少人试图分析背后的历史。一位网友提供了这样的解读:从右到左读作——全家六口殉难于此,医士顾紫台之墓,妹婿许望山,表弟姚润生,下面两个字是:同立,意思是妹婿和表弟一同给顾紫台全家立的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顾紫台的名字也许来自这句诗。

查阅《太平天国志》第三十二卷“湖州篇”:“同治元年春,李秀成率部攻克湖州,对城内官员、清兵、地主、恶霸、士医进行剿灭,新市镇顾紫台一家六口及仆役共计十一口不幸被戮”,这里的新市镇正是图片里的浙江湖州新市古镇,所以这墓碑离当时立碑的地方应该不远,或者说离当时殉难地方也不远。

关于顾紫台全家太平天国时期在新市镇被杀说法,记者先后向对德清县、新市镇地方志颇有研究的朱炜、韦秀程两位老师了解,在县志和镇志记录中没有太平天国时期顾紫台一家被害相关记录。另据记载,太平天国时期,3年内,新市镇有100多人被杀。此外,湖州太平天国史学者马青云老师说目前已知的研究资料上面没有相关记录,在清末的《湖州府志》中也没有相关记录。根据碑上“妹婿许望山”,查德清县城许氏家谱,无“许望山”此人。综合上述分析,顾紫台及妹婿很可能不是德清人。

德清县政府官网上,对新市古镇有这样的描述: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德清、桐乡、余杭、湖州市区交界处,京杭大运河畔,为江南水乡古镇群中风貌保存较为完整、风俗民情富有特色的一个典型代表……古镇被市河分隔成18个区块,而千姿百态的古桥又将古镇连成一片,在清代曾有桥梁72座,然而从晚清至20世纪70年代,相当数量的桥梁被拆除,市河填塞,至今保存有古桥11座,有驾仙桥、会仙桥、望仙桥、广福桥、太平桥、龙带桥等,大多始建于宋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