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Meta裁掉50名副总裁?原来高管也是苦命打工人

Meta裁掉50名副总裁?原来高管也是苦命打工人

文章来源: 江瀚的视野 于 2024-06-17 01:06:0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说起硅谷巨头的副总裁,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想着是企业高管,坐拥巨大办公室,出入高档场所,是真正的精英金领,然而就在最近Meta一口气将要裁掉50名副总裁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疑惑这副总裁都可以“批发”吗?高管也成了苦逼打工人?

一、Meta裁掉了50名副总裁?

据澎湃新闻的报道,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计划通过缩减副总裁职位数量,以精简公司规模。

有知情人士透露称,Meta的副总裁人数曾在去年达到峰值,高达约300人,较前几年的180人有所增长。

“尽管去年在第二波大规模裁员潮来临之前,有几位副总裁离开了公司,但扎克伯格希望Meta的副总裁总数接近250人。”上述人士补充道,总体目标依然是减少中层和高层员工数量,同时增加底层员工比例。

对此市场传言,Meta选择保持沉默,公司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2023年,扎克伯格宣称他不再希望公司由“多层级管理”组成,并表示Meta将致力于“扁平化”。但实际上,Meta去年继续推行了内部所谓的“滞后晋升”制度——即将晋升到新级别的人通常需要在新的职位上工作一年,然后才能更换头衔。

“这导致管理层和高管队伍有所增长。”两位知情人士指出,但在“永远追求效率”的新时代背景下,计划不一定跟得上变化。

据外媒报道,Meta副总裁的职位分为五个级别。通过半年一次的“校准”,即Meta公司在年中实际进行的软绩效评估,以及每年一次(通常在第一季度)的正式绩效评估流程,副总裁的级别正在逐渐减少。

二、原来高管也是苦命打工人?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了常态,尤其是在科技行业,这种现象尤为显著。近期,社交媒体巨头Meta宣布计划裁减大约50名副总裁的消息,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判断这件事呢?

首先,乍看之下,一次性裁减50名副总裁似乎是个惊人的举动,毕竟,这一职位通常被视为企业权力架构中的高层,掌握着重要决策权。然而,当了解到Meta在此次裁员前拥有高达300名副总裁时,这一决策的必要性便凸显出来。从比例上看,减少的50名仅占副总裁总数的约六分之一,虽然绝对数较大,但从组织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这是对过度膨胀的中高层管理团队的一种合理瘦身。Meta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对其过去几年快速扩张导致的“头重脚轻”问题的直接回应,旨在通过优化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其次,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像Meta这样的科技巨头,其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往往倾向于扁平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减少层级,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升决策效率,使得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然而,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和复杂度,增设管理层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副总裁数量的激增,可能正是这种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副作用。但在追求极致效率和创新的文化背景下,过多的高层职位容易造成决策瓶颈,影响公司敏捷性。因此,Meta此番裁员行动,可以视为是对扁平化理念的回归,试图通过“剪枝”来促进组织的健康生长。

第三,副总裁头衔泛滥也是当前的一个趋势,在不同的行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创投机构,“副总裁”这一头衔的使用频率极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泛滥。这背后的原因多样,既包括激励机制的需要——通过提升职级来留住或吸引人才,也可能是企业文化和市场形象塑造的一部分,通过赋予员工较高的头衔来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和社会地位感。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职级通胀,使得“副总裁”这一头衔的实际含金量有所下降。在一些情况下,即便是在金融或投资领域,许多挂着“副总裁”头衔的人员实际上从事的是中层管理或专业岗位的工作,其职责与传统意义上掌舵企业战略的副总裁相去甚远。

第四,尽管“副总裁”这一职位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实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所谓的高管也是依附于企业的“高级打工仔”。除非持有企业的重要股权,否则即便是高层管理者,其职业生涯依然受到雇佣关系的限制,同样面临业绩压力、职场竞争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组织变革风险。Meta此次裁员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高层,当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调整,或者面对经济衰退、业务收缩等外部挑战时,他们的位置也并非坚不可摧。这提醒我们,不论是哪个层级的员工,持续的学习、适应变化、保持个人竞争力才是职场生存的长久之道。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以为自己不可能被骗” 反诈大使演员朱时茂遭诈骗

24小时讨论排行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各国8月1日开始交关税,川普:税率最高70%
日本前首相谈美加征关税:哭闹的小孩儿
坠楼机长妻子:丈夫出事无人通知 最后一眼都没见到
英国F-35B战机因故障滞留印度 被当地旅游局“征用”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Meta裁掉50名副总裁?原来高管也是苦命打工人

江瀚的视野 2024-06-17 01:06:06



说起硅谷巨头的副总裁,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想着是企业高管,坐拥巨大办公室,出入高档场所,是真正的精英金领,然而就在最近Meta一口气将要裁掉50名副总裁的消息传来,让人不禁疑惑这副总裁都可以“批发”吗?高管也成了苦逼打工人?

一、Meta裁掉了50名副总裁?

据澎湃新闻的报道,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正计划通过缩减副总裁职位数量,以精简公司规模。

有知情人士透露称,Meta的副总裁人数曾在去年达到峰值,高达约300人,较前几年的180人有所增长。

“尽管去年在第二波大规模裁员潮来临之前,有几位副总裁离开了公司,但扎克伯格希望Meta的副总裁总数接近250人。”上述人士补充道,总体目标依然是减少中层和高层员工数量,同时增加底层员工比例。

对此市场传言,Meta选择保持沉默,公司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2023年,扎克伯格宣称他不再希望公司由“多层级管理”组成,并表示Meta将致力于“扁平化”。但实际上,Meta去年继续推行了内部所谓的“滞后晋升”制度——即将晋升到新级别的人通常需要在新的职位上工作一年,然后才能更换头衔。

“这导致管理层和高管队伍有所增长。”两位知情人士指出,但在“永远追求效率”的新时代背景下,计划不一定跟得上变化。

据外媒报道,Meta副总裁的职位分为五个级别。通过半年一次的“校准”,即Meta公司在年中实际进行的软绩效评估,以及每年一次(通常在第一季度)的正式绩效评估流程,副总裁的级别正在逐渐减少。

二、原来高管也是苦命打工人?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了常态,尤其是在科技行业,这种现象尤为显著。近期,社交媒体巨头Meta宣布计划裁减大约50名副总裁的消息,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判断这件事呢?

首先,乍看之下,一次性裁减50名副总裁似乎是个惊人的举动,毕竟,这一职位通常被视为企业权力架构中的高层,掌握着重要决策权。然而,当了解到Meta在此次裁员前拥有高达300名副总裁时,这一决策的必要性便凸显出来。从比例上看,减少的50名仅占副总裁总数的约六分之一,虽然绝对数较大,但从组织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这是对过度膨胀的中高层管理团队的一种合理瘦身。Meta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对其过去几年快速扩张导致的“头重脚轻”问题的直接回应,旨在通过优化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其次,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像Meta这样的科技巨头,其业务模式和组织结构往往倾向于扁平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减少层级,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升决策效率,使得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然而,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和复杂度,增设管理层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副总裁数量的激增,可能正是这种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副作用。但在追求极致效率和创新的文化背景下,过多的高层职位容易造成决策瓶颈,影响公司敏捷性。因此,Meta此番裁员行动,可以视为是对扁平化理念的回归,试图通过“剪枝”来促进组织的健康生长。

第三,副总裁头衔泛滥也是当前的一个趋势,在不同的行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创投机构,“副总裁”这一头衔的使用频率极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显得过于泛滥。这背后的原因多样,既包括激励机制的需要——通过提升职级来留住或吸引人才,也可能是企业文化和市场形象塑造的一部分,通过赋予员工较高的头衔来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和社会地位感。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职级通胀,使得“副总裁”这一头衔的实际含金量有所下降。在一些情况下,即便是在金融或投资领域,许多挂着“副总裁”头衔的人员实际上从事的是中层管理或专业岗位的工作,其职责与传统意义上掌舵企业战略的副总裁相去甚远。

第四,尽管“副总裁”这一职位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实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所谓的高管也是依附于企业的“高级打工仔”。除非持有企业的重要股权,否则即便是高层管理者,其职业生涯依然受到雇佣关系的限制,同样面临业绩压力、职场竞争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组织变革风险。Meta此次裁员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高层,当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调整,或者面对经济衰退、业务收缩等外部挑战时,他们的位置也并非坚不可摧。这提醒我们,不论是哪个层级的员工,持续的学习、适应变化、保持个人竞争力才是职场生存的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