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美针对中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在国会立法中搁浅了

美针对中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在国会立法中搁浅了

文章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4-06-14 07:35: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报道称,美国一项禁止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法案《生物安全法案》被排除在《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修正案之外,这本是该法案生效的关键一步。报道援引市场的解读称,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立法已经落空。
上月,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曾针对最新修订的《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召开听证会,并以高票通过。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成为美国加强遏制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措施的最新受害者。然而,在随后的立法流程中,该法案却未能如期纳入NDAA。
《生物安全法案》由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众议员加拉格尔向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于1月25日提交。该草案声称意在保护美国人的个人健康和基因信息,沿用了 2010 年代末针对中国电信公司的相同策略,一旦通过,该法案将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美国生命科学公司与“与中国政府或其他指定外国政府有关系”的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的能力。虽然这些中国公司均否认它们对美国构成任何安全威胁。
具体来说,该法案中点名了5家中国公司,分别是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巨头药明康德、其姊妹公司药明生物、华大基因集团、华大基因关联公司华大智造以及华大基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据路透社报道,该法案引起了投资者的深切关注,在法案出台的消息首次传到中国市场时曾导致相关公司的股票遭到抛售,股价下跌。
代表生物技术公司的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4名受访者中,79%的人至少与一家位于中国或由中国拥有的制造商签订了一项合同或产品协议。该贸易组织告诉路透社,除非“全面、周到地与位于中国或由中国拥有的生物制造业脱钩”,否则数百万美国患者将受到伤害。据媒体报道,2023年,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65%和47.40%。
彭博社援引资本市场研究机构Smartkarma分析师克里斯的分析称,《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中存在一些“障碍”,由于日程紧张,可能无法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做出决定。市场分析人员分析称,据美国会相关议事规则和会期推测,错过这次“便车”,今年走完流程获得签署生效的可能性被大幅降低。《联合早报》援引市场普遍解读认为,该法案的立法工作已经“技术性流产”。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肖恩等也在一份报告中称,这对中国的合同研究机构至少暂时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药明康德12日也回应称,将《生物安全法案》加入NDAA的修正案未能获得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批准,因此不会进入众议院NDAA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6月12日收盘时,药明系、华大系多家公司股价上涨。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法案到目前为止尚不成气候,但是并不代表它将来不会成,法案最终能否成为法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不过何伟文称,美国未来是否会进行相关制裁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在此环境下,美国很多议员为了获取更多的选票,针对该事项提出的法案并不一定出于专业、客观事实或者所谓的“国防安全”,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正确”,对于中国的反对越激烈、声势越浩大越有利于获得选票。据悉,美国众议院每年涉及中国的法案众多,但只有少数能最终落地。
《纽约时报》称,美国国会对相关企业的关注让美国制药行业感到不安,该行业已经面临20年来最严重的药品短缺问题。生物技术行业的一些高管已表示反对这项议案,他们称,突然脱钩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研发出现数年延迟。总部位于西雅图的Sound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执行官基尔博士说,该公司已与中企合作数年,更换承包商可能会将生产推迟两年。“我不希望看到我们如此反对中国,以至于不能正确地思考,”基尔说。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他是中国国务院热门接班人?“三重派系”背景全都有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中国篮协归化新规:球员要弃原国籍、学唱国歌
美国收到"令人震惊情报",范斯致电印度总理促停火
巴基斯坦华人:回国机票多次被取消 价格涨了两三倍

24小时讨论排行

空战捷报与假新闻,印巴停火背后的较量
特朗普声称中美谈判取得 “重大进展”
反制中国极音速飞弹!日本研发新武器"电磁炮"将试射
日本首相表示不会接受英美关税协议中的10%汽车关税
中国货船归零!加州州长:关税恐让美国丢'最大经济体'地位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战争或者和平,与习近平有关的两个画面或载入史册?
川普夸中美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方不评价
中国“真空磁浮列车”:北京上海仅需90分钟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纽时:印度空袭战火逼近巴国核武中心,惊动美国调停
英法德波四国领袖突访问基辅 表态力挺乌克兰
王毅分别与印巴高官通话,强调中国支持全面持久停火
中美高层瑞士第二天续谈,盼为关税问题找出路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他几乎反对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针对中国的《生物安全法案》在国会立法中搁浅了

联合早报 2024-06-14 07:35:58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报道称,美国一项禁止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的法案《生物安全法案》被排除在《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修正案之外,这本是该法案生效的关键一步。报道援引市场的解读称,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立法已经落空。
上月,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曾针对最新修订的《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召开听证会,并以高票通过。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成为美国加强遏制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措施的最新受害者。然而,在随后的立法流程中,该法案却未能如期纳入NDAA。
《生物安全法案》由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众议员加拉格尔向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于1月25日提交。该草案声称意在保护美国人的个人健康和基因信息,沿用了 2010 年代末针对中国电信公司的相同策略,一旦通过,该法案将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美国生命科学公司与“与中国政府或其他指定外国政府有关系”的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的能力。虽然这些中国公司均否认它们对美国构成任何安全威胁。
具体来说,该法案中点名了5家中国公司,分别是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巨头药明康德、其姊妹公司药明生物、华大基因集团、华大基因关联公司华大智造以及华大基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
据路透社报道,该法案引起了投资者的深切关注,在法案出台的消息首次传到中国市场时曾导致相关公司的股票遭到抛售,股价下跌。
代表生物技术公司的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4名受访者中,79%的人至少与一家位于中国或由中国拥有的制造商签订了一项合同或产品协议。该贸易组织告诉路透社,除非“全面、周到地与位于中国或由中国拥有的生物制造业脱钩”,否则数百万美国患者将受到伤害。据媒体报道,2023年,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65%和47.40%。
彭博社援引资本市场研究机构Smartkarma分析师克里斯的分析称,《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中存在一些“障碍”,由于日程紧张,可能无法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做出决定。市场分析人员分析称,据美国会相关议事规则和会期推测,错过这次“便车”,今年走完流程获得签署生效的可能性被大幅降低。《联合早报》援引市场普遍解读认为,该法案的立法工作已经“技术性流产”。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肖恩等也在一份报告中称,这对中国的合同研究机构至少暂时来说是一个好兆头。
药明康德12日也回应称,将《生物安全法案》加入NDAA的修正案未能获得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批准,因此不会进入众议院NDAA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6月12日收盘时,药明系、华大系多家公司股价上涨。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法案到目前为止尚不成气候,但是并不代表它将来不会成,法案最终能否成为法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不过何伟文称,美国未来是否会进行相关制裁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在此环境下,美国很多议员为了获取更多的选票,针对该事项提出的法案并不一定出于专业、客观事实或者所谓的“国防安全”,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正确”,对于中国的反对越激烈、声势越浩大越有利于获得选票。据悉,美国众议院每年涉及中国的法案众多,但只有少数能最终落地。
《纽约时报》称,美国国会对相关企业的关注让美国制药行业感到不安,该行业已经面临20年来最严重的药品短缺问题。生物技术行业的一些高管已表示反对这项议案,他们称,突然脱钩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研发出现数年延迟。总部位于西雅图的Sound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执行官基尔博士说,该公司已与中企合作数年,更换承包商可能会将生产推迟两年。“我不希望看到我们如此反对中国,以至于不能正确地思考,”基尔说。